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抓孩子的學習成績,怎麼才能抓到點兒上?

一起做不焦慮、有方法的爸爸媽媽

爸媽抓孩子的學習成績,怎麼才能抓到點兒上?

孩子學習成績重不重要?

有人認為重要,有人認為不重要。真心爸媽認為,重要的不是一次兩次的考試成績,而是決定成績的那些能力:

孩子的學習成績是由一些相當重要的能力決定的,孩子持續成績不佳,說明他在這些重要能力上有欠缺,而這些能力的欠缺,會影響到孩子未來的成長。

那麼,孩子的學習成績與哪些能力相關?爸爸媽媽抓孩子的學習成績,如何才能抓到點上?


1、傾聽


孩子的聽課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孩子的成績,這也正是老師們從來都把“上課認真聽講”作為第一要求的原因。

而聽課水平——孩子能多大程度地專注聽講、能從老師那裡聽到多少,是由孩子的傾聽能力決定的。

有的孩子很會傾聽,爸爸媽媽和他說話的時候,他會看著你的眼睛,聽你說的每一句話,理解你每句話的意思,然後思考你的話,做出反應。

有的孩子,很不會傾聽,你和他說話,他東張西望、玩兒這玩兒那,注意力就是不會放到說話的人和別人在說的話上。這樣的孩子,很容易出現讓爸媽頭痛的“左耳朵聽右耳朵冒”的情況。

如何讓孩子善於傾聽?爸爸媽媽先要認真聽孩子說話。甭管孩子多小,只要孩子說話,大人就認真聽。孩子習慣了爸爸媽媽認真聽他說話,自然也會在爸爸媽媽說話時認真聽。

能認真聽不爸媽說話的孩子,到了學校,也能認真聽老師說話。抱怨孩子聽課差的爸媽不妨檢討下:孩子說話時,你自己會不會好好聽?


2、跟隨別人思路思考


孩子上課能不能跟著老師的思路走、不走神,決定孩子的聽課水平。有的孩子上課會一步一步跟著老師往前走,有的孩子則經常走神,完全不追隨老師的思路和講解。

走不走神,反映了孩子跟隨別人思路思考的能力。孩子需要獨立思考,也需要能跟隨別人的思路思考,否則很難從別人那裡或者書本中汲取到知識、方法、觀點。

這種能力,也來自父母在家庭中的日常培養。我們有兩個小方法:

第一,爸爸媽媽跟孩子說話,要邏輯清楚,前因後果交代明白,不能“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孩子習慣了從爸爸媽媽那裡聽到完整的表述,也會習慣傾聽老師的完整表述;

第二,孩子跟爸爸媽媽說話時,大人也要跟隨孩子的思路,不要隨意打斷他,這樣孩子才能學會尊重、追隨別人思路的態度。


3、精準識別差異


孩子的日常學習和考試,都需要“精準識別差異”的能力,否則兩個相近的概念,會在孩子頭腦中模糊一片,兩個相近的題目,孩子很難區分出它們的不同,兩個相近的選項,孩子很容易選錯。

我們兩個孩子學習都不用太操心,他們兩個也都特別善於識別差異。比如,小兒樂於幫爸爸媽媽分析,兩個相近的文章標題,在表意上有哪些細微的差異。

精準識別差異的能力,也需要爸爸媽媽從小幫孩子培養,我們的方法是:

第一,對孩子做盡量精準的表述,能用具體數字的,不用大概描述;

第二,日常生活中,帶他們區分相近事物間的細微差異。比如討論起一盤醋溜土豆絲,我們也會特別認真地分析,這次的不如上次的清爽,是不是這次買的土豆澱粉含量更高呢?


