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掌控好這兩種“圈文化”,打造屬於自己的“舒適圈”

圈子,即人與人之間自發形成的一種特定“組織”,基於共同的利益、愛好、層次等,在某一特定層面的邊界感相對減少,從而逐漸形成的以三人以上為固定人群的團體。

一說起“圈文化”這個詞,或許人們能夠說出來的就是一大堆與之相關的圈名,比如:朋友圈、社交圈、文化圈、舒適圈、娛樂圈、愛好圈……

這些圈的劃分,人們就好像對號入座的形式,把自己放在每一個“圈”的格子間,坐在了哪個位置上,就好像找準了自己的人生定位以及人生邊界一樣。

說起圈子,每一個人都並不陌生,也都多多少少的擁有屬於自己的圈子,人們無形中都會融入某一個特定的圈子,但卻少有人會真切的感受到這個圈子,而且,不分性別、年齡、貧富、身份地位。

每一個人的生活環境所決定了自己所接觸到的圈層,還有自身角色的多重性,一個人也是可以在多個圈層裡活動的。

有圈子,當然就得有文化,就好比有了一個團體,就得形成一定的規則,而在其中的人也都得遵守相應的圈子文化,無論是哪一種有形的還是無形的“圈子”,只要它是積極的有用的,就應得到有效的利用。


有效掌控好這兩種“圈文化”,打造屬於自己的“舒適圈”

特殊的圈文化,只有將它有效的運用,才能打造出我們的“舒適圈”

“圈文化”,首先它要在形成了圈子的基礎上,才會產生出符合其持續發展的特定文化。

什麼樣的圈子造就什麼樣的文化特性,圈子不同,當然所產生的文化也就不同, 那麼它所對應的意義也就不同。

然而,還有一種“圈文化”則是以一種意識形態的形式存在,並非能夠有效的融入或者是人為打造出來的圈子,但是有效的掌握了這種“圈文化”,則會讓我們的人生感受到更多的幸福。

這就是兩種特殊的“圈文化”:“能力圈”和“鄧巴圈”。

有效掌控好這兩種“圈文化”,打造屬於自己的“舒適圈”

1、“能力圈”:

“能力圈”這個概念是由巴菲特提出的,實際上他是指投資的一種安全邊界,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去界定和投資。如果走出了這個“能力圈”,就遠離了自己的掌控範圍,一切事物就會變得不可控,甚至虧損或栽大跟頭。

“能力圈”也成為了巴菲特投資的一大重要原則:

巴菲特說:“你不需要成為每家公司的專家,甚至不需要很多。你只需要能夠評估你能力範圍內的公司。……能力圈的大小不是關鍵,而瞭解它的邊界則至關重要。”

其實運用到我們每一個人的職場或生活裡,“能力圈”的概念也同樣重要。

在自我的認知範圍裡,也就是自身對於事物的掌控能力之內是屬於投資的安全區域,也可以換成說是“舒適圈”,本質上並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舒適圈,而是對於安全的特別範疇。

因為每個人的認知與能力的不盡相同,那麼對於相同事物的掌控能力也自然不同,每個人在自我的“能力圈”以內去做人做事,既有利於自己,也是對別人的負責。

巴菲特以為,“能力圈”的界定從投資的角度可以遵循以下方法:


“寫出自己真正瞭解的企業名字,在它周圍畫一個圈,然後衡量這些企業的價值高低、管理優劣、出現經營困難的風險大小等方面,再排除掉那些不合格的企業。”

實際上,這個“圈”的意思也就是“邊界”,任何事情都有既定的界限,超出了那個界,就超出了自我的能力範疇,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只有在界限以內做到更好才能不被“圈子”所淘汰,也才能在這個圈子裡尋到自己的一塊“舒適圈”。

有效掌控好這兩種“圈文化”,打造屬於自己的“舒適圈”

2、“鄧巴圈”

“鄧巴圈”這個概念是由英國牛津大學的人類學家羅賓·鄧巴提出的,也叫“鄧巴數字”或“150定律”,指的是一個人維持穩定人際關係的人數上限最多為150人左右,這裡麵包括了親密關係者和層層遞進的連帶關係,此外再也沒有多餘的精力去維繫了。

這也從另外一個側面暗示,一個人所隱射出的人脈關係便是輻射150人,也就是所謂的口碑文化。

我們可以從“鄧巴圈”裡總結出,要想獲得良好的口碑或是遭遇詆譭,只要你得到了一個支持的力量或是抵抗的力量,那麼你便是覆蓋了這150人,然後,這150人又會每人延伸出另外的150人,關係網就是這麼建成的。

有效掌控好這兩種“圈文化”,打造屬於自己的“舒適圈”


