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這5種“中國式禮貌”,長大後或沒出息,家長卻到處炫耀

禮儀對於中國人來說,一直都是很重要的。沒有禮儀的人,通常在社交方面受到阻礙,對於家長來說,從小就會培養孩子懂禮貌,讓孩子養成好習慣。但是“中國式禮貌”對於孩子來說,未必是一件好事。

孩子有這5種“中國式禮貌”,長大後或沒出息,家長卻還到處炫耀

曾經就看到過這麼一件事,劉女士有一個8歲的女兒伊伊,伊伊是一個恬靜可愛的女孩子,從小就很喜歡玩偶。有一天,劉女士的同事帶著女兒來家裡做客,這位同事的女兒,一眼就看中了伊伊手中的布偶玩具,打算一把搶過來自己玩。伊伊自然是不同意,緊抓著布偶的腳不肯鬆手。劉女士看到這情景,為了不讓同事尷尬,便說:“伊伊,你就讓給妹妹玩嘛,你已經長大了。”伊伊嘟著嘴,還是不肯讓。

孩子有這5種“中國式禮貌”,長大後或沒出息,家長卻到處炫耀

劉女士開始擺起了臉色,女兒才紅著眼眶,依依不捨地把玩具給讓了出去。劉女士瞬間喜笑顏開,甚至還沾沾自喜,認為女兒禮貌而懂事。或許很多家長都和劉女士一樣的心理,不由分說強迫自家娃待人“禮貌”,甚至還到處炫耀,殊不知無意中,卻給自家娃帶來了傷害。

孩子有這5種“中國式禮貌”,長大後或沒出息,家長卻到處炫耀

分析:

其實這些“中國式”禮貌,對孩子的成長會帶來不少的影響,在你性格上,家長過度謙虛,孩子會自卑,家長逼迫孩子為了禮貌而一昧地妥協,孩子將來就算吃虧了也不會想著討伐,變得逆來順受,總之,這一類被“中國式”禮貌毒害的孩子,長大後或沒出息的幾率很大。

孩子有這5種“中國式禮貌”,長大後或沒出息,無知家長還沾沾自喜

1.強迫孩子謙讓

很多家長都認為謙讓是好習慣,就像課本上的“孔融讓梨”,但家長們忽略了一點,孔融是心甘情願地讓梨,而不是被強迫的。對於孩子來說,眼前的東西是他的最愛,家長不僅沒有幫助孩子守護最愛的東西,還要強迫孩子謙讓,久而久之,在孩子心中就會認為父母很不靠譜。

孩子有這5種“中國式禮貌”,長大後或沒出息,家長卻到處炫耀

2.過分謙虛

當有人誇讚自家孩子的時候,總愛說“哪裡哪裡”、“怎麼比得上你家的孩子”。也許在家長本身只是謙虛奉承的話,但是孩子聽到後卻變了味,認為自己哪裡都是缺點,容易形成自我否定的心理。

孩子有這5種“中國式禮貌”,長大後或沒出息,家長卻到處炫耀

3.強迫孩子打招呼

有些孩子天性就是內向,人際關係這個問題對於他們來說是難題。如果家長總是強迫孩子打招呼,孩子不僅不願意,還會產生牴觸心理。

4.強迫孩子展現自己

很多家長只要看到孩子在某個方面有天賦,逢人便強迫孩子在人前展現,絲毫不考慮孩子願不願意。在讓孩子展現自己之前,應該詢問孩子的意願,在孩子準備充分的情況下去展現,而不是強迫孩子。

孩子有這5種“中國式禮貌”,長大後或沒出息,家長卻到處炫耀

5.沒有教孩子拒絕

聚餐、過節時家長們通常會帶上自己的寶寶,但是人多混雜,不排除有些人會不知分寸地逗孩子。他們可能會說些打擊孩子的話,還可能給孩子吃些不好的東西,教孩子不好的習慣。家長切不要擔心面子問題,而是應該一口回絕。

文明禮貌是應當培養的,但是強迫是不可取的,過分的禮貌只會害了孩子。為了孩子日後的成長,家長別再以此為傲了。

今日互動話題:你覺得還有哪種“中國式禮貌”會傷害孩子?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