钟南山再谈新冠肺炎,9大焦点,全程高能,金句不断

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应如何应对?

境外输入病例增多,应如何防控?

中国有哪些抗疫经验值得借鉴?

……

历时2个多小时的新闻发布会,全程高能,信息量大。

钟南山院士掷地有声,“中国广大医务人员从来永远都是白衣天使!”,还现场分享健康三大法宝。

广东卫生在线与你回看。

3月18日,广州市举行第46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介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呼吸系统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情况。会上,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回答社会关切的热点问题。

钟南山再谈新冠肺炎,9大焦点,全程高能,金句不断


焦点1:新冠肺炎在发病之初感染率强,潜伏期的感染性比SARS要强

新冠肺炎已呈现全球大流行态势,钟南山认为,目前,全球的新冠病毒传染系数R0为3。从传染率来说,之前有文章曾提到,在持续观察新冠肺炎患者的咽拭子病毒载量后,发现患者在发病前一周病毒载量很高,一周之后开始病毒载量下降。因此,有一个看法认为,在发病之初该病感染率强。“新冠病毒在潜伏期的感染力比SARS要强。”

他表示,之前有患者是因为到疫区开会,回来就得病了,和他接触过的同事也被传染了,这就是新冠肺炎病毒的特点,在无症状的时候,已经有了传染性。

他建议,欧洲国家还要注意早期发现,加大排查力度,对于患者的家属、密切接触者,都应进行核酸排查,降低传染率和发病率。

焦点2:加强国际交流将成为抗击疫情新常态

钟南山介绍了近期与海外交流的主要活动,包括与欧洲呼吸学会的交流、与5个国家和地区的联合交流会议以及与哈佛大学医学院进行的3次电话电视讨论,分享了新冠病毒感染危重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难点、快速检测新冠病毒和防控社区聚集性病例的经验。

“明天晚上,我们与哈佛大学还有一次关于病理方面的讨论,希望在病理方面进行共同研究。”

钟南山表示,这些交流有望对全球疫情防治产生积极影响。“我把中国对新冠肺炎的认识和经验告诉他们,如新冠肺炎一旦到了危重阶段,治疗相当困难;危重病人存在小气道狭窄、黏液很多等症状,其他国家对此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比如溶解气道黏痰使其通畅。我想我们的经验能减少其他国家走弯路。”

焦点3:新冠肺炎疫情未必发源于中国

新冠病毒源头和疫情发生不是一回事,钟南山再次重申,新冠肺炎疫情首先出现在中国,但未必发源于中国。“这是个科学问题,新冠病毒的源头,通过分子进化学的观点是能够搞清楚的,在此之前下结论是不负责任的。”

焦点4:目前没有特效药,从源头进行防控是最古老最有效的办法

钟南山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至今已有两个多月,它是一个全新的病毒,目前还没有特别满意、针对性的治疗药物。

同时,他强调,尽管没有特效药,但不代表没有应对措施,从目前情况看,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还是有办法不让患者发展为重症、危重症病例。

“中国联防联控策略很值得借鉴,对于传染病,从源头进行预防控制是最古老也最有效的办法。”

此外,他特别提到,中医药在疫情防治中起到很大作用,“加快恢复,减轻症状,防止转变为重症和危重症。”

焦点5:研发疫苗是当务之急,不能靠集体免疫解决问题

面对新冠疫情,有国家提出“让人群获得自然免疫”的做法,钟南山院士并不认同。

他认为,目前没有证据显示,感染了一次冠状病毒后就可以终身免疫。当务之急是研发生产有效疫苗。

“广东在核酸疫苗方面的研究已经开始,正在做动物的攻毒实验。目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正在加快研发,希望在2至3个月后有一个大的进展。”

钟南山表示,中国的疫苗研发工作抓得很紧,不会落后于其他国家。任何一个国家做出了疫苗,短时间内很难供应到全世界。因此需要全球各国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一个地区的研发量不足以供应到全球。

焦点6:高度警惕境外输入病例

新冠肺炎疫情呈现全球性大流行,海外疫情逐渐加速扩散蔓延态势,广东毗邻港澳,也是重要入境口岸和中转地,境外输入疫情不确定性增大,自3月6日起,广东无本土病例,境外输入病例成为全省新增病例的主体。

钟南山表示,当前要高度警惕境外输入病例,做好相关防控工作。海外疫情主要处于第一阶段,第一阶段的病例传染性很高,一点都不能放松。

他建议,对输入病例进行核酸检测,尤其是鼻咽拭子检测,准确率更高。IgM-IgG联合抗体检测只能作为辅助手段。

焦点7:中国广大医务人员从来永远都是白衣天使!

会上,钟南山院士有感而发,当前大众对于医务人员形象的看法“变来变去”,“平时,认为他们是白衣财狼,战时,认为他们是白衣天使。”对此,从事医疗工作60多年的他掷地有声,“中国广大医务人员从来永远都是白衣天使!” 他强调,不能因为个别的不良现象,看作医务人员的本质。

焦点8:钟南山点名表扬两位年轻医生,年轻医务工作者很有出息、很棒!

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斗争中,以“90后”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担当奉献。在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有1.2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95后”甚至“00后”。

战“疫”期间,2484名广东医务人员驰援湖北,其中35周岁以下(含)有1536人,1980年后(含)出生的占了2027人。

会上有记者提问钟南山院士,如何评价疫情防控中的年轻医护人员的表现,尤其是90后、00后们在表现?

他在回答中点名表扬了两位年轻的医生。

1月23日(农历大年二十九),国家宣布对疫情高发地进行围堵。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桑岭,主动请缨,只身一人从广州辗转逆行到武汉后,一头扎进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的ICU。在出发前,桑岭手写下“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一定赢!中国一定行!加油!”

另一位是驰援伊拉克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专家徐永昊。

钟南山说,徐永昊曾经援藏,是ECMO专家,用ECMO救治了很多病人。“中国红十字会提出来需要派人支援伊拉克,他二话不说就去了。”

“这些年轻人很有出息,很棒。”钟南山点赞道。

焦点9:健康需要投资!钟南山的健康法宝:要锻炼、心态好、不要吃太饱,早餐很重要

钟南山坦言,比较早认识到健康需要投资。

“年轻时,我比较喜欢竞技体育,工作后开始注意健康生活。到现在我还能为社会干点事,关键还是有健康的身体,还不太糊涂。”

他分享了三个保持健康的宝贵经验:

1、锻炼。任何工作代替不了身体的锻炼

2、心态好。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我经历多了,心态比较好,很多事情可以一笑置之。”

3、不要吃太饱。“我从来不会吃太饱,早餐非常重要。”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希望大家到了80、90岁都能够很活泼,能继续为国家做贡献,届时,我们的民族一定会非常强大。”

彩蛋时间

钟南山院士的健康早餐餐单:

两个橙子、 1个鸡蛋 、适量面包 、1片芝士、1杯牛奶(牛奶里还加入了纤维饼干),1碗红豆粥。

钟南山再谈新冠肺炎,9大焦点,全程高能,金句不断


▲温馨!发布会现场小朋友为钟南山送礼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