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之前苏联还没有核武器,北约为什么当时不趁机对苏联开战?

Hxiam


我是向生,我来回答。1949年8月美国和西欧国家出于对苏联共产主义的遏制而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随之而来的是马歇尔计划对西欧的援助,而苏联为了与之对抗,在1955年成立了华沙组织以及经济互助委员会。


马歇尔计划和苏联经济互助委员会分布图

美苏两国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形成的相互制衡的战略威慑

1945年美国研制出第一颗用于实验核爆的原子弹,代号“瘦子”,后来陆续又制造出三颗原子弹,代号“小男孩”原子弹用于核打击日本广岛,代号“胖子”原子弹用于核打击长崎,美国还向日本小仓地区投掷了一颗原子弹,只不过没有核爆,被日本军方缴获。当时日本核设施已经被美军全部摧毁,没有力量和条件研究核武器,就把这颗核武器用于和苏联交取利益,只不过苏联拿到核武器后,没过多久就对日宣战了。据说后来美国有一对参与核武器研究的夫妻叛逃了,把美国核武器设计图纸秘密地交给了苏联,后来苏联就研发出了代号为“南瓜”的首颗核弹,从此美苏两国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形成了一种相互制衡的战略威慑。


美苏英三国首脑

战后初期美苏英三巨头仍然有信任关系

从1945年日本投降到1947年冷战序幕的开始,美苏英通过二战期间召开的一系列会议,比如德黑兰会议、波茨坦会议和雅尔塔会议,尤其是雅尔塔会议确定建立的联合国,确定建立的战后新秩序,比如占领共管德国,在欧洲划分势力范围,收货了东欧大批卫星国;占领日本,让蒙古保持独立现状,在朝鲜半岛等东北亚地区划分势力范围,这都让苏联的战略纵深更加广阔,美苏在二战后期更多的是商讨如何建立世界新秩序,如何处置德国和日本法西斯等,美苏英三巨头尚存一定的信任关系。


苏联反击德国

苏联作为战胜国,已经具有巨大的实力

二战末期到1949年前,苏联虽然没有核武器,但是苏联在二战结束,时几乎可以与美国相抗衡。苏联的经历、工业、科技是非常强大的。在二战期间,苏联军事工业每年可制造出4万架飞机,3万辆坦克,12万门大炮和15万挺机枪。二战苏联虽然受到重创,但是其军事工业基础仍然存在,反而是越打越强。同时苏联占领德国东部后,也接收了德国很多先进的军事装备,因此,苏联二战结束后实力仍然很强大,也只有美国可以与之抗衡一个经历过二战洗礼,拥有三百多万常备军,两千多万预备军的红色共产主义国家,让美国和西欧畏惧。


美国“胖子”原子弹

这段时间只有美国拥有核武器,可是核弹的威慑更多地是在它的发射架上,而且一旦使用核武器,潘多拉魔盒被打开,世界会进入新的世界大战,美国也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不说美国有没有足够多足够强的核弹核打击苏联,即使有,核打击苏联,能够确保杀伤苏联全部有生力量吗,后期还会出动军队入侵占领苏联吧,美国和西欧在经历过二战的巨大创伤后,还有没有意愿和力量这么做。

总之,二战后苏联也成长为世界第二大强国,不是拥有核武器的美国,能够肆意妄为的去侵略它。


向生分析


北约对苏联开战?除非北约疯了,惟恐毛熊的钢铁洪流不会分分钟把欧洲踏平。

苏联至1945年初,拥有作战部队等940万人(鼎盛时期苏军军队数量达到了1200万人),火炮和迫击炮14万余门、坦克和自行火炮1.5万余辆、作战飞机2.2万余架。要知道美国才1050万。区别在于,苏联这几百万人就是趴在欧洲大陆上的,美军的一千多万要坐船漂洋过海,还要登陆,还要物资运输,还要后勤保障,等你搞完了,红军士兵端着波波沙骑着斯大林-II,已经把欧洲这些城市碾成渣渣了。

二战末期,欧洲疲敝,意大利、德国基本上已经被炸平了,波罗的海三国、波兰、捷克、被苏联吞并占领,唯一有一点实力的法国刚刚光复,西班牙又玩自己的,并且经济十分落后,英国除了海军强大,陆军乏善可陈。而北约1949年才刚刚成立,可以说当时苏联就是欧洲大陆上唯一的霸主。即便是在今天,整个西欧11国的陆军装甲部队才拥有一千多辆主战坦克。而俄罗斯一个集团军就是上千辆。

苏联驻德集群(由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构成,正式成立于1945年7月9日)就是苏联在二战中实力达到鼎盛的军队的代表。

以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为例,50年代下辖:

