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想长大不容易?为何说印度距离超级大国始终遥遥无期?

静夜史


印度长年战争,经济条件不好,想成为大国必须解决当地战争问题,就算经济在好,每一天都在打仗,经济一定会回到起点


纯文案


干了这杯恒河水,来生还做印度人。


冷战时期,三哥曾经是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既不倒向苏联,也不依赖美国,而是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组成一个独立于美苏之外的第三阵营,也就是大家熟知的不结盟运动。

印度也以不结盟运动的领袖自居。国际地位仅次于两个超级大国。


直到1962年10月,印度在中印战争中遭遇惨败,多年来积攒的声誉和威望毁于一旦,国际地位也一落千丈。

多年来印度一直试图东山再起,可复杂的国际环境以及难以化解的国内矛盾,在可以预见的日子里,印度成为超级大国的愿望难以实现。


不可否认,印度有核武器,火星探测器,据说最近还完成了反导试验,但这些高科技成就很难转换成造福于民的生产力,而印度糟糕的基础工业,注定使他成为廉价商品的倾销地。

印度制造的坦克,航母,飞机,无一例外都沦为笑柄。


印度庞大的人口基数也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跟一个拥有四亿文盲的国家谈发展,无异于天方夜谭。

印度虽然拥有世界上第二多的耕地面积,但粮食产量并不高,主要原因是土地大多集中在高种姓人手中,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矛盾也越来越深,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引爆。


印度的种姓制度虽然有弊端,却能保证精英治国。

现在的选举制度,每次胜出肯定是低种姓的贱民,因为他们手中握有更多的选票。

当选的新贵,缺乏大国领导人的胸襟和视野,很难在经济上有所建树,南非的教训就在眼前。

为了转移普通百姓对政府的不满,穷兵黩武就是印度必然的选择。


他们从美、俄、欧洲、以色列等大量进口武器,看似加强了国防建设,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的发展,500多亿美元的军费,占到GDP总量的5%。



有这些钱,多做点基础设施建设多好。只要一低头,遍地是茅楼落后现象真无法改变吗!


花近高楼1


首先,回答第一小问题,印度为什么不容易长大?其实,我是不太理解不容易长大是个什么意思,是否可以说成很难强大起来吧,那我姑且以这个意思简单回答一下吧。

印度是一个崇尚吃素的民族,而且自古以来并不是很尚武。它是佛教的发源地,人口大国。好像在历史中很多处在热带地区的国家都不怎样。对于印度和中国要复兴,中国现在已经走在复兴的道路之上,同样印度也是,只是我们走得快一点,好一点罢了。当年,又有谁看得起咱们中华家呢?所以,今天我们同样要客观地看待印度的发展,厚积薄发,对于他们也一样适用,只不过是积的过程快慢而已。

一个多民族国家管理起来是非常复杂的,不像欧美和东亚一些单一民族的国家。人家是在民族单一的基础上去实行民主的,而印度是一个松散的的国家,他所实行的制度并不怎么好。要强大,首先要扫清内部矛盾,这是印度领导人正在做的事情。

为何印度成为超级大国遥遥无期?

我想,阿三哥要成为超级大国是有那么点遥遥,但以个人愚见,并不是无期,而是可期的,只要三哥把人口,民族,国家的战略方向处理得当,超级大国是近百年来的事情!



大小隐隐


第一经济。经济的强大首先工业要强大。印度的制造业没有可圈可点之处。它的强项便是制药业发达和软件业比较靠前。其它造船工业一般,飞机制造技术平,他们的基础设施还很落后。港口、码头等不发达,道路以及高速公路跟不时代,铁路也不够用。没有强大的基础设施很难撑起强盛的商贸、物流。虽然印度近十年GDP增速有很大增长,但含金量不高,离民众生活提升还很不足,其贫困率是世界上最高的。

第二,军事实力。由于印度的工业基础溥弱,其军工制造很一般。大部分武器都靠外买,自己只能生产比较低端的武器。象它制造的光辉战机连自己军队都嫌弃,造一艘航母花费十年时间还没下水,效率低。陆基导弹还行,能自已研发生产,它的烈火系列导弹在世界上还拿得出手。还有主战坦克也是买的多,自造的少。大型水面舰船也大部分从外国买来的,不能自己研发和建造。

第三,政治影响力(即全球影响力)有限。印度的影响力主要在南亚,全球影响力不够。当然,没有强大的经济和軍事实力,又怎能在全球施加更强的政治影响力呢?

