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才是文化高地


福建才是文化高地

有人統計過,中國實行科舉制度的1300年中,考試能力最強的,不是江蘇、河南和山東,而是:

福建。

500個狀元裡,50個是福建人。尤其是宋朝,福建升學率最高,舉子佔了全國的四分之一,有一年,狀元榜眼探花都是福建人。

也就是最近幾十年,福建人寫文章的能力才逐漸讓位於治病能力。

魯迅說,當醫生救不了中國人,就轉身寫文章去了。這句話肯定影響到了幾位福建人。

2月22日到27日,一大批海外資訊公眾號發表的當地華人應對疫情的文章,幾乎一模一樣。

福建才是文化高地


在不同的文章裡,除了主角換了個姓名、國家,其他都是複製粘貼。在厄瓜多爾做餐飲生意的王明,在阿爾及利亞做食品生意的王海,在葡萄牙做服裝生意的大壯:

都有一個從浙江經上海轉機的室友,然後都躺槍自我隔離。

在這幾十個國家,店鋪都關門歇業,華人都有家難回,太難了。

渲染完國外疫情嚴重、華商太難後,3月10號,這批公號在左右口風一轉,又炮製了《華人華僑囤積食物自我防護,思來想去還是暫時不回國好》。

這批公眾號大致有五六十個,名字也大致相仿,分為:

掌上某國、某國微同城、某國華人在線。

樸石看了一下,這幾十個賬號基本上歸屬於福建福清的三家公司,分別是福清時代創想傳媒、福清天天快幫和福清海外同城人人幫,後兩家公司去年上半年剛成立。

澎湃新聞的記者對三家公司名下的微信公眾號進行了統計,這三家公司至少有68個微信公眾號:

其中37個曾發佈過炮製的文章。

三家公司背後是福建福清的郭紅、郭仕強和薛育明。根據媒體的採訪:

郭仕強只是掛名,賬號的負責人是他妹妹郭紅和妹夫薛育明。

郭仕強承認文章中關於疫情的描述都是真的,但換個地方、換個人名這些故事,基本都是員工編的:

我也不贊成妹妹妹夫這麼搞。

在官方介紹裡面,薛育明自稱有豐富的海外業務擴展經驗,曾打造了俄羅斯華人自媒體平臺第一品牌,但這顯然是個笑話,他們的官網套用的是一家設計公司的網站:

網站多處還保留著原公司的名稱和案例。

郭紅和薛育明的套路,就是編造故事,然後換個國家背景,發到對應的公號上。

在這之前,他們寫過的主題還有:

《對不起,我勸你別來某國了》;

《某國這次真的危險了》;

《等我在某國做生意發財了就回家過年》。

這批公號背後都是生意,主要是吸引當地華人的點擊,然後接一些貨幣兌換、翻譯和物流的廣告。

“@俄羅斯什麼值得買”曾在微博爆料,這些公號加起來近千萬粉絲。主要接一些換匯,海外中文賭博遊戲,棋牌遊戲類廣告。

我點開了“掌上莫斯科”官網,結果跳出來的是:

澳門巴黎人。

負責商務合作的工作人員告訴我,他們最大的公號平均閱讀8000:

軟文報價3500元。

這些廣告的單價都不高,但是60多個號,算起來也是一個不小的生意。更不用說寫文章的成本特別低,一篇文章,可以複製粘貼到幾十個地方。

這個模式,和莆田繫有異曲同工之處。

其實這種造假,危害算不上有多大。這些文章能賺閱讀量,還是迎合了很多人的心態:

外國人民永遠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不然,怎麼體現我們的繁榮富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