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兵器大揭祕》觀後感

《中國古代兵器大揭秘》觀後感

寒假時,我看了《中國古代兵器大揭秘》。

世上萬物皆相生相剋,在中國古代的戰爭中,兵器之間也是如此。一種兵器的盛行,則會催生出剋制其功效的對應武器出現。冷兵器重點講了有戰車、環首刀、唐橫刀、倭刀、陌刀、狼筅、長槍、矛、魚腸劍、鉤鑲、戈、 鐵戟、槊、神臂弓、八稜梅花亮銀錘、劍、弓、骨朵、複合弓、反曲弓。

《中國古代兵器大揭秘》觀後感


戰車圖片

戰車,中國古代在戰爭中用於攻守的車輛。攻車直接對敵作戰,守車用於屯守並載運輜重。一般文獻中習慣將攻車稱為戰車,或稱兵車、革車、武車、輕車和長轂。夏朝已有戰車和小規模的車戰。從商經西周至春秋,戰車一直是軍隊的主要裝備,車戰是主要作戰方式。

《中國古代兵器大揭秘》觀後感


環首刀圖片

環首刀,環首刀誕生我國漢代時期,是由鋼經過反覆摺疊鍛打和淬火後製作出來的直刃長刀,是當時世界上最為先進、殺傷力最強的近身冷兵器,也是人類歷史上具有非凡意義的一種兵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環首刀將匈奴打敗,並間接促成了當時的歐亞民族大遷徙。

《中國古代兵器大揭秘》觀後感


唐橫刀圖片

唐橫刀,橫刀不是一種獨立的兵器,而是唐代刀的一種式樣,為中國主要是隋唐時代的軍隊列裝制式刀。現代俗稱“唐刀”,主要為中國大陸地區部分刀劍買賣商家推廣的概念,其狹直刀身,小鐔,長柄(可雙手握持)的形制;直接原型是日本正倉院藏品,千年前自唐朝進口之“金銀鈿裝唐大刀”。橫刀,為雙手刀,是在漢朝的“環首刀”的基礎上加以改進而研製的,去掉了在漢朝常見的刀柄尾部的環,並延長了短柄改為可以雙手使用的長柄,使其變為可以雙手使用的窄刃厚脊的長直刀。橫刀的基本形狀和“日本刀”很象,但唐朝橫刀的刀身及刀鋒基本上都是直的,不象常見的“日本刀”是帶著弧度的彎曲著的,唐朝橫刀的形狀為直刀形狀。

《中國古代兵器大揭秘》觀後感


倭刀圖片

倭刀,倭刀是明代人對日本刀或仿製日本刀而成的刀械的稱呼。就文獻所知,日本刀最早傳入中國是在宋代,並且是當作收藏品一樣的使用,到明代時才開始作為兵器使用。如戚繼光等武將很早就開始採用此種類的刀為自軍配備。之後中國人也有用 苗刀一稱來稱呼此類的刀。

《中國古代兵器大揭秘》觀後感


陌刀圖片

陌刀,中國唐代長柄刀的一種。開始流行於高宗調露前後至開元十年之間。開始時使用陌刀是為了對抗突厥騎兵,後來在諸軍流行則是對付以騎兵稱雄的唐之“四夷”。直到今天,都沒有一件陌刀出土,現在的陌刀,是根據相關資料復原而來。

《中國古代兵器大揭秘》觀後感


狼筅圖片

狼筅,明代特形長兵器。著名明軍將領戚繼光根據明代唐順之《六編》中的《武》說明的鴛鴦陣中描述的武器演變而來。這種武器適合短兵陣法。曾殺倭寇數千。

《中國古代兵器大揭秘》觀後感


長槍圖片

長槍,槍是一種在長柄上裝有銳利尖頭的兵械。槍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隋末唐初,是矛的替代產物,因為矛杆的製作複雜繁瑣耗時長久而產生的應急武器。不同用途的長槍其長度各不相等。用於車戰、騎戰的槍顯長,用於步戰的槍顯短,用於守城御寨的槍顯長,用於進攻的槍則短。長槍可達八米之餘,短槍可為一點三米之多。現代武術中槍術競賽套路用的槍,其長度不能短於本人直立直臂上舉時從腳至指尖的長度。

