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机飞行员和战斗机哪个更值钱?

杠否


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飞行员比战斗机更值钱!原因只有一个,战斗机可以按照流水线作业一样按部就班的进行工业化量产,但是飞行员特别是战斗机飞行员的培养往往要从很小年龄开始,通常会贯穿几年乃至十几年,虽然其中花费的金钱可能与战斗机相差不多,但是超高的淘汰率和付出的大量精力和配套资源绝对是战斗机生产所无法比拟的!如果说战斗机是机器生产的高级工业产品,那么飞行员就是手工打磨的精致艺术品,你觉得谁更值钱?



我们先来看看购买一架战斗机需要多少钱?去除了通货膨胀因素后,按照2018年的汇率换算之后,强五攻击机大概约300万美元,2002年改进的歼七G价格约500万美元,与西方合作的歼-8II价格约900万美元,FC-1枭龙Block II 出口给缅甸的价格约1600万美元,我军主流轻型三代机歼10采购价约2500万美元,重型三代机歼11B价格约4500万美元,而最新的五代机歼20价格可能就接近一亿美元了,是不是觉得很贵了?其实飞行员也不便宜!

那么培养一名合格的飞行员需要花费多少呢?空军曾经在八十年代做过一个成本评估,对当时主流机型飞行员培养价格进行了估算。当时统计的价格是歼6飞行员培养成本约170万人民币,强五约250万人民币,歼七约200万人民币,而轰六飞行员则需要接近500万人民币?如果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几乎和我们计算的飞机价格对等。而这其实还只是计算了飞行员从选拔之初到院校基地两级毕业的基本价格,在进入部队后的高强度训练任务中,消耗的油料、弹药、机体折旧费哪一样不是以百千万计算?所以单从价格上计算,飞行员其实并不比战斗机本身便宜。

而从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成本上来看,战斗机虽然研发也需要数年乃至于数十年时间,但是一旦定型投入生产,那么也会和汽车、家电等普通工业产品一样,产量大幅增加!苏27从1969年开始研制,1977年实现首飞,用时11年,F22从1983年开始预研,1997年才实现首飞,用时14年,我国歼10从1986年开始研制,1998年首飞,用时12年!可见这些三代、四代战斗机所消耗的时间精力也不算少!
(歼10首飞成功)

然而一款战机一旦定型,就会规模化的投入生产,例如世界上最有名的网红四代战机F35,研发耗时13年,不可谓不久!但是从2006年首飞以后,F35的产能就不断提高,到2017年底,一个季度已经做到了量产66架,到了2018年,更是几乎达到一天一架的极速,也就是说只要肯花钱,F35就能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不断提高生产速度!


(F35的脉动生产线)

而飞行员的培养相对来说就属于难以复制的存在的!以我军飞行员的培训来看,一般总结为“三级五阶段”,三级指的是飞行员需要历经航空院校、训练基地、部队实训三个不同等级的训练,五阶段则是指飞行员先从基础训练开始,然后历经初教机、高教机训练,最后到结合实战的本专业机种训练以及战术训练这五个循序渐进的步骤!而完成整个三级五阶段培训在九十年代之前需要长达10年时间,虽然如今随着各种模拟机器的增加,时间已经被大幅度压缩到五年,但是即使是五年量产一名飞行员,那依然比飞机一天一架的产量低好几百倍!


(战斗机模拟训练)

而更为重要的是,即使能够有幸进入三级五阶段的培训之中,飞行员的淘汰率也是高的惊人!我军飞行员一般是从应届高中毕业生、大学在读生、应届大学毕业生中挑选。要进入军事航空院校飞行员专业,除了高考分数必须达到重点一本线之外,更严格的是身体和心理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问题,说句不开玩笑的话,即使是牙齿长得稍微不齐,都很可能会被淘汰!所以飞行员从一开始挑选就是着眼于智商和身体双拔尖的优秀人才!而这些优秀人才在整个三级五阶段的培养之中,每个阶段的淘汰率都高达50%以上,真正能成为军机驾驶员的人只能用凤毛麟角来形容!所以说,一边是淘汰率超高,必须精雕细琢的战机飞行员,一边是能够批量生产,良品率超高的战机,你觉得谁更值钱呢?


(光是颜值就能秒杀绝大部分明星!)