故综合以上几点,在主要成为超级大国的主要条上的不足,其成为超级大国时间还很遥远。

(个人观点,欢迎批评指正)


古色古秀


第一,中国人勤劳奋发,能吃苦,不服输。中国认识到教育为本。有人才才能撑起各个行业。印度教育程度不够第二中国民族融合包容性好。第三中国历史完整大部分都有记录,印度又灿烂文化记录不多。以古鉴今以前的错误今天避开。第四印度被殖民久了好多糟粕当成行为准则比如种性。印度人自由散漫,高傲自大,一直认为印度孟买才是最好的城市。到现在为止印度还没做到书同文车同轨。第五印度人信神,中国人信人定胜天。欧洲在文艺复兴后(黑死病肆虐完欧洲后)才意识到神不是万能的。科技加速发展。第六超级大国是打出来的,新中国成立以后对外战争从来没有输过而且是和体量相同或者更大的对手。印度对于同级别对手没赢过。第七印巴战争是超级大国持续对印度和巴基斯坦放血,消耗综合国力。


逆流纹章


想成为超级大国,前提条件是经济实力超强,军事实力超强,文化水平超强,整体的综合国力远远超出其他国家。目前被公认的世界超级大国只有美国,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被认为是有成为超级大国的潜力。那么印度离成为超级大国有多远呢?

先来看看印度的经济水平,按照2018年的GDP数据,印度的GDP为2.7万亿(全球排第7),而美国和中国分别为20.5万亿和13.6万亿。从经济总量上来说,印度经济想要赶上中美至少需要和平发展三十到五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目前困扰印度发展的包括地区发展不平衡、宗教文化的冲突、基础建设落后等等问题。所以印度要想成为超级大国,首先要解决的是的大力发展基建和改变印度的宗教文化,废除一些不合理的制度,这也是最难推行和实现的。

再看看印度当前的军事实力水平,根据印度的国防预算507亿美金,全球排第四。在先进的军机&军舰航母方面,印度完全靠进口,没有任何的自主研发能力。印度的两艘航母均为进口,且已经有1艘已经退役。军机方面,印度主要从俄罗斯和美国进口,30年来,印度先后坠机高达300多架。最近的印巴冲突,印军居然把自己的直升机误认为是敌方无人机,发射导弹击落。这在战争史上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由此可见印度的军事实力是有多么的不值得一提。

印度曾经被英国殖民了30多年,虽然印度的国际化进程推进比较快,接受西方的思想和文化能加容易,但是印度国内依然有2.7亿文盲,国内的种族歧视,宗教冲突不断。整体来看印度的文化水平在全球排名靠后。发展文化的事不是一朝一夕能快速实现的,印度的文化也许需要几代人才能改变。

所以综合经济、军事、文化来看,印度想成为超级大国,也许要到下个世纪才能实现!对于回答有疑问的欢迎关注和留言,我会定期为大家更新印度最新资讯!


小明观世界


土地是一个原因。

印度在1947年独立时事实上有着非常良好的工业基础,英属印度留给独立印度的不仅仅是印巴分治,还有庞大的、许多方面是亚洲第一的工业体系。虽然不能与之前的日本相比,但是在独立时,印度的工业总产值仍然可以排名世界第七。

印度铁路系统中1947年时是当仁不让的亚洲第一

然而时过境迁,经历了70多年多发展,印度居然被独立时一穷二白的中国越甩越远。两个类似体量的国家发展道路迥异,呈现出非常独特的自我脉络。1950—1999 年,历经半个世纪,中国的综合人类发展指数由0.225增至0.718,而印度同时期从0.247只增加到0.571。1980年时,印度GDP为1896亿美元,到2017年时为2.597万亿美元,经济规模扩大13.697倍。中国1980年时GDP为1911亿美元,到2017年时为12.24万亿美元,规模扩大64.05倍,中国的增幅是印度的4.68倍。2013年时,印度仍然有1/5的成年男性和1/3的成年女性是文盲,而中国的识字率两性都达到了94.3%。

