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把客户当上帝的时候,你知道客户是怎么想的吗?

"客户就是上帝!"是服务业一贯奉行的宗旨。

随后被推广到整个销售行业,很多公司将这句话奉为真理,认为客户是最重要的,客户不满意就是销售人员最大的失职。

比如:前几天,手下一位销售人员,给我汇报了一个客户的故事。

这个客户是一个潜在客户,目前还没有实际合作,但是沟通了很多次,客户总是推脱,不愿意成交,但也不明确拒绝。

前两天客户打电话给销售,说自己因为装修,在另外一个省购买了两桶油漆,由于车坏了,希望我们销售帮忙开车把油漆帮他运回本地。

当然,运送是要走跨省高速的,大概200公里的路途。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你会帮客户运这两桶油漆吗?


当你把客户当上帝的时候,你知道客户是怎么想的吗?


销售人员也很纠结,所以就打电话给我,我问他自己的想法;

他犹犹豫豫的说:这家客户未来还是有希望的,只是现在关系还不够近,所以想帮一下,估计关系能融洽很多。

如果不帮,估计人家开口被拒绝,我们以后关系更难进一步。

我考虑了一下,问他:你知道油漆在物流行业属于什么类型的物品吗?

销售楞了一下:不知道。

我告诉他:属于易燃易爆品。

销售沉默了一会,不知怎么接我的话。

我又问了一个问题:你觉得这个客户对你态度如何?

销售回答:不咋样,就是因为这样,我才希望拉近一下距离,毕竟客户是上帝嘛~

我就知道他在以前的经历中,遭受了这句话的荼毒。


客户是上帝这句话如果我们好好分析一下,你就发现它是有着非常多的限制条件的。

我们先看一个非常典型的服务行业的案例。


西安的一个外卖小哥因为拒稍垃圾而遭到一名女子的投诉,并受到了平台的处罚。外卖小哥气不过,质问女子为何投诉自己?


女子却强调说:别的外卖小哥都会帮自己倒垃圾,就他没倒。

被投诉之后,小哥多次向自己所在的平台申诉,但依旧遭受处罚,给出的原因就是,顾客是上帝,帮点忙是应该的;

小哥心灰意冷,打算离开外卖行业,重新找份工作。


当你把客户当上帝的时候,你知道客户是怎么想的吗?


如果是你,你又会如何做呢?

现实中,把自己当成上帝的顾客比比皆是,在市场经济中,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消费者或者客户的权力随着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大,类似的投诉也越来越多,甚至有很多的服务行业的人员因此遭受人身攻击的情况发生,而不仅仅是投诉。


这类客户的逻辑特点就是:

我在你这里消费,是我贡献的金钱养活了你,所以你应该找我说的做,否则我就投诉你、处罚你!这种霸气侧漏的合作方式让很多人难以接受,但是因为得罪不起,也只好忍气吞声,按照客户的要求去做。


无形中,我们在做销售的时候,也往往陷入这种误区,

就是客户的一些正常的、非正常的要求,大部分时候,都照单全收,以免得罪客户,落得人财两空。


但是,客户是上帝这句话,很多人并没有完全理解其中的含义,就以偏概全,反而陷入更大的误区。


当你把客户当上帝的时候,你知道客户是怎么想的吗?


上帝是什么?

在基督教中,上帝意为全知、全能、全智、全视、全权、全爱、全造的永远至高并永生者,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有。


上帝是万有的创造者、宇宙的统管者、真理的启示者、选民的拯救者和罪恶的审判者。


我们可以看看,上帝如果是全能的,为什么需要我们来服务呢?


是因为基于上帝创造人类,以及上帝给人类的各种恩赐。


但上帝也是爱人的,而不是仅仅驱使人类。


所以:所谓客户是上帝,这其中的客户,一定首先是经过我们销售人员的选择,而不是任何一个客户都可以被我们当成上帝。


正如佛教尊释迦牟尼,道教尊老子,你不可能要求道教的人去敬奉释迦摩尼吧!