军武吐槽君


都值钱啊。一架现代化的战斗机一般都需要几千万美元,像沙特这种金主更是不差钱,买一架F-15要花3.4亿美元;前一阵日本坠海的F-35A更是拿5亿美元换来的。

飞行员的训练成本倒是没有战机这么贵,但是一名优秀的飞行员所需的飞行小时数高,累积起来同样需要很高的成本。培养一名飞行员实在太难了。比如我国一名战机飞行员,从进入到飞行学院学习,完成三级五阶段所有科目的训练,至少也的5年时间。到顺利结业,得花上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人民币。这就是现代战争下的飞行员成本,老实说,比二战期间高得多。

你以为这就完了?从飞行学院毕业也仅仅是菜鸟而已,你还得在空军中进行实战演练呢,每年至少也的飞200个小时吧。一名飞行员如果驾驶的是三代战机,那么十年后花在他身上的经费也的好几个亿了,几乎等于一架裸机的价钱。但是如果说价值,一名十几年飞行经验的飞行员怕是比一架战斗机还要值钱。原因很简单,飞机的数量永远比这种老鸟的数量要多啊。所以战争期间,王牌飞行员一般都是给配最好的战机。如果是一名舰载机飞行员,那就更金贵了。要知道我国目前能在航母上飞歼-15的可能也就几十个人,比飞机金贵多了。

飞行员是宝贝,能飞舰载机的是宝贝中的宝贝


纸上的宣仔


战斗机和战斗机飞行员,谁更值钱?战斗机动辄上亿甚至5、6亿人民币,比如歼11,当然还有更贵的。

关于战斗机飞行的价值,有一个比方,战斗机飞行员是用黄金堆出来的,你可以算一算。75公斤×1000,是75,000克乘以黄金价格,按照300来算,合2000多万人民币。

要是这么算起来,飞行员价格不如飞机价格高,这才是纯混蛋算法。国家讲究以人为本,人是社会的中心,是一切的中心,没有人,什么也没有,生命比天高。

在十几年前,一架进口的苏27失事,飞行员跳伞。当时还是军委主席的胡总提出批示,不要责备飞行员。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中国对人的爱护。至于我英雄的飞行员英勇牺牲,他们是为了保护人民,在他们心中,人民是第1位的,他们是真正的人民子弟兵。

所以飞行员和战斗机没有可比性,不知道外国怎么样,反正中国是这样,飞行员是无价的。一个国家人民是无价的,有民才有国,有民才有家,所以才有了国家的称谓,人永远是中心,战斗机是为人服务的。



大志远思想空间


飞行员啊。普通民航客机的驾驶员培训都花老鼻子钱了,更不用说战斗机飞行员了。航空界有这么一句话,一个三代机飞行员他的价值等同于和他相同体重黄金的价值。


战斗机很值钱,非常值钱。一架普普通通的战斗机就能换两三辆豪车了。更不要说那些科技含量高,拥有黑科技的先进战机了。但是战斗机在怎么值钱它也只是一个消耗品,虽然从研制、研发到定型,最后到装备部队,要花很长的时间和很多的资金,但是只要定型之后就可以完全进行量产。到那个时候,他就和流水线上生产的一颗螺丝钉没有什么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战斗机的零件是要比螺丝钉的价值翻上数百亿倍,甚至是上千亿倍。

也就是说战斗机损失了可以再造,哪怕它是个天价只要有技术留下来,那么流水线上就可以将这种飞机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但是对于飞行员来说可不是这样,飞行员可不是流水线上能够成批成批生产出来的。一个优秀飞行员培训周期短则几年,长则十几年。而一个王牌飞行员对于国家来说,完全抵得上几个中队所有战斗机的价值。如果战斗机算是昂贵的玩具的话,那么战斗机的飞行员就应该是手工精雕细刻的工艺品。飞行员的筛选过程也是异常严格和残酷的。飞行员得经过院校培训、地面模拟、初/中教机训练再放单飞,到这里为止才只能算是一个新手。然后后面要经历的时期是从新手到合格的飞行员。战斗机需要保养,飞行员需要训练,这一系列都需要费用的支持。而且这一个过程中的淘汰率几乎达到了50%。所以说能够上天的飞行员,完全是百里挑一挑出来的。


抛开这些金钱不谈。就站在人道主义角度上来说,也是人比机械要贵。哪怕这一个机械的价值要远远超过原来。但是因为人的价值是无法估计的,无法估量的。所以在人面前,机械的价值永远不可能超过人。