第61军

波兰第1军

第47军

第3打击军

第5打击军

第8亲卫军团

第69军

第33军

第16空军

第18空军

第1近卫坦克军

第2近卫坦克军

第3军

其中近卫坦克第1军即顿河坦克军,又名顿河坦克军,荣获列宁勋章、苏沃洛夫勋章等,1942年7月在莫斯科州组建,番号为坦克第26军。编有坦克第19、第157、第216旅、摩托化步兵第14旅和其他部队。

当时苏军的坦克,主要是T34, 斯大林-II, III, 二战后期的斯大林III,在防御力,攻击力,机动性上已经可以和德国最强的坦克虎式、豹式一分高下,那时候英国和美国还在用五辆才能单挑一辆虎式坦克的谢尔曼。

到1994年红军撤离东德时,留下了一个由1500多个军事设施构成的庞大网络,撤退人数高达50万,带走大约4300辆坦克和10万辆机动车,3600门火炮和180套导弹系统,苏联人的坦克压在欧洲大陆,北约一点也不感动,只要一动,西欧立刻就被碾平,美国有本事朝巴黎、罗马、柏林扔原子弹么?没有,还是只有派小伙子们登陆,当年打一个德国就够呛,现在要面对苏联,用脚趾头也想得到结果。

而且一旦北约主动开战,外交上便失去了主动权,苏联正好磨刀霍霍嫌一个东德还不够,趁机打到诺曼底甚至加莱都不在话下。

北约的将军们,想想地上的天启和头顶上的基洛夫,核弹算什么?No作No die,还是算了。


HannibalLecter


二战结束后,西方还真有人认真考虑过立即进攻苏联,彻底消灭这个红色威胁,但是在权衡了利弊之后,这个计划无果而终,化为几十年的冷战和若干场局部战争。

当时进攻苏联的一个有力理由是:

苏联在卫国战争中伤亡巨大,军民伤亡高达2000万人,如果此时进攻苏联,苏联恐怕没有多少预备队了,所以说,趁他病,要他命!

西方阵营里最热心于此的莫过于英国首相丘吉尔,根据1998年的公布的档案,丘吉尔命令英国武装力量联合参谋部制定了名叫“不可思议行动”的计划,将使用英美联军、英国装备训练的波兰流亡军队,再从二战德军老兵中招募至少10万军队进攻苏联。

丘吉尔不仅仅地用如此作战计划鼓动西方阵营备战,1946年3月5日,他还跑到美国去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鼓动美苏对抗。

下图为后世重现的兵棋推演:

然而,相信美国决策层中的理智人士经过周密的思考之后,是不愿意进攻苏联的,除了丘吉尔这个积极鼓动者是外国人之外,原因可能有怎么几点:

1.美国持类似看法的著名人物是二战名将巴顿将军,他在战争刚结束的时候就在美苏军队的官方会面中以非常不友好的态度对待苏联军官,发表过重新武装德军,然后去进攻苏军的言论。但是巴顿与1945年12月21日在离奇的车祸中重伤不治而死,不管车祸真的是意外还是“被安排”,总之美军中少了一个进攻苏联的热心鼓动者。

2.而苏联方面,显然也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了西方的种种动向。为此,进攻柏林的大部分精锐部队都编入了驻德集群,并以驻营人民警察的名义组织亲苏的德国军队,在双方的边境摩擦中,双方互有得失,让美国意识到与苏联冲突并不容易。

下图是苏联向西方展示的斯大林-3坦克,让西方倍感压力

然而下面两点可能更重要:

3.从法国在大战中的表现来看,不尽如人意,英国的陆军规模不大,美国在二战后实际上已经是西方诸国的盟主。那么进攻主力也只能是美军。

如果美国全力以赴征服了苏联,势必两败俱伤。那么实力略逊一筹的英法肯定会恢复一战前的强国地位,美国不划算。

如果苏联在战争中获胜,美国元气大伤,法国这个40年迅速向德国投降的国家恐怕会“眼疾手快”地再次投降。

而英国更是纵横捭阖的高手,战前反苏,而苏德战争爆发后宣布和苏联联合,斯大林战役结束后,丘吉尔更是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向斯大林赠送斯大林格勒之剑以示庆祝,二战后又积极反苏,这个国家对于美国来说,其实并不可靠。美国还是不划算。

丘吉尔向斯大林赠送斯大林格勒之剑,证明此公也是个变色龙:

所以美国何必要放弃西方诸国的盟主地位,去追求有很大风险的未来?