《中國古代兵器大揭秘》觀後感


矛圖片

矛,是古代用來刺殺敵人的進攻性武器,是戰爭中常用兵器。長柄,有刃,用以刺敵。始於周代,或周代以前,來歷亦甚悠久,惟當時戰術未精,各種兵刃使用之法,亦極簡單,非若後之武術,以繁取勝,以多矜奇也。矛的使用方法大多是用雙手握柄,以直刺或戮為主的戰鬥使用方法。

《中國古代兵器大揭秘》觀後感


魚腸劍圖片

魚腸劍,專諸置匕首於魚腹中,以刺殺吳王僚,故稱魚腸劍,是為勇絕之劍。該典故出自《史記·刺客列傳》,歷代書籍中也有提及,《越絕書.外傳.記寶劍》:闔閭以魚腸之劍刺吳王僚。《夢溪筆談》:魚腸即今蟠鋼劍也,又謂之松文。取諸魚燔熟,褫去脅,視見其腸,正如今之蟠鋼劍文也。《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使專諸置魚腸劍炙魚中進之。”意謂極小之匕首,可藏置於魚腹中。一說謂劍之文理屈襞蟠曲若魚腸。《淮南子·修務訓》:夫純鉤,魚腸之始下型,擊之不能斷,刺之不能入。

《中國古代兵器大揭秘》觀後感


出土的鉤鑲

鉤鑲,是一種漢代常見鉤、盾結合的複合兵器,上下有鉤,上鉤約長25CM,下鉤約長15CM,中為後有把手的小型鐵盾;盾為圓角方形薄鐵板,前面有突出的尖;鉤為圓柱形的長鐵鋌,均稍向後彎;上鉤頂端為銳尖,下鉤末端為小球;兩鉤中間連接盾後的把手;盾用以推擋,鉤用以鉤束。此種兵器兼具防、鉤、推三種功用,一般配合 環首刀使用:戰鬥時一般用左手的鉤鑲將敵方 長兵器鉤住(對戟頭橫出的小枝特別有效),同時右手環首刀揮向敵面門。有的武俠小說中將它描述為護手鉤類的兵器,則純屬無稽之談了。

《中國古代兵器大揭秘》觀後感


戈圖片

戈,中國在先秦時期一種主要用於勾、啄的格鬥兵器。流行於商至漢代。受 石器時代的石鐮、骨鐮或陶鐮的啟發而產生,原為長柄,平頭,刃在下邊,可橫 擊,又可用於勾殺,後因作戰需要和使用方式不同,戈便分為長、中、短3種。 商代已經有了 銅戈,直到秦代作戰時仍用戈。一般長戈用於車戰,短戈用於步兵。戈的擊法有勾掛、扎挑等。最早的發現的青銅鑄的戈頭,出土於河南省 偃師縣 二里頭遺址,截至2007年,距今約3500年。

《中國古代兵器大揭秘》觀後感


弩圖片

弩,是古代一種利用機械力量射箭的弓。弩弓的射程區別在於弓是人力發射,人能把弓拉開多大,是人力決定的,射程取決於弓的好壞和人力道大小。弩是機械力發射,人只負責瞄準,力量相對固定。一般來說,弩的射程是弓的2倍左右。