量子聊军武


这种问题不用思考,答案肯定是飞行员值钱,无论什么战争只有人才是第一战斗力,就算你武器再怎么先进也得需要人操作吧(至少目前是这样)。之前看到有人在问为什么飞行员都是军官而没有有士兵的,因为一个飞行员经过严格筛选,然后在飞行院校几年的理论学习,在经过初级教练机、中级教练机、高级教练机再到现役战机的训练磨合,这个周期至少5年以上,在此期间国家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培养飞行员,培养的飞行员所花费的金钱不比研发一款新型战机的钱少。


在二战时期,并没有哪个国家的法律明确写着不能枪杀敌军跳伞飞行员,但是各国基本都默认不杀飞行员,主要还是因为飞行员本身的价值非常大,先不说他所知道的巨大的军事价值,其本身就拥有一个巨大的价值,就比如说在当年为了换钱学森回国,周总理就用在朝鲜被俘的美军飞行员跟美国交换,而美国方面也同意了。可见当时美国对飞行员价值所在以及重视程度有多大。而在二战时期,经过索罗门群岛的鏖战,日本海军的王牌飞行员都被打光了,所以后面日本飞行员哪怕拥有再好的飞机也只能进行神风自杀攻击。


所以无论是在哪一国只有飞机在飞行途中出现飞行故障,一旦对飞行员生命产生威胁,塔台会义无反顾的命令飞行员跳伞逃生。因为飞机没有了可以再造,但是没有飞行员,就算拥有再好的飞机也用不了。在抗战时期中国空军浴血奋战,到了抗战中期已经损失了大量飞行员,到了中期就算能买美国其他性能优秀的飞机都已经没有飞行员去驾驶飞机去战斗,所以只能让陈纳德去招募美国飞行员来华抗战。所以抗战时期中国空军是所有兵种中人员损失最大的,而海军则是军舰都打没了,但操作军舰的人还在。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有意思的问题。

首先,举个例子,卡塔尔订购了上百架美、英、法的先进战斗机!从数量上,它一跃成为中东地区的空军强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幻影—2000‘’、‘’阵风‘’、F—15、台风……采购先进战斗机的大手笔让印度都自愧不如!

那么,卡塔尔空军总共有多少人呢?2500人!它是包括后勤、勤杂工在内的空军总人数!战斗机飞行员呢?7人!7名战斗机驾驶员驾驶一百多架价值几百亿美元的战斗机群!这是飞行员值钱还是战斗机值钱呢?






卡塔尔空军挺头疼这个缺人的事情,怎么办?总不能都用雇佣军飞行员吧——万一战时哗变怎么办呢?于是,它和洛马公司签订了飞行员培训计划:4亿美元培训92人!这还只是驾驶‘’阿帕奇‘’和NH—90的直升机驾驶员而已,其他的战斗机群飞行员还不算在内——短期之内,缺少飞行员的问题真把卡塔尔空军这个小空军难倒了?

对于中东大土豪之一的卡塔尔来说,美元就不是美元,它只是货币符号:不是没有战斗机飞行员嘛?不是不能马上速成嘛?没关系,咱有的是钱!有钱还怕找不到忠诚嘛?于是,卡塔尔行动了:卡塔尔的埃米尔出访巴基斯坦,一出手就是上百亿美元!巴基斯坦的总理这个感激呀,亲自接送、包吃包住(埃米尔估计也看不上)包游玩……然后,巴基斯坦海军出现在卡塔尔的港口、传出了巴基斯坦战斗机飞行员在法国训练基地熟悉‘’阵风‘’的消息、巴基斯坦的教官们也抵达了卡塔尔的空军基地——一切都迎刃而解了。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没有战斗机飞行员的战斗机群就是废铁!不然的话,美国、中国何必不计成本、资源成立战斗机飞行员的‘’伞降救援队‘’呢(P.J)?为何又没有专门救护战斗机的救援队呢?





熊style


为什么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无人机?原因就是有人飞行器伤不起,万一被击落造成伤亡,用黄金堆出来的飞行员损失的不仅是钱,还有培养周期。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二战太平洋战争中的日本,当时的日本对飞行员采用的是精英培养机制,重质不重量。早期在零式战斗机的配合下打的美军毫无还手之力。但随着战局变化,高质量飞行员不断损耗而国内培养速度赶不上损失,造成后期整体战斗力飞速下降,也就有了马里亚纳猎火鸡。

现代战斗机由于集成了大量高新技术,成本很高,以世界上几款主力机型为例。单价如下:F/A-18“超级大黄蜂”战斗机7050万美元,“阵风”战斗机9400万美元,歼-10战斗机3500-5000美元之间,F-35隐形战斗机1.2亿美元。战斗机再贵也只是一种产品,只要有足够预算完全可以大量生产。