4.美苏在战后利益分割方面存在着某种默契,那就是用不流血的手段去瓜分英法的海外殖民地。在亚非拉各个摆脱殖民统治的新生国家中,美苏迫不及待地送来援助,培养代理人,赶走英法的影响。

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事件是其中影响重大,表现明显的事件之一。

所以,西方的盟主美国不愿意进攻苏联,开战就无从谈起。

而且,49年苏联的首颗原子弹爆炸,苏联的原子弹技术有很多来自美国的线人提供的资料。后来就有说法指出,有很多线人并不是处于信仰或者喜欢苏联而交出这些资料,而是因为他们担忧美苏开战,觉得原子弹能阻止世界大战再次爆发,所以主动向苏联透露这些信息的。

阅读更多军事内容,请关注 近卫步兵师


近卫步兵师


这个问题有点扯,1949年之前苏联的确没有核武器,但同样也没有北约。北约正式成立是在1949年8月25号,而苏联试爆第一颗原子弹是在1949年8月29号,也就是说北约刚成立苏联就给北约送来了成功试爆原子弹的见面礼,北约的核武器垄断优势已经被苏联打破,北约又怎么敢贸然对苏联开战呢?

▲苏联的第一颗原子弹

苏联的核武器研究早在1938年就已经开始了,只是由于二战苏德战争的爆发而被迫中断了。但苏联并没有彻底放弃核武器的研究,而是想方设法的从多种渠道来获得对于核武器的相关技术和原料。这其中就包括二战胜利后苏联从德国运走的大量铀材料,以及通过间谍获取到的美国“曼哈顿计划”中的原子弹的相关技术。

▲原子弹爆炸

对于苏联秘密研究核武器,美国情报部门是有所察觉的,美国虽然第一个制造出了原子弹,并核平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但美国也明白这种核垄断并不会维持多久,苏联肯定会迎头赶上的。

▲氢弹爆炸

原子弹虽然威力巨大,但并非就是战无不胜的法宝,尤其是苏联这种领土广袤又拥有极大战略纵深的国家来说,区区几颗原子弹并不能把苏联彻底打垮,刚刚经历了苏德战争洗礼的苏联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对此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是心知肚明的。

从常规军力来说成立伊始的北约对苏联并不占优势,即便有美国的原子弹加持,也不能保证对苏联开战就稳操胜券,北约默许苏联把东欧划为势力范围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个问题,北约与苏联既不能和平相处,也不能撕破脸开战,冷战式对抗就成了唯一的选择,因此英国首相丘吉尔著名的“铁幕演说”就成了冷战开始的信号。


那年那月那兵说


核武器可以制约战争,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国家没有核武器,就会受到核打击。1949年以前的苏联,虽然没有核武器,但是,美国没有打它!我觉得有如下几个原因。

1.根本原因是,二战后,美国和北约不愿意卷入新的全面的大战!北约当时的定位是防御性军事组织,不富有进攻性。

2.虽然苏联当时没有核武器,但是苏联拥有庞大的强大的武装力量,特别是陆军!苏联拥有几万辆坦克,钢铁洪流啊!欧洲和北约闻风丧胆!它们害怕苏联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敢进攻苏联。

3.虽然美国和西欧对苏联恨之入骨,但他们没有实力对付苏联,西欧需要从二战中恢复元气,美国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它们都承担不起,挑起和苏联军事冲突的后果和代价。

4.苏联在二战中,打败了强大的纳粹德国,越打越强大,德国首都柏林是苏军攻克的。如果当时的美国和英国没有及时开辟第二战场,那么苏军就有可能解放德国全境和法国,比利时,荷兰,到时,整个西欧都会被苏联染成红色!


高中数学邓老师


其实在二战时期,美国一共为苏俄提供了一百三十多亿美元的物资,大量的飞机,坦克,火炮,是苏俄在德国面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失败,而没有停止抵抗,仍然有能力反击的根本原因,没有美国的帮助,苏俄已然败了,当然从当时的情况看,为了不让德国取得胜利,这样的援助是必须的,但是在苏俄在取得莫斯科会战,斯大林格勒会战胜利以后,这样的援助就应该停止或者减少,让德国和苏俄死磕,到了1943年,苏军开始了战略反攻,在哈尔科夫,遇到了德国的战神曼斯坦因,苏俄遭受了巨大的失败,以一对一,苏军还真不是德军的对手,只要美国退迟一年发动诺曼底登陆,在后来的库尔斯克会战中,曼斯坦因肯定能再现辉煌,再一次有力的消灭苏俄的有生力量,但是由于西线吃紧,德军面临两线作战,大量的坦克,飞机,部队被调到西线,导致失败!美国没有这样做,主要是罗斯福身体出毛病了,急于结束战争,而成就其丰功伟业,所以才有了在雅尔塔会议上,出卖东欧人民和中国的利益,才有了战后苏俄的疯狂,势力迅速发展到东德,而罗斯福死了以后,上台的杜鲁门就是一个白左,更不愿意和斯大林作战了,当年只有邱吉尔,巴顿将军认清苏俄的面目,准备和苏俄一战,而邱吉尔战后下台,巴顿将军莫名其妙身死,对苏作战也就不了了之了,其实以当年美军一千零八十万的兵力,几万辆坦克,几万架飞机,一百多艘航空母舰,直接可以灭亡了苏俄,也就没有后来的冷战,二战消灭了邪恶的德意日,却让更加邪恶的苏俄更加强大,也算是一个失败吧!


