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平生四件“恥事”

做官為人,曾國藩無疑都是成功的。但實際上他看似光鮮的仕途生涯裡,也遠不是那麼一帆風順。很多事,猶如一塊疤痕,深深地壓抑在自己心底,成為了一生的恥辱。曾國藩曾給弟弟曾國荃寫過一封書信,裡面就專門談到自己一生中最難堪的四次教訓。

曾國藩平生四件“恥事”

第一件事是:道光十二年,到湘鄉縣考秀才,在應試中被主考官當眾斥責,說他寫的文章文理不通,秀才沒考上。第二年,他再次應縣試,僅中揹榜(末名)秀才。這對文才甚為自負、恨不能與韓愈、柳宗元同代以分上下的曾國藩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打擊。但曾國藩對這件事不怨天、不尤人,反而激起他發奮讀書的信念。他說,自古以來確實有一些醜陋文章僥倖獲取功名的,但好文章絕不會被埋沒。這使他定下了每天做一篇文章,寫一首詩,看書不少於20頁的學習計劃。

第二件事是:咸豐元年(1851年),新皇帝為了一改道光時期的官場亂象,下詔讓大臣上陳情書。別人對這一套已經視為平常,走形式罷了。但唯獨 曾國藩當真了,於是洋洋灑灑上了萬言書,直刺陳弊。為了讓皇帝更加直觀的瞭解情況,他還專門畫了一幅圖。儘管曾國藩胸有才華,但畫畫水平確實不敢恭維。於是當他當著群臣面把畫呈給咸豐時候,引得了滿朝大臣的當庭嘲笑,讓本來自信滿滿的曾國藩無地自容。

第三件事是:咸豐四年,剛剛組建湘軍的曾國藩意氣風發的去討伐太平軍,不想在嶽州的靖港被名不見經傳的石祥貞擊敗。眼看辛苦積攢起來的這些老底被一掃而空,心灰意冷的他要跳水自殺殉國,幸虧被他的幕僚章壽麟救起,狼狽逃回後搬到城南高峰寺小住。這一舉動成了他一生的汙點,遭到當時官紳的鄙夷和恥笑。

第四件事是:咸豐五年,在九江被石達開攻破湘軍水營,火燒湘軍戰船100多艘,當時連自己的坐船都被俘獲,幸虧曾國藩跳船而逃才留下了性命。後來曾國藩硬著頭皮逃到江西,第二年當他被圍困南昌時,江西的官紳人人幸災樂禍,躲在一旁看他笑話。曾國藩形容自己的處境困窘是:“一聽到春風的怒號,心就要碎了;一看見敵人的戰船開過來,就急得繞著房子轉圈,沒有好辦法。”後來他的老鄉王闓運寫《湘軍志》時說:“曾國藩在江西實在悲苦,現在想來,仍讓人忍不住流淚。”

很多事情,我們只是看到了表面的光鮮,其實每一個成功者在爆發前,都有一段煎熬的黑暗背景。只是因為在背面,所以才很少有人能夠注意。

曾國藩平生四件“恥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