反过来看看飞行员的成本,在真正飞上战斗机之前,飞行员得经过院校培训、地面模拟、初/中教机训练再放单飞。前期打基础只能培养出一个新手飞行员,需要很长时间还涉及到一个淘汰率的问题。但是真正花钱是在从新手到合格的飞行员这个过程,打造一个全天候飞行员需要1000飞行小时,以国内三代机约30万/小时的飞行成本估算,这个阶段就需要花费3亿元人民币。精英飞行员就不能以这个估值计算了,完全是以飞行小时数堆出来的。

通过对比,大家可以看到飞行员的贵重性,所以才会大量应用无人机,然后在飞行员生命保障方面也加大投入。包括研制先进的弹射器、战场及时救护等,目的就只有一个,飞行员很重要不能轻易损失。


河东三叔


飞行员比战斗机贵的情况,只会出现在无法生产战斗机,也无法在战争情况下获得战斗机的落后国家。飞行员培养可以用教练机去叠,而且教练机一般是不会上前线的,可以用较长时间,而战斗机无法补充就没法打了,这方面最典型和血淋淋的例子就是抗战前期。

抗战时期,国军飞行员可以说是非常英勇和血气,尽管装备战机水平不如日本,但是抗战前期表现非常精彩。当时中日双方各有“四大天王”,国军是高志航、刘粹刚、李桂丹和乐以琴,后面还涌出柳哲生、郑少愚、罗英德等。而日本当时四天王三轮宽、山下七郎、潮田郎平和南乡茂章在开战第一年就被国军飞行员给“全歼”。

但是当时国军开战时总共270多架战斗机,飞行员倒是有将近1400多(宋美龄的炒股大法),广州会战后就失去了主要购买战机渠道。日本方面开战时陆航和海航各有1100多和1200多架战机,但是日本到1938年底就生产了1500多架战斗机,很快就消耗干中国空军的主力战机,武汉会战之后差不多失去作战能力。严重缺乏战机导致很多优秀飞行员都做出相当可惜的选择,高志航在机场遭轰炸时坚持想发动飞机保机而被炸死,刘粹刚为保机选择强行迫降而牺牲。

二战时期各主要参展国后期战斗机年产量都拉到数万架,战斗机根本不是问题,日本和德国都是飞行员培养体系被拖垮而空中崩盘,甚至其飞行员培养体系崩溃主要原因是培养飞行员的燃料消耗跟不上导致。
现在除了教练机,还有模拟器,培养炮灰型飞行员成本可以压低很多。

到现在虽然一架战斗机可以随便卖到上亿美元,看上去很难大规模生产。但是对于工业国家来说,真正全面战争爆发的时候,这些根本不叫事情,他们有三个必杀招数。

一是工业总动员。通过工业战争总动员,压低与战争无关的民间消费品生产,将工业产能投入到军事装备生产领域。虽然现在生产战斗机需要的工序和工时要比二战造的电风扇战斗机麻烦很多倍,但是现在工业生产力、自动化生产水平比二战也不知道翻多少倍。

二是简化生产。现在战斗机价格昂贵,生产时间很长,很大部队原因是自己“作”出来的。比如战斗机、发动机使用寿命动不动要求5000、10000小时。全面战争的时候有机会用到吗?二战战斗机平均使用寿命就十几个小时,西线大轰炸的时候一架轰炸机使用寿命也就68小时。


me262的Jumo发动机寿命只有30多个小时,照样在用

三是增发货币和国债。在解决生产问题后,剩下的就是钱的问题,其实只要本国能够独立完成生产,这根本不算问题。因为自动金本位制度被终结后,现在已经是信用货币的时代。国家发行流通的纸币本身没有价值,支撑其接受的是国家的信用本身。而如果战争打输的话,信用自然会破产,打赢的话则一切可以挽救。所以对于国家来说,在全面战争时期钱不是问题,开动印钞机拼命印钱就是,印太多导致通胀太厉害,可以再发行国债,用不可流通的另一张纸回收,透支未来来偿付。如此一来下,全面战争情况下,其实举国都是“战争奴隶”。



所以,对于自己可以独立生产战斗机的工业大国来说,当然是飞行员最贵,而且在全面战争情况下,有价钱可以衡量的战机其实根本不值一提。


五岳掩赤城


PiIot/飞行员,AeropIane.AirpIant/飞机,都值钱。一个有价、一个是无价之宝,任何国度、任何情况下人的生命都是最宝贵的!