印度识字率仍然偏低

为什么会这样?土地是其中一个因素。

与中国革命的第一目标就是土地不同,印度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并没有发展出类似中国这样精细的土地管理技术,以及伴生的官僚体系。而英国人控制印度后,首要目标是汲取印度的资源,土地制度构成了重要的一部分。1784年的《东印度公司法》和1793年的《永久定居法》颁布,莫卧儿帝国时期形成的柴明达尔(Zamindar)制得以以自耕农广泛丧失土地并依附于土地所有人“马力克”(Malik)为代价实现普及,与外来殖民者一道,柴明达尔形成了有利于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高度集中的制度,并培育了英帝国的坚实支持者。柴明达尔制地推广其瓦解了传统村社的土地公有制,培育出了庞大的地主阶级。而劳动者,比如自耕农、佃农和无地雇农,则基本没有独立的权利。

柴明达尔是波斯语的地主一词

1947年印度独立时,这一土地制度被广泛的继承下来。特别是由于英属印度事实上只实际控制了印度的三分之二,还有三分之一的土邦和部落地区事实上处于自治状态,因此为了粘合这些较为碎片的政治实体,印度国家层面也需要对此作出妥协。不过印度并非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独立不久,印度密集出台了大量土地法律,主要内容包括废除柴明达尔制及包税制、规制租佃合同、设定土地拥有量上限、整顿各自为政的不同租佃制度。但是除了包税制真的被废除外,其他方面的改革基本被地主以及其动员的利益集团规避了,特别是许多邦的代议机构事实上被地主集团绑架了,因此土地改革根本没有全面推广。而作为对比,土地改革则得到了很大范围地实现,不仅仅是中国大陆,包括中国台湾、日本和韩国都自己发起,抑或由美军军管时期发起了土地改革,彻底打破了延续数千年的土地制度,为现代化起飞铺路。

印度农民

时至今日,印度仍然有大量的土地被掌握在少数地主和日益增长的资本主义农场主手里,而新自由主义全球秩序中,这些地主和农场主获得了与现代金融制度相挂钩的可能性,这进一步强化了其地位。而由于操纵了邦议会,这些土地持有者可以将其他产业的利润大量重新回流到自己手中,而不是进入其他产业领域,从而限制了印度工业化发展。印度制造业为何一直不靠谱,因为所需要的基础设施根本无从谈起,带来的不可控成本根本无法让中高端制造业走向成熟。工商业者与小片土地的自耕农、佃农和雇农一道,在印度的很多地方都被吸干了血液,成就了许多印度富豪。至于印度文盲率高、街道卫生状况差、基础设施薄弱,也都与土地有密切的关系。

印度国产航母下水4年还没什么变化,与土地制度是有关的

当然,也并非全印度都是如此,喀拉拉邦的发展相对而言就不错,经济总量2018年在印度32个邦中排名第8,其人类发展指数高达0.77-0.79之间,与中国的平均水平一致,识字率也有94%,受教育程度为印度第一。该邦的预期寿命达到74岁,城镇贫困率为9.14%、乡村贫困率为4.97%,都低于印度平均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该邦在1973年整体贫困率为59%,高于印度47%的平均水平,这说明喀拉拉邦的减贫工作事实上是卓有成效的。这个邦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其不仅仅有国大党,而且还有印度共产党(马派)领导的左翼民主阵线。喀拉拉邦的左翼政治力量在1957年进入邦议会后,历史上不断推动土地改革,顶着地主阶级的强烈反对坚决贯彻现代土地政策,为一系列社会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类似的还有西孟加拉邦,其经济排名为印度第6,而且非常罕见地女孩受教育程度略高于男孩,这也与1977年后印度共产党连续执政三十年推行的土改和农村社会改革实践有密切关系。

