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执甲的“硬核”院长—记京山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郭科

冬春与疫情相遇、相搏,艰险中从未放弃的是希望的曙光。

1月31日,京山乃至荆门市首例患者在京山市人民医院屈场隔离院区出院;2月17日,17名患者在京山市人民医院隔离院区同时出院,治愈出院人数占荆门市前列;3月15日,京山市人民医院临时仁和隔离院区撤销,同时京山市179例确诊病例和45例原临床诊断病例实现“双清零”;3月16日,京山连续14天无确诊病例,降为低风险县市;3月18日,京山城区人员有序通行、公共交通全面恢复、非禁止性行业复工复产。

逆行执甲的“硬核”院长—记京山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郭科

走过严寒,走过封闭;走进春暖花开,走进正常生活。几多苦累、几多坚守、几多盼望,定格在消逝的时光里。其间,有一个年轻而矫健的身影,披甲上阵、逆行出征,不停奔忙在指挥部、隔离区、病房,与战友们一道将一个个被新冠威胁的生命挽救回来。他就是京山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郭科。疫情面前,他既是指挥者,亦是战斗员。在与新冠肺炎疫情战斗的过程中,他以科学的研判、周密的部署、果断的指挥、及时的救治,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

听我的 一双慧眼明走势

疫情突然来袭,作为全市唯一一家“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在湖北省作出一级响应之前,市人民医院就已陆陆续续收入不明原因肺炎患者,在没有定论人传人,没有明确要求进行隔离治疗的情况下,郭科果断决定对疑似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同时启动隔离院区的全部准备工作。在湖北省作出一级响应的当天,该院区即开始收治患者,从而使患者得到及时地治疗,有效地控制了传染源。

随着确诊患者的不断增加,市人民医院被设为京山市定点救治医院,同时院长郭科被任命为京山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医疗组副组长。在医院党委专题会议上,他提出调集全院实力最强、经验最丰富的多学科业务骨干成立救治专家组,集中技术力量全力救治患者。

逆行执甲的“硬核”院长—记京山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郭科

经过与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沟通协调,郭科带领医院职工克服人员、设备、物资、后勤保障等重重困难,将中医院、仁和医院部分院区改造成人民医院的临时隔离区,并对屈场隔离院区进行扩建,三大院区共设置床位580张。

与此同时,郭科对医院本部病区进行调整,将原有的23个病区压缩调整为13个病区,将全院60%医务人员和抗“疫”所需物资设备全部调往隔离院区,以满足患者的住院需求。

跟我上 一副铁肩扛责任

“我是党员,我的岗位在一线。我有信心带领大家在隔离区与病毒决战,直至胜利。”

“战壕”搭建完成,接下来是患者的收治。为使新冠肺炎患者得到有效及时的治疗,确保病区规范、科学、高效的开展工作,郭科主动要求入驻隔离院区、进驻隔离病房,靠前指挥,亲自部署。

在同其他班子成员交办好相关事宜后,郭科拎着行李箱,正式进驻隔离院区,踏入他与新型冠状病毒展开搏杀的“战场”。每天一大早,他都会带领医生查房,一边翻阅患者的治疗记录,一边关切询问他们的恢复情况,“今天感觉怎么样?觉得呼吸费力吗?想吃东西吗?饿不饿?”他问的很仔细,也很认真地对每一位患者进行病情解释、情绪安抚。同时还着重对危重患者进行查房会诊,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从早上7点一直忙到中午12点多,他才会从隔离病房换班下来休息一会儿,和同事们一起匆匆扒几口午饭,顺便将上午查房的情况和大家讨论,研究进一步治疗方案。

逆行执甲的“硬核”院长—记京山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郭科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郭科每天穿着隔离服和同志们一起查房、讨论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参与抢救重症患者、搬运物资、对医护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凭着深厚的医学功底和细致的工作作风,带领医疗团队与病魔作战,与时间赛跑,使许多重症患者转危为安。

此外,在郭科日夜奋战在抗疫前线的同时,他的家人也在用实际行动当好坚实的后盾。平时连玩具都舍不得买的儿子拿出500块钱压岁钱,捐给前线的叔叔阿姨购买防护物资。郭科与妻子也以夫妻名义共同向医院定向捐款一万元,以支援疫情防控工作。在他们的影响下,医院党员纷纷捐款,爱心如同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凝聚成一股强大的抗疫力量。

有我在 一双妙手春回暖

科学施策攻坚救治,探索新冠肺炎救治“京山模式”。因条件限制,医院新冠肺炎疫情救治隔离院区位置分散,为对新冠肺炎患者分类施策,郭科积极向市防控指挥部谏言献策,建议将仁和隔离院区部分作为确诊及疑似重症患者治疗区,将屈场隔离院区作为确诊患者普通型治疗区,将中医院隔离院区作为疑似普通患者治疗区,为及时高效抢救危重患者夯实基础。

1月29日,郭科带队转战仁和隔离院区,和医疗救治组一起开展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参与疑难、重症患者治疗方案的研究制定,参与仁和隔离院区救治工作日常管理工作。与此同时,一场场强强联手的“隔空”会诊全面上演。对于疑难病例治疗,郭科利用远程会诊中心优势,邀请武汉协和医院、荆门二医以及浙江邵逸夫医院援荆专家组一用远程集中会诊。同时组织与省级视频会议培训的专家组成员进行诊治方案的讨论交流。真正实现“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保障重症患者得到有效救治,有效降低了病亡率。

逆行执甲的“硬核”院长—记京山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郭科

在仁和隔离病房,曾收治一名56岁的新冠肺炎危重症疑似患者,患者前来就诊时已是危重状态,食欲和精神状态很差。在具体治疗过程中,郭科多次带领医护人员查房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并利用远程会诊中心与内蒙古医疗专家组进行远程会诊,根据讨论结果调整患者治疗方案。当了解到患者饮食相比之前明显增加,各项检查指标转好时,郭科感到十分欣慰并宽慰他:“疾病康复的过程中,只要想吃,就代表病情好的差不多了。所以你一定要对自己也要有信心,我们一起努力,战胜病魔!”目前,该患者已痊愈出院并在医学观察点隔离中,而他提起郭科和医护人员时说得最多的话也是“感谢”。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这场关乎全市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的大考面前,郭科一袭白褂,率领750余名京医战士把守据点,站在了阻击的最前线。近两个月的战事里,他像老鹰一样敏锐,像蜜蜂一样辛勤,像骆驼一样负重,像蚂蚁一样团结,用谨慎之心、责任之心、医者仁心诠释了一位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激励着全体职工不知疲倦的奋斗在一线,为夺取抗击疫情的胜利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张玉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