军人无论和平时期、还是战时都是距离伤亡最近特殊(尤其是战斗机飞行员)职业。

有价的机器……飞机:
当今世界最贵的战斗机没有之一,美军/F-22“猛禽”战斗机(裸“奔”机价(不包括配套武器、零部件、培训费用):3.4亿美元一架)
(F22“猛禽”战斗机配套2台/F119型系列发动机单机价:8000万美元一台)




(生产流水线上的美军第五代战斗机/F-32“闪电ll”战斗机裸“奔”价:9000万美元一架)



(美军F-35“闪电ll”战斗机飞行员配套的专用头盔单价:246万元人民币一只)
(出口美国民用市场的中国产/初教-6初级教练机单价:180万人民币)


(根据美国媒体报道:中国产早期/歼10a三代机标准战斗机生产成本价:3000万美元)

(歼10升级版/外贸型号FC-30报价(裸机):3800万美元)


一架现代版四代机的动力系统占了三分之一价格。
无价之宝……飞行员/PiIoe





《兵工科技》一篇文章介绍:我国“某型号歼教机”、每培训100名合格的准战斗机飞行员费用是:24.5亿元人民币。

现代空军培养一名飞行员:要经历“三级五阶段”至少4年时间。

培养一名“j-8-ll”战斗机飞行员大慨需要288万元RMB,飞行员飞到再高年限需要3467万元人民币。

培养一名合格的“H-6丁”轰炸机飞行员需要:467万元RMB、6名合格机组成员总训练费用:4300万元RMB。

国际航空界公认的战斗机飞行员培养费用:从学员到独立执行任务花费的费用=飞行员体重的黄金重量。

(美军/F16战斗机发动机突发故障爆炸起火飞行员依靠弹射座椅弹射瞬间)


(F-15双发重型战斗机发动机吸鸟停车,飞行员被迫跳伞逃生)

任何事情下、各个国家的空军/海军战斗机飞行员首先要采用自我保护措施、战斗机设计上也充分考虑到飞行员的逃生装备的可靠性/有效性,确保飞行员的生命安全。

任何事情先飞行员的生命安危是第一位、飞行员抛弃自己心爱的“战鹰”跳伞是无奈之举、只能迫不得已“忍痛割爱”……

战机有价、飞行员的生命无价!



孔乙己乱弹


飞行员是培养成本最高的一个兵种,每一个飞行员都是部队里面的宝贝。飞行员的培养成本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飞行员生活的开销,另一部分是飞行员训练飞行技能消耗的费用。飞行员生活的开销主要包括飞行员的衣食住行花费,飞行员学习理论知识的花费,以及飞行员的工资和补贴,这些费用是培养一名飞行员所必须的花费。不管是二代战斗机飞行员,还是四代战斗机飞行员,在生活上的开销花费都不会太低。



除了生活开销外,培养飞行员最烧钱的项目就是飞行员训练飞行技能的开销。飞机每一次飞行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一架飞机飞行一段时间后,还要进行专门的保养维护。一架战斗机的飞行寿命有限,每一次飞行训练,还需要计算上战斗机的折旧。由于不同飞机的飞行成本和保养成本不同,越是驾驶先进战机的飞行员,培养的成本也就越高。


飞行员的训练时间长短也会影响到飞行员的培养成本高低,在驾驶同类战斗机的飞行员中,飞行时长越长的飞行员,培养成本也就越高。从美国公布的数据来看,美国培养一名合格的F35战斗机的飞行员,大约需要1100万美元。一架F35战斗机的造价大约是1.4亿美元,远高于一名飞行员的培养成本。

三代机飞行员的培养成本低于四代机,美国的三代战斗机造价超过2000万美元,三代机飞行员的培养成本也不会超过三代机的造价。不过1100万美元的培养成本,仅仅是培养出一名合格的飞行员,飞行员在顺利入伍后,还需要持续的进行训练,这些开销全部加起来,飞行员的培养成本肯定要超过2000万美元。



虽然飞行员的培养成本不如战斗机的造价,但是培养一名飞行员所用的时间非常漫长。一个普通人需要先经过重重选拔,再经过数年的飞行学院学习,最后再到部队进行数年的飞行实战训练,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飞行员。在战争时期,战斗机能够源源不断的生产,飞行员的数量却无法得到快速的补充,因此飞行员在战场上的价值,要高于飞行员驾驶的战斗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