喀拉拉邦的街道就比北印度整齐干净些

不过这些终究是局部的,印度大部分的土地制度以现代民主政治的外衣展现的世人的同时积极阻碍印度自己的现代化。西方媒体对于印度非常重视,常常对印度有非常高的期待,然而印度在可预见的未来里不太可能真的去触及这一核心利益,被民主政治合法化的地主们可以以公开合法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利益,拒斥有助于现代化的改革。2014年年底莫迪政府推动的《土地征收法修正条例》先后三次被印度最高法院、上议院和反对党以及农(di)民(zhu)组织反对而流产,这就是个十分典型的例证。

历史上后发国家大部分土改其实都是由强有力的中央或者外部力量强力推动带来的,而印度的民主政治很可能已经将这种强力推动的可能性消灭于无形。没有整体社会改革的民主化很可能是有害的,不仅印度,类似菲律宾也有这种问题。因此,印度的体量和多样性可以保证印度仍然会一直发展,但速度可能始终无法提高到亚洲四小龙和中国大陆曾经达到的高速,将其作为中国未来的战略竞争对手实在是有点勉为其难了。印度很有潜力,但如果没有大规模深度改革,潜力很可能永远是潜力。

印度空军经常摔机背后也有土地的原因


怪蜀黍老囧曾


我今天把话搁这里,当中国经济超越日本、美国以后,中国面临的最强大的竞争对手不是美国,德国,而是印度!他们人口很快就要超越中国,印度从来就没有计划生育!而且印度也在效仿中国,大力招商引资,现在已经吸引了大量全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公司的投资,现在印度经济增长速度比中国还快,中国为了维持不低于百分之6.5的经济增长速度,不停的大规模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因为如果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低于百分之6.5,超越美国将不可能实现,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长期低迷

按照现在的经济增长速度,在不发生大的战争的情况下,中国GDP将在2035年超越美国,印度GDP将在2065年左右超越美国,印度GDP将在2095年追平中国,感兴趣的可以自己按照复利(也就是利滚利)计算方法去计算

印度拥有大量年轻人,而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了,印度拥有仅次于美国的软件业,拥有比中国强大得多的制药业,拥有很牛逼的理工大学--印度理工大,拥有大量肥沃的土地,比中国还多!拥有中国无法比拟的国际环境:他们可以买到大量的世界先进的技术、装备,欧美日不对印度禁售各种高精尖装备,还有印度大部分人都会讲英语,极其有利于他们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在美国高科技公司里,印度裔高管占了一半!

有些人认为,以后是5G、6G……nG时代了,人口优势将不复存在,没错,以后工业生产很多领域将会被机器人代替,但是那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绝对不可能全面替代的,就比如服装、箱包行业,原材料质地柔软、轻薄、弹性大,你机器人工装夹具怎么夹?很容易走位!

所以,人才是活宝!况且你机器人、机器人的很多零部件、控制软件、维修保养、研发销售需不需要人??机器人、5G、6G也是需要人去研发的,

美国凭什么制裁这个,制裁那个?因为美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你不听它话,它就不让你的产品出现在美国市场!所以很多国家被逼就范,加拿大、俄罗斯比美国还大,为啥形成不了最大的消费市场?人口少啊!

为什么越南和菲律宾在美国的怂恿下跳得那么凶,最后都乖乖的老实了?因为中国海关会默契配合政府严查他们的香蕉、榴莲、大米等等农产品,后果自己脑补吧,呵呵

挪威、瑞士、瑞典好几个国家人均GDP比美国高得多!为什么成不了强国?因为地方小、人少!人口少是关键!工业再发达也无济于事,日本面积也不大,为什么实力如此强悍?因为人多加工业发达!加拿大、澳大利亚工业也很发达,面积也大,为什么成不成强国?人少!


大匠皮具厂


近日,印度成功进行反卫星武器试验,让大选前的莫迪扬眉吐气了一次,宣称印度是“世界第四太空强国”。太空将是未来大国的角力场,印度在此方面投入巨资,并且取得实际成果,也可以看出印度也想在空天战略分得一杯羹。



(印度反卫星导弹试验成功)

不过这也重新燃起了印度的大国梦想,其实,印度一直都有着“大印度”思想,英国殖民者撤出之后,留下的是一个完整的印度版图,相比之前四分五裂的城邦,此时的印度更像一个国家。开国总理尼赫鲁就提出:“要么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之后的印度统治者也是这么实践的,可是半世纪多过去,印度在离强国的路上似乎总有那么一点距离,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