4、把握細節


孩子的各門課程,都由一個個知識點構成,越善於把握細節的孩子,越能從老師的講解、作業、練習中把握到這些知識點,而越不善於把握細節的孩子,越像是用超大網孔的漁網打魚,撈到得少,漏掉得多。

孩子把握細節的能力,最主要的來源,是他們小時候玩兒的那些需要精細操作的玩具:樂高類的拼插玩具、拼圖玩具、模型玩具。

它們對於培養孩子能力的作用,比那些好看、好玩、刺激,卻沒有任何細節可供孩子琢磨的玩具——毛絨玩具、布娃娃、機關槍、電動車,要大得多。


5、把握關鍵


把握關鍵,是孩子另一項重要能力。有的孩子做事眉毛鬍子一把抓、不分輕重緩急,反映到學習上,就是不知道哪裡重要,哪裡不重要,哪裡會,哪裡不會,看起來每天都在用功,實際上用功都沒用到點子上,會的可能已經毫無必要地練習一百遍,不會的還一直擱在那兒毫無進展。

“把握關鍵”的能力,也來自爸爸媽媽的影響,爸爸媽媽習慣於“要事第一”、習慣於先去做那些重要的、影響面大的家務,比如建立家裡的收納規則,而不是把東西胡亂堆到櫃子裡以求表面的“整潔”、為孩子的學習用具安排好適當的地方,而不是每天嘮叨他們亂堆亂放,孩子也會慢慢從爸爸媽媽那裡學會,做事從關鍵點開始,而不是從細節開始。


6、準確理解言語


聽課需要準確理解老師言語,考試需要準確理解題目表述,所以準確理解言語的能力,對孩子相當重要。

有的爸爸媽媽樂於把孩子考試成績不好理解為“馬虎”,其實馬虎不是偶然現象,而是孩子不善於準確理解言語。

要想孩子在學習上具備這種能力,需要讓他在日常生活中也習慣於準確理解言語。

第一,爸爸媽媽多用言語表達而不是多用行動表達,比如有的大人哄孩子,很少和孩子說話,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就很難得到培養;

第二,大人用準確的語言和孩子說話。大人說話越準確,孩子說話越準確、理解也越準確,比如制止小孩子危險行為時,好多爸爸媽媽只說“別碰那個!”,而有的爸爸媽媽則會耐心解釋:“寶貝,那裡危險,xx東西掉下來,會摔碎,而且你還可能受傷。”


7、在理解基礎上形成記憶


記憶力也關係到孩子的學習成績。記憶力好不好,確實是有天賦的差異,但更重要的,是孩子從小習慣的記憶方法。

有的爸爸媽媽為了顯示孩子的優秀,會讓一兩歲的孩子學背唐詩,但那是死記硬背,對孩子記憶力發展沒有任何幫助。真正好的記憶,是在理解基礎上形成的,有了理解,不但記得快,而且記得牢。

我家開心四年級時,背誦學校要求的詩詞有些困難。後來我發現,是因為孩子不理解詩詞的意思,完全是一個字一個字地死記硬背。我就每次幫他做些講解,這樣一些短的詩詞,孩子很快就背下來了。

神奇的是,孩子要求學《長恨歌》,我們花了大約一個月的時間,一段一段講下來,等全部講完,孩子已經能把前半部分背得朗朗上口了。


8、處理多項任務


孩子越大,學習的課程越多,處理多項任務的能力就越重要。

小學的考試課程,基本上是語數英三門,上到初中,一下子增加成七門,一些孩子就會很抓狂:每天好幾門課程有作業,光是一一記清楚就挺困難了,更別說回到家裡還要逐項完成。

處理多項任務的能力,也主要來自爸爸媽媽的示範:

第一,甭管事情有多少項,大人都要淡定從容,那些一忙起來就表現得焦頭爛額、哇哇大叫的爸爸媽媽,您的孩子一定也會這樣;

第二,甭管任務有多少項,塌下心來一項一項地做。比如真心媽媽愛做飯,晚飯會做好幾個菜,真心爸爸在朋友圈曬晚餐,好多朋友就問,你們家每天做那麼多菜,要花多少功夫啊?其實真不需要花太長時間,只是多點耐心,先計劃好做什麼、準備好食材,然後一個一個做出來而已。