勿以善小而不为144


二战后期,苏联的进攻力量彻底展示出来了,而盟国只不过投机捡了个空子还打的十分狼狈,所以二战后盟国(北约)对苏联(华约)提心吊胆,他们根据力量对比制定了相关核政策。

按照他们的设想,在华约几万辆坦克突破一线国家(比如西德)后,北约国家开始使用小件战术核武器拦截华约的集群坦克,在消耗足够的华约坦克后开始反击直至占领苏联。

可见他们的核武器是多是小件(小型化)的战术核武器,因为是在自己的国土(比如西德)上使用,所以有很多约束条件,同时要占领苏联,就很难使用战略核武器,战略核武器都是数百万吨级的核武器,这个摧毁还可以,但是占领不行,强烈的放射性污染不但会阻止占领,甚至连路过都不可以,而且还会招致核报复,所以像这种大家抱团一起死的战略核武器基本只是用来恐吓对方,不到自己已经活不下去了是不能使用的(防卫)力量,而不是进攻力量。

可见当时北约尽管有核武器,但是使用上是有各种约束条件的,抗美援朝的时候杜鲁门刚一放风说要使用核武器,结果没吓到毛主席,反而把他的盟国吓了半死。


观上灵云


北约吃了熊心豹子胆才会对联动武。对苏联开战,北约的小兄弟们西欧一众国家还在苏联钢铁洪流的威胁下颤颤发抖。

二战结束后,苏联红军为了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一开始还是正常的步兵阅兵仪式,当苏联黑压压的装甲坦克、火箭炮方阵快速进入受阅方阵,盟军国家的将领都惊呆了,面对苏联以T-34/85组成的坦克钢铁洪流,西欧国家没有任何反击能力。这也导致了战后盟军迅速的将自家坦克进行升级,引发了一场军事装备竞赛。

虽然美国拥有原子弹,但是在轰炸日本时已经用光了国内所有的核原料,而且由于当时技术条件落后提取原子弹的原材料非常困难,虽然苏联并不知道。二战以后,世界的主旋律都是和平建设国家,北约中的西欧国家更是被打成了一片废墟,急需美国的援助,美国此时无力针对苏联发起一场大规模战争。


陆弃


这个问题很简单。

因为“北约”组织是一九四九年八月二十五日才成立。美、欧都受到“二战”严重的创伤,欧洲也属于分裂阶段,急需整合。还要恢复生产、建设,稳定民生,积蓄力量,要让家园恢复生机。抚慰心灵。

同时,苏联战力更猛,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力量已经十分强大,一大批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也脱穎而出。这个力量是美国不敢面对的。何况,“二战”后的问题急需解决。美国占了大便宜,也需要苏联的配合、协助,才能把“收获”变为“成果”。这一成果一直“享用”到今天。

后来,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印之战,都是美国迫不亟待的向社会主义阵营发动的全面战争的结果。用心虽险恶,但幻想彻底破灭。如今,中国的日子刚好过点,就想变本加厉的掠夺。中国想低调,但实力不准许,一下惊了“美神”的“春梦”。这不,“慌不择食”,明目张胆的开始“宇宙”級的世纪“掠夺”。能否得逞?美人想“高调”,“实力”是否能准许?拭目以待!

谨参与!


早晨的太阳122


1949年之前,苏联没有核武器,欧美同盟就有可能打击苏联吗?怎么一直都在问小孩子话呢?打仗不是游戏,那是生命的代价。

战争未起,大家都是好朋友,即使争吵,也是有底线的。只要战争起来,都是无限战争,战争打起来是没有规则的,杀红了眼,以胜利为唯一目的,个人和国家是一样的,所以世界上有句俗话,冲动是魔鬼。

苏联当时是没有核武器,但其他战争资源呢?数量很充分。比如滚滚铁流,这就是欧洲的噩梦。即使常规武器不济,打急了眼,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在生死存亡的时候,也可能打化学武器战争,生物武器战争。

现在强大的美军,面在现在的伊朗,只能强力施压,而不是真打,美国知道真打起来,对谁都没有好处。美国应该永远记住战争给他们带来的危害。

最重要的是,战争的目的是什么?战争不是为战争而战争,那是正在玩的游戏。战争是相处的最后阶段,目的还是为了利益。利用和平手段得到的利益,何必去用战争?人类都是这样想的,没有例外!

就像很多人张嘴闭嘴,就说实战。有些像看到大街上的人打架,有人在背后穿梭,打呀,打呀。自己去打打试试?遇到这种情况,他跑的比谁都快。呵呵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