印度的种姓制度是阻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种姓制度虽然在法律上早已废除,但是其早已在社会上根深蒂固,影响难以消除,不同种姓之间禁止通婚,而且低种姓人甚至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慢慢就形成了阶层固化,低种姓的人从事各种低下工作,世代生活在农村。阻碍了人们的交流。另外,印度也是文盲率最高的国家,文盲率高达30%,这与印象中印度发达的IT行业似乎很矛盾,但这确真实地发生了。虽然印度很早都普及了义务教育,但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师资缺乏,很多孩子没有接受教育,也造成了印度童工数量庞大。



(印度童工)

这一切一切的源头可以归结在种姓制度上,令印度农村广大低种姓人难以向上发展,只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进行生活劳作生小孩,下一代继续重复上一辈的生活,虽然这种状态不利于社会整体发展,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印度社会稳定的根基,要是这部分人意识觉醒了,对印度上层社会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印度盛行“拿来主义”,缺少独立的工业体系,是阻碍成为大国的关键。



(落后的交通设施)

这点也许是从宗主国那里学到的,缺什么买什么,从不想着自己做,就是自己做,也很难沉下身子去钻研,想来想去,还不如外购算了。就连棉花也要卖出去,然后再进口纺织品。印度的军工体系最为人们所诟病。自主研发的坦克,军队根本瞧不上,不是这儿出问题,就是那儿出问题,只得象征性地列装了十来辆。国产航母更是让人惊叫下巴,建造了二十年,还没有出窝。这些薄弱的工业体系无疑是其发展为大国的短板。

印度虽然是联邦制国家,但是政府却无法有效控制各邦

数千年来,印度这块土地上一直是大大小小的城邦,统一的时候极少。近代在英国的治理下,各邦逐渐消除隔阂,融合成一个国家。但是如今的印度,依然是按照宗教与种族划分地区。这会产生更深的隔阂。尤其是语言,印度在1960年废除了将英语作为第一官方英语,改用印地语。在下面的联邦还有各自的官方语言。我们常说“书同文”,如果连官方语言都这么多,那么全国上下怎么能政行令通呢?



(印度街头的神牛)

另外,印度各城邦之间的贫富差距也很大,城市基础设施也很落后,大街上交通拥堵不堪,牛羊随意穿梭在街头。依旧用着百年前英国人建造的铁路,我们常说“要致富先修路”,印度人似乎不怎么开窍,交通依旧和二十年前一样。

以上种种,都是印度难以成为大国的绊脚石,也许印度难以成为世界大国,但是在南亚做一哥也是绰绰有余了。


高校集结号


首先,从政治层面,印度其实还不算是个现代的社会结构,印度依旧相当程度的保留了印度教里的种姓制度,这也是印度近期在国内打压佛教的原因,还是要进一步的巩固种姓制度。(这个制度就是生是什么阶层,生生世世都是这个阶层)。妇女地位低下,

其次,经济方面,印度的财政支配大量的放在面子工程,而不是放在社会生活中,最近打卫星的事就是个好例子,为了面子把一个自己刚发射2个月不到的小卫星打下来,就是为了吹牛🐮。以前还有印度老农玩笔记本报道,后来也被曝光了是故意摆拍,那老头家里连电都没有。。孟买作为印度最好的城市之一。还有接近三分之一的人睡在街上。(证据请看侣行。我忘了是哪一季了)。

再来,军事层面,印度军事号称世界第三,这是他自己在国内鼓吹的,但是从作战能力上估计是要打折扣的。最近的印巴冲突就能看出来,这里要给枭龙点个赞👍,印度对于自己的军工发展也非常随意,我觉得多数时候他都是本着中国有我就得有的想法,随意的体现就是印度自行研发的阿琼坦克的过程,整个设计过程没有个定案,设计过程中,想怎么改就怎么改,最后出来这东西,自己军方都不想要。。。其他的请大家看局座的日常黑阿三系列。

最后说说印度人,可能是这个民族的梦想很大,但是现实太骨感,导致他们不愿意醒来。我觉得这也是印度的根本问题就是不认清现实,一味地做着自己的大国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