9、忍受枯燥練習


學習有時難免枯燥,尤其是那些需要花時間、反覆做的基礎練習。學習成績好的孩子,都具備忍受枯燥練習的能力,而不能忍受枯燥練習的孩子,常常受到基礎知識不牢的困擾。

孩子忍受枯燥練習的能力,也需要從小培養,但完全不需要強迫。越強迫,孩子越厭倦。

就像有的爸爸媽媽說:“這個又錯了?!去,寫一百遍!”您要求孩子寫的這一百遍,作用只有一個:讓孩子越發厭倦枯燥練習。

其實孩子小時候都有這樣的能力,只是常常被大人破壞。比如孩子剛剛學搭積木,他會一塊一塊耐心地搭起來,有時候積木會掉,孩子會耐心地再搭回去。

果爸爸媽媽經常鼓勵他這樣的活動,孩子就會覺得自己這樣反反覆覆地嘗試,是有價值的,如果爸爸媽媽老是說“寶寶還搭不好呢,爸爸/媽媽來幫你”,孩子就會變得和著急上手幫忙的大人一樣,毫無耐心忍受枯燥和重複。


10、專注解決艱鉅任務


學習成績好的孩子,還有一項特別的能力——專注解決艱鉅任務,比如難題。一個孩子,如果沒有過花一兩個小時甚至更久解出一道難題的經歷,他很難體會到學習的成就感和樂趣。見到難題就問百度,當然兩分鐘就解決了,但那完全不是孩子學會了。

真心爸媽特別提醒家有學童的爸爸媽媽們,要鼓勵孩子花時間解決難題,不要引導孩子用任何作業幫助工具,孩子遇到難題來找爸媽幫忙時,大人也不要馬上去“搜一下”。

真心媽媽上中學時就特別喜歡自己解難題,經常拒絕同桌的熱心幫助,現在也保持著這樣的習慣,孩子有時拿一道自己實在搞不定數學題來找媽媽幫忙,我會自己花上一兩個小時,嘗試各種方法,直到做出來為止。我們相信,爸爸媽媽的這種態度和方法,也會影響到孩子。


11、韌性和耐久力


從小學上到高中,孩子學習成績的陣營,會發生三次明顯的變化:

一些孩子,在小學成績特棒,到了初中,就慢慢拉下來;一些孩子,初中時還名列前茅,到高中時就拉下來;一些孩子,上高中時還不錯,到高考時,就拉下來。只有少數孩子,會從上學到高考,一直保持好成績。

為什麼呢?除了前面說的那些能力的差異慢慢顯現出來,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孩子的耐久力不夠強,能一時衝刺,但無法持久保持恆定的學習狀態。

孩子的耐久力,也需要爸爸媽媽從小幫他培養。

第一,保持穩定的家庭氛圍,家庭氛圍越穩定,孩子狀態越穩定;

第二,為孩子示範耐心與堅持,如果爸爸媽媽能堅持做一件事,不三分鐘熱度,孩子也能學會;

第三,全家人享受過程,不只看結果,安安心心過好每一天,不因短期目標決定喜樂,孩子才能明白,成長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有堅持,才會有好收穫。


12、自信


自信的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解決問題,更容易在學業上有良好表現;自信不足的孩子,更傾向於認為自己沒能力、認為我不行,害怕失敗,沒有勇氣嘗試,通常很難獲得好成績,或者很難保持好成績。

要想孩子更自信,爸爸媽媽只需要做一件事:

經常看孩子的好處,讚美孩子的好處,不抓住孩子不夠好的地方不放,不打擊孩子。

爸爸媽媽如果常對孩子說“你看你這裡不好”“你看你那裡不行”,那麼很快地,你會看到孩子有更多的不好、更多的不行。

總之,看孩子學習如何,重要的不是看成績,而是看決定學習成績的那些能力,孩子具備了良好的能力,學習成績就不用擔心,孩子不具備那些能力,爸爸媽媽抓得再緊,也很難在成績上見效。

孩子的學習,雖然主要是在學校進行的,但關乎學習成果的那些基本能力,卻是在家庭中養成的。

所以,關心孩子成績的爸爸媽媽們,暫時放下孩子是得60分還是100分的糾結,回頭檢討一下孩子的能力、思考自己如何幫助孩子提升能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