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泗县:扶贫工厂赶单忙

3月19上午,在安徽省泗县泗城镇胡陈村的扶贫工厂里,电动缝纫机发出的“哒哒哒”声音和工人忙碌的身影,共同奏响一首欢快的务工“协奏曲”。

胡陈村扶贫工厂于2017年6月建成使用,实现贫困户就近就业的目标,成功“趟出”一条企业增效、集体创收、群众脱贫、产业发展“一举四得”的产业化路子。该工厂主营服装代加工业务,制作的成品皮夹克和棉衣主要销往欧美地区,在厂里务工的群众及贫困农户有50多人。小小的扶贫工厂承载着村里农户的致富梦想,一个月3000元左右的收入,让村民们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在厂里务工带来的“红利”。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2月28日扶贫工厂顺利复工。“这里的工资实行的是计件制,我一个男劳力,肯定不能比女工挣得少啊。”贫困户黄建彪一边踩着缝纫机,一边熟练地在布料上走线。因几年前的一场车祸,导致黄建彪左腿截肢,因此他在外地找工作时屡屡受挫。开进村里的扶贫工厂给他带来生活的希望,现在的他每月都有了固定的收入,这让黄建彪一家不仅脱了贫,还在2018年被评为“自强自立示范户”。

“工厂的加工业务一直都很稳定,没有开工的这段日子,我们手里累积了很多订单,现在复工了,厂里都是开足马力抓生产。”该厂从事管理工作的小组长于宣艳介绍,现在因为要赶订单,她也加入到生产工人的行列里,专门做螺纹领子的加工。

订单纷至沓来,生产热火朝天,家门口的扶贫工厂驶上了复工复产“快车道”。黄建彪表示,“鼓足干劲接着干,让以后的日子过得更红火!”(鲁先红 单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