從以上的兩種“圈文化”認識裡,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對於現代社會里的人際交往或是投資行為、事業發展中,如何有效的在“鄧巴圈”裡運用好“能力圈”,這才是我們每一個人值得深思的問題。

打造好自己的“舒適圈”,並非爭贏一方或是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更為有效的手段是,有效的平衡好與競爭對手的利益取得雙贏,平衡好職場與生活裡的人事關係,才能獲取到內心的幸福與人格的尊重。


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邊界,並融入到特定的“圈文化”裡

對於“圈子”的分類,很多人會覺得這就是分團伙或是拉幫結派的象徵,其實不然,如何打造積極的“圈子”,製造有效的“圈文化”,才是我們尋求發展的有效手段與階梯。

利用好圈子本身的封閉、小眾、層次、歸屬特性,就相當於把合適的人放到一起,然後讓大家抱團取暖,充分展示出團隊的力量,去完成一件看似個人無法完成的事業。

在圈子裡,人們利用每個人的優勢,做到資源互補與信息共享,可以在最短的時間裡壯大並發展,把這種文化延伸出去,不管是抵禦外力還是自我保護,都不失為一良好的發展策略。

因為能融入到同一個圈子裡去的人,都是認同這一“圈文化”和相互之間有共同之處才能同在“一個屋簷下生存”,如果無法融入的,要麼是自己離去,去尋求適合自身發展的圈子,要麼被孤立與排擠,要麼回到單打獨鬥的狀態。

無論哪一種生存方式,最重要的是我們都需找到自己人生的邊界,並且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極限在何處,哪些是你所擅長的,哪些是你的短板,你可以做什麼,你做不到什麼。

只有清楚認識到了這一切,也就是巴菲特指的“能力圈”,我們才能好好的生活、工作、學習、愛己愛人,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圈子”,並有效利用好這種“圈文化”去打造屬於自己的幸福。

有效掌控好這兩種“圈文化”,打造屬於自己的“舒適圈”

如何去平衡個人與“圈文化”的關係

有文化的地方自然就有衝突,要麼無條件的接納,要麼調整自我去適應規則,要麼退出,僅此三種。

可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圈子”的產生也正是基於無數個體的存在,無數個體之間又有許多微妙的共通之處和“依靠”的團體需求,自然“圈文化”也就由此產生了。

任何一個團體都有著它所需遵循的規則,以求適應它在更大圈子裡的發展與佔有更高的話語權。

個人單憑一己之力甚是渺小,便想要讓自己融入到一個特定的圈子裡去,小圈子必須適應大圈子的規則,小圈子又積極的讓自己成為大圈子的預備一員。

然而,這些圈子都是由個體所組成的,是個體就有個人的情感需求,而每個人都不盡相同,這就需要在融入圈子以後,去平衡自己與“圈文化”的關係。

如何平衡?是委屈求全,還是憤然離場?

這兩種都是極端的做法,要想平衡好,這就要回到最初所提到的那兩個特殊的“圈文化”裡去了——“能力圈”和“鄧巴圈”。

1、在自我認知的情況下,在“能力圈”以內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之所以存在於一個特定的圈子裡,那麼一定是自己認可的一種文化理念,與自己的發展和愛好充分相近的,或者是有助於提升你的。

2、在認可的“圈文化”裡學習別人的優勢,跟隨團隊的發展抑制自己的惰性,鞭策自己不斷向前,要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

3、管好自己的嘴,邁開自己的腿。這雖是一句老話,放到何時何地都照樣管用。前者是教你謹言慎行,後者是教你勤快辦事。

4、遇到衝突時,小我服從大家,不卑不亢的提出自己的觀點,團隊能採納的自會採納,如未採納也定有原因,摩擦的背後是快速向前,達成共識

5、明白了“鄧巴圈”效應,自當從自我做起,守好自己的道德底線,豎立自己的口碑,打造出自己的人格IP,也在圈子裡佔有了一席之地,你自己的理念也會成為“圈文化”裡的一部分。

有效掌控好這兩種“圈文化”,打造屬於自己的“舒適圈”

協調好個人與圈子之間的關係,以謀求到一種達成共識的“圈文化”,不僅能夠讓自己有一種心靈上的歸屬感,而且還能有效利用好社會資源,使個人的能力在團隊的作用下發揮到最強,也能讓團隊在無數個人的集合下變成一股強有力的力量。

當然,圈子與圈子之間也會產生競爭、矛盾、文化差異,這就需要每個人懂得自我的人生邊界,有效融入某一特定的“圈文化”,找到人生的方向,去深耕自己的領域,有效掌握自己的“能力圈”,清楚自己的“鄧巴圈”範圍和層次,才能打造出屬於自己安全範圍以內的“舒適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