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加码基建!50万亿资金,2万个项目在路上

之前是24万亿,现在已经加码到50万亿了。

50万亿基建

目前,已有25个省区市公布了未来的投资规划,2.2万个项目总投资额达49.6万亿元,其中2020年度计划投资总规模7.6万亿元。

全力加码基建!50万亿资金,2万个项目在路上

在这份表单中,广东以59000亿的规模占据首位,力压此前第一的云南,云南5万亿的基建规模,相当于该省2年的GDP。

这次各地50万亿规模的基建大局,其实是回应3月4日最高层的一次会议。会上提到:

“要选好投资项目,加强用地、用能、资金等政策配套,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很显然,基建尤其是新基建,已然成了2020中国最重要的经济政策之一。

其实,早在2018年,高层就提出了新基建的概念,也说过要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还将这些目标作为2019年的主要工作,别的不说,去年5G的商用化就进展的并不顺利。

起底新基建

最近一直在说新基建,但新基建到底是什么呢?

新基建其实包含了七大领域。

全力加码基建!50万亿资金,2万个项目在路上

5G基站设施,这个大家都懂。

但现在有不少反对的声音说,5G网络的频率要比4G网络快得很多,但是频率越大的基站,它的衰减就会越快,为此基站的密度就要比原来的密。

有人推算,5G覆盖城市中心区域大概需要200-300米一个5G基站,郊区大概500米-1公里左右1个5G基站,农村需要1.5-2.5公里一个5G基站。

全力加码基建!50万亿资金,2万个项目在路上

如果要在中国普及5G基站,起码需要几百万个5G基站。基站太多,也势必会对附近的人群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因此对于5G基站的建设,一直有很大的反对声浪。也有人问:等这么多基站建完了,是不是6G都出来了?

不过,也正因为需求量大,那就更有加码的必要了,数量太少,根本达不到所要的规模需求。

2019年底,全国差不多已经有了 7-9万个5G基站。如果要铺开大规模使用,确实是很大的工程量,也正是现在用基建强行刺激经济所需要的。

再看其他几个:

大数据中心,其实包括了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光模块,还有电源、软件、网络、机房。

这一块能带动庞大的电力系统投资。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末,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数量增加到504个,其中4成在美国。

全力加码基建!50万亿资金,2万个项目在路上

但大数据中心其实对供电系统的要求很高,这一块如果脱离企业需求盲目加码,只会造成大量的浪费,以及运行成本的居高不下。

新能源车供电桩。这个也提了很久了,现在最大的问题同样是,新能源车的销量很不给力。

当然,这不影响先期准备,先把供电桩都建好了再说,这叫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工业互联网,其实是依托于一些现有的先进制造企业。

比如,美国美的工业互联网,其实是利用国内IT技术和解决方案的优势,依托微软、IBM等IT企业,打造通用化或者行业型的解决方案。

全力加码基建!50万亿资金,2万个项目在路上

所以,要说这块本身能带来很多基建项目,其实是有问题的。

特高压,这个是发展的重点,中国的用电压力一直很大。特高压输送电力的能力是普通直流电网的5-6倍,送电距离也将高出2-3倍。

但这都是建立在以下缺点之上的:

比如,特高压并非环境友好型;且投资效益差,投了就亏,也就是说,这大概也就政府或国企才肯做,如果让市场自己决定,是很难推广的。


全力加码基建!50万亿资金,2万个项目在路上

兜兜转转,其实最有效的,还是偏传统的城际高铁和地铁。

很多城市甚至省会城市,目前还没有一条地铁,不管需不需要,都可以先建起来。而地铁多的大城市,也可以不断增加里程数。

比如,某省会城市,其计划未来10年吸引落户500万,就可以按照这个数据来提前打造地铁等基础设施,以满足未来可能的需求。

城际省际间的高铁,也可以再嗨一把。还是那句话,就算现在供过于求,但放在那,准没错。

老百姓怎么分一杯羹

对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来说,并没有机会直接参与到新基建的建设中,也拿不到承包合同,更拿不到审批和银行贷款。

那么,咱老百姓,如果也想喝口50万亿的汤,该如何做?

第一,其实就是坐享新基建的成果。

比如5G基站建成后,换用5G手机,网速更快了,离万物互联的生活又近了一步。

再比如,智能化物流基地多了以后,可能能加快物流效率。原本隔天才能到的网购商品,也许当天就能送到。

第二,可以投资新基建相关公司。

全力加码基建!50万亿资金,2万个项目在路上

比如去年,工业互联网、特高压、大数据等概念就遭到了轮番炒作。中国股市一向是政策市,政策的导向对股价的炒作具有一定的前瞻指引性。

但炒股有风险,往往有时候好消息放出来了,反倒是利好出尽,买进就套牢。

当然,还能关注房地产。基建基建,房地产是最大的基建。今年楼市会怎么走?其实也和政策的走向关系很大。如果各地在发展“新基建”的同时遇到阻力,说不定又会以各种名义转向传统的楼市等蓄水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