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两三岁的小朋友“你”“我”不分?

加菲一点点


家中有两岁一个月的女儿,目前也正在“你我不分”的阶段。

爸爸出门回来了,会说“你爸爸回来了”。

出去玩回来说“xx打你了”,其实是别的小朋友推了她一下。

类似你我不分的状况还有很多,觉得真的是太有趣了。

我总结了以下两点原因:

  • 模仿父母说话方式

我经常会跟她说,你爸爸出去了,你爸爸在做饭,让你爸爸来帮忙,小朋友就会以为“你爸爸”是一个整体词汇,有时候就会直接拿来用。

  • 自我意识发展特有阶段

孩子有“我”的这个概念基本上是3岁左右了,能够清楚的知道,原来我是妈妈是分开的两个人。这之前的你我他等代词使用,是孩子逐渐学习的过程。

通过不断的接触这个代词指代的含义,孩子会逐渐学会熟练使用这些词汇。

所以爸爸妈妈不用担心,不用过多纠正强调,给孩子形成心理压力,好好享受这个有趣的阶段吧。


微光家庭教育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这个问题我觉得很有意思啊,因为我也经历过这个情况,孩子在三岁的时候我问宝贝:妈妈爱你吗?,他的回答是:妈妈爱你!看到我下班回家了,他开心的告诉奶奶:“奶奶,你妈回来了”!一家人都给宝贝逗笑了![捂脸]

我觉得这是孩子成长的一个过程,家长不必要担心,可以平时多注意引导,比如父母在说你我的时候同时也用手来指,平常与孩子交流的时候多用你我的词,强调用法,这样慢慢的宝贝就会分清楚了。



凡哥与娜姐


你好,我是育儿领域创作者,下面我会从我了解的情况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开门见山,为什么孩子不清楚这两个字的含义。原因:据儿科医生介绍,大多数两到三岁的孩子可以分清楚这两个字。但是,可能会出现不同宝宝理解力不同,导致还不清楚这两个字。

那么,我们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宝宝在两到三岁左右还不清楚这两个字不用太担心。家长要做的是经常引导宝宝、多教宝宝认字、多和宝宝交流。既然他分不清楚这两个字,那就让他在生活交谈中多接触这两个字。等到宝宝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他自然会很好的认识这两个字。千万千万不要因为分不清楚而呵斥宝宝,那样宝宝幼小的心灵会遭到伤害。



每一个小宝贝都是他们父母的小天使。我们的小天使也是模仿能力超级强的,多和他用“你”“我”句子交流,他模仿着你就学会了。请多给孩子一点时间和耐心,宝宝一定会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雨琪HSOR


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

孩子两三岁了,说话吐词不清分不清代词。说明孩子有语言发育迟缓的问题。这种情况分两种,一种是特发性的也就是单纯的语言发育迟缓,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全身心的一个整体的发育迟缓。所以需要带孩子去专业的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评估,然后给孩子加以训练。

希望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果果小班


我觉得家长可以有意识的帮孩子了解自己和别人的区别了。

我们可以用孩子可以接受的、生动形象的内容和形式,让宝宝逐渐认识到世界上只有一个“我”,“我”是独一无二的,有好听的名字、乌黑的头发、小小的嘴巴、明亮的眼睛;“我”很能干,会用自己的双手吃饭、绘画、能用自己的双脚走路、跑、跳。有时候我会问我闺女:妈妈的眼睛在哪里?她会用手指。完了再问她,你的眼睛在哪里呢?

还可以让宝宝帮忙一起叠他的小衣服,收拾玩具等等,告诉他这是你的衣服,这是你的玩具。我们在给孩子玩耍互动时,也要多说你的或者我的。我家老二(1岁7个月)有时候在吃小饼干的时候,我就会说:宝贝,给我一个饼干吧!但我闺女特别小气,尤其吃的,她会赶紧把饼干藏起来,不给你。如果饼干数量多的话,她会给我分享。其实孩子在拒绝你时,说明孩子已经开始萌发自我意识了。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会跟他的玩伴抢占玩具的话,说明他已经能区分这是你的,那是我的了。他就能分清你和我了。




育儿早教那点事


一般来说,婴幼儿自我认知时间实在18~24个月。

David R. Shaffer在《发展心理学》里提到过,宝宝出生第二年因为额叶髓鞘化发展,开始获得自我意识以及自我意识情绪,有能力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活动。

三岁时从受交感神经系统支配转向受成熟的副交感系统支配。因此,自主神经系统中的荷尔蒙变化与评价性情绪的出现相一致。

所以两三岁的小朋友按发展学规律来说,是可以分清“你”“我”的,如果暂时分不清楚可以在家里举办一些假扮游戏。

像我姐姐家的小孩子便在家里按照童话故事与父母进行扮演,有时候还会让孩子假装妈妈。

最后结果证明这些假装游戏在激发儿童心理理论技能发展的同时也增强对自我的认知,非常有利于儿童心理发展哦~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每天给娃读点货


你好,我是粽子妈妈,家有5岁雄性四脚吞金兽一枚。曾为了最好的陪伴,全职妈妈3年半,现重返职场。育儿路上很高兴遇见你。

大多数的小朋友会随着长大好转,理解能力强了之后自然就会分清楚你我的区别。

小一点的小朋友我们要侧重你我这两个字的意思跟他交流,比如经常跟他说一些区分你我的话语。

这是你的小熊吗?宝宝,你看,这是我的包,这是我的眼睛,这是你的眼睛,这是我的鼻子,这是你的鼻子。

多跟宝宝说一些这样便于宝宝便于区分理解这两个字的话语,宝宝很快就能区分出你我的区别了呦!

家长还可以增加难度,学会你我后,在把他加进来。


粽子妈妈叨叨叨


来简单回答一波:

1 孩子太小,语言能力不是很发达,尤其是刚刚学会说话的孩子,只是一味地说自己会说的话,但其实表达意思是不一样的,这个阶段的孩子,家长要注意他们想说什么,理解他们想说的话之后,帮助他们表达出来,这也是在加强孩子的语言能力。

2 这个阶段的孩子是以“我”为主导的,即做什么事都以自己为先,以大人的角度来说,这个阶段的孩子很“自私”凡事都是说“我要怎么怎么样”很少会提及 “你怎么怎么”

还有一种情况要注意,要是孩子在3周岁之后,还有这样的情况,建议家长去专业的机构检查一下,有可能是口腔发育不好,有些字词说不清楚,或者认知能力有问落后,不知道该怎么说。

但一般情况下,家长不用担心,这只是孩子成长的一个过程,顺其自然便好了。


邡素


我觉得小朋友只是会偶尔说错,是正常的啊,三岁只是小朋友大脑发育介段,大人有时候也会说错啊




恋念镜花水月


两三岁的小朋友“你”“我”不分,原因在这里:孩子在2——3岁之间,他的思维逻辑能力还没有发展到能够分清“你”“我”等专用代词的层面。

“你”“我”专用代词的内在逻辑关系,两三岁的孩子还不能理解,这是必经的一个阶段。有三种办法可以帮助孩子逐渐分清:

1.设计运用场景

依据孩子的语言表达训练需要,设计相应的场景帮助孩子理解,强化。

2.带孩子和大孩子玩

孩子在与哥哥姐姐的相处中,慢慢学会使用“你”“我”。

3.交流中故意出错

孩子语意表达不准确时,故意顺着他,继续出错,让他自己有意识地学习、改变。

以上方法仅作引导,不作强迫,尝试让孩子理解、运用。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到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