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民國的平民元首,奉行無為而治,書法體現了他的風骨

提起林森,很多人對這個名字感到很陌生,他是近代政治家、書法家,官至民國主席,寫得一手好書法。林森的原名林天波,福建閩縣人,字長仁,號子超,晚年又自號青芝老人。他的一生淡定自守,不在乎外人的眼光,始終保持自己的風骨。

他是民國的平民元首,奉行無為而治,書法體現了他的風骨

林森

從照片看,林森是高貴儒雅的君子。一副眼鏡,儀態端正,鶴髮童顏,銀鬚飄垂。他戴著紅綬帶,上面彆著一枚青天白日徽章,這些是中華民國國家元首的標誌,不然,人們真的很難將這位慈祥的老者,和民國元首聯繫起來。

林森任職民國政府主席的12年間,實際上並無實權,看似無為而治,也不妨礙他做好分內之事,林森為人行事低調,廣受好評。他的書法傳世不多,還是有很多書法保存至今,像重慶大學A區正門的題字、印度國際大學中國學院題字,都出自林森之手。

他是民國的平民元首,奉行無為而治,書法體現了他的風骨

林森題字重慶大學

林森貴為元首,卻過著平民化的生活,甚至還不如一個平民,因為他未能享受到普通人都有的生活情趣。他在婚後三天就回去上班,和妻子只有在假日才能團聚,髮妻鄭夫人體弱多病,婚後三年就病逝了。此後,林森發誓終身未娶,孑然一身。他身後無子女,唯一的養子也早早去世。林森在1943年因突遇車禍而不幸身故,終年75歲。

沒能過上平民溫暖生活的林森,卻時常走進平民的生活。工作不忙時就輕車簡從,探求民隱。路遇農夫鄉民,就下車和他們嘮嘮家常;他有時還會一個人穿行在街頭商店,和市民自然聊天,態度和藹可親。據說林森還時常到他官邸不遠處的修鞋攤補鞋,每次補完鞋後,親自付錢道謝。人們因此親切地稱呼他為“平民元首”。

他是民國的平民元首,奉行無為而治,書法體現了他的風骨

林森奉行極簡的生活方式,一生潔身自好,樸素至極。到海外為革命募集到大批捐款,卻沒有為自己添置一件防寒冬衣,甚至要在自己的長衫下襬縫襯布用來保暖。他在出行、衣著、飲食、住宿方面,處處極簡。

他出行時 “習慣於獨來獨往,除了司機外,平時不喜隨身隨從。” 著裝不好奢華,始終保持整潔莊重。一年四季,無論寒暑,身著黑色或藍色布衣長袍,戴灰絨呢帽或黑色禮帽。

他是民國的平民元首,奉行無為而治,書法體現了他的風骨

林森致但衡今信札

林森的飲食習慣非常健康,幾乎滴酒不沾,尤其喜歡清淡素食。國難時期,更是以身作,一切從簡。如果採購人員買回來的菜貴了,他還會批評他們。

林森喜歡自然清靜的居住環境。有資料記載“其南京城賢街故居,十分狹窄。移駐洛陽期間,居處尤為簡陋。迨抵重慶後,初住李子灞,後住歌樂山林園,均只是普通房屋。”

他是民國的平民元首,奉行無為而治,書法體現了他的風骨

林森行書陸游詩

林森的衣食住行,處處展現了他身為主席,卻淡泊親民的素養。在他的墓誌銘上,後人贊他“寧靜淡泊,勤政廉貞”,“居常和易,童稚可親”。他的書法,也呈現出大氣和擔當。

當代書法大師于右任,對林森的墨跡推崇備至,說他的書法“氣象肅穆,非僅以學力可致也。”國民黨元老級人物何應欽也贊林森“書法遒勁渾雄”。

他是民國的平民元首,奉行無為而治,書法體現了他的風骨

民國風雲激盪的歲月裡,奇人輩出,林森就是其中一位。就他就像一棵樹,“非常沉默,非常驕傲,從不依靠,從不尋找”,他的書法展現了他的風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