而事实上,把客户尊为上帝,这本身是强调对真正的客户内心能够尊重,尊重客户的需求,了解并最大限度满足客户的需求,但并不代表需要我们竭尽全力满足客户的所有需求。


有一个段子说的好:


你买"老婆饼",难道要我送你一个老婆吗?


当你把客户当上帝的时候,你知道客户是怎么想的吗?


所以,客户是上帝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空洞的,无限放大服务一方责任的口号而已,当不得真,更不应该作为销售人员的核心价值观。


为什么呢?

因为,这句话本身的毒性是非常强的。


1、 你的忍让,让客户的期望阈值越来越高。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对客户的服务一定是适度的,而如果过度服务,客户所感受到更好的体验之后,他本身对无法的体验阈值就会越来越高。

比如我们玩一些刺激的游戏,你多次玩之后,如果游戏内容没有任何变化,你就会失去兴趣,这和每天吃海鲜大餐,连吃一个月你能吃到吐一个道理。


2、由奢入俭难。

提高客户体验阈值的结果就是,如果你不能持续创新,保持最高等级的服务水平,那么就和那位小哥被投诉一样,客户的体验在无法满足的情况下,不满情绪的滋生,就是你倒霉的开始。

3、你的销售成本也将无限提高。

任何对应的销售,都是有相应的成本的,包括人力成本、物力成本、时间成本等,你付出越多,如果本身你的回报不增加,那么相应的,你的收益将会逐步下滑, 直到有一天无法支撑你本身的收益,这个时候,你会进退两难。

4、失去公平。

钱多活少离家近,是很多人的职业愿望,相应的,利润高、成本低、无需服务也是很多销售人员的梦想。

但梦想总归是梦想,高利润产品对应的就是为客户提供高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低利润产品当然是没法单独享受这样的体验和服务的。


在资源稀缺的时代,你总不会不加选择的,为不同的客户提供无差别服务的,如果是这样,你永远无法吸引对你有更高价值的客户。

因为一个很简单的原因:违背客户公平原则。商业的本质是交换,但这种交换常表现为一种非常公平的等价交换,如果双方不认可对方价值,这个交易就无法实现。


而销售就是如此。


当你把客户当上帝的时候,你知道客户是怎么想的吗?


所以我们在做销售的时候,不需要把客户是上帝挂在嘴边,那样做只会害了你,我们需要做的是:
1、建立自己的合作规则
合作规则无所谓合作金额的大小,更侧重于双方的价值认同以及彼此的尊重;销售人员也是需要道德底线和尊严底线,哪些客大欺店的生意,你永远做不长远,比如一些电商平台,持续的不对等条约,只能将你榨干。


2、 选择客户。
客户选择我们的时候,我们也必须建立自己选择客户的原则,什么样的客户才是我们理想的客户,这些客户的画像是什么样的,你需要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知。

不分青红皂白的做客户,你最后将陷入客户泥潭。

3、 分类客户。

什么才是有价值的客户?利润高、服务少的一定是优质客户吗?一般情况,我们分类客户可以有几个维度:

第一:交易额,一个公司的营业额往往有时候是企业发展的保障。

第二:利润率,决定你利润总额的,除了交易额,就是利润率。

第三:产品和服务的匹配度,这是我们最大限度提高合作效率的根本,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如果客户觉得不合适,我们会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调整本来稳定的支持系统。

第四:彼此的合作态度。你把客户当成下金蛋的鸡,那么就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当你把客户当上帝的时候,你知道客户是怎么想的吗?


而如果客户只是把你当成一个随叫随到、打骂随心的仆人,你就得看看,你这个主人的素质是否值得你效劳。

我们真正需要做的,就是为客户提供力所能及的价值,这个价值可以是等价,但通过我们的设计,让价值超出客户的期望,同时管理好客户的期望值,通过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稳定的价值来让客户感到满意度更高一点即可。


销售的核心,是帮助客户成功,并因此而获得应得的回报,不要把客户当成上帝,而应当彼此建立共生的关系,各取所需,彼此依存、共同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