《中國古代兵器大揭秘》觀後感


鐵戟圖片

鐵戟,是戈和矛的合體,也就是在戈的頭部再裝矛尖。具有勾啄和刺擊雙重功能的格鬥兵器,殺傷力比戈和矛都要強。戟的出現在我國推動了戰國時期的到來。戟一方面作為儀仗兵器,一方面作為從先秦至秦漢魏晉軍中裝備的制式裝備。四年相邦呂不韋戟2007年出土於兵馬俑坑中,由青銅戈和矛以及木柄組成,全長2.87米,是目前國內發現的唯一一件保存完整的青銅戟。目前發現的最早的戟出現於商代,西周時期出現了整體鑄造的戟。一種是以矛為主,旁生橫刃,木柲裝插在矛體的銎部。春秋戰國時期多為青銅戟,大量用於車戰,為”車戰五兵”之一。西漢出現鋼鐵戟,為漢代步兵和騎兵必備格鬥兵器。東晉十六國時期,少數民族入侵,軍隊中戟逐漸為刀所取代。後世仍作為儀仗器具。

《中國古代兵器大揭秘》觀後感


槊圖片

槊,是重型的騎兵武器,是長矛的重型精品版。根據《中國軍事百科全書·古代兵器分冊》主編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泰斗楊泓老先生著述 ,槊起源於漢朝,興起於騎兵為主的戰爭朝代,即魏晉-隋唐。這一時期騎兵是爭霸天下的決定性力量,重裝騎兵對決促進了裝甲與武器的發展,這個環境造就了中國甲騎具裝騎兵的武器與裝甲的發展高峰。

《中國古代兵器大揭秘》觀後感


神臂弓圖片

神臂弓,北宋神宗時發明,弓身長三尺三,弦長二尺五,箭木羽長數寸,射三百四十餘步,入榆木半笴。號稱其他器械都及不上,成為宋軍弩手的制式兵器之一。

《中國古代兵器大揭秘》觀後感


八稜梅花亮銀錘圖片

八稜梅花亮銀錘,錘,古稱“椎”,中國武術器械之一,有長柄單錘、短柄雙錘及練子錘等。錘形似瓜,又稱為稱“立瓜”、“臥瓜”,也有四方八楞等形,古代持錘者稱為“金瓜武士”;短柄雙錘,非常沉重,舞練需要較大的力量。在戰鬥中,用錘硬砸、硬架、很有威力;用法有涮、曳、掛、砸、擂、衝、雲、蓋等。歷史上許褚、王雙等都是使用錘的高手。

《中國古代兵器大揭秘》觀後感


劍圖片

劍,是一種古代兵器。開雙刃身直頭尖,橫豎可傷人,擊刺可透甲。兇險異常,生而為殺。(武經)————劍,兩邊都開了刃,有著筆直的劍身和尖銳的劍尖。舞動時向正反兩邊施展都具有殺傷力,用劍尖攻擊可以輕易穿透甲衣。是非常危險的武器,常使人險像叢生。是一種單純為了殺人而存在的兵器。劍屬於“短兵”。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稱。古代的劍由金屬製成,長條形,前端尖,後端安有短柄,兩邊有刃。現在作為擊劍運動用的劍,劍身為細長的鋼條,頂端為一小圓球,無刃。劍早期是匕首式短劍,劍和刀一類,區別只在於單刃和雙刃。劍又稱:“輕呂”、“徑路”,“長鋏”。春秋末年,開始流行長劍。質地精良的寶劍大多出自南方,主要是吳、越(閩越)、楚、巴蜀。長劍出,短劍也不廢。劍的歷史是源遠流長的。

《中國古代兵器大揭秘》觀後感


弓圖片

弓,古代與現代以弓發射的具有鋒刃的一種遠射兵器。弓由彈性的弓臂和有韌性的弓弦構成;箭包括箭頭、箭桿和箭羽。箭頭為銅或鐵製(現代的箭頭多為合金),杆為竹或木質(現代多為純碳或鋁合金),羽為雕,鷹或鵝的羽毛。是軍隊與獵人使用的重要武器之一。

《中國古代兵器大揭秘》觀後感


骨朵圖片

骨朵,用鐵或硬木製成。一頭裝柄﹐一頭長圓形﹐上面裝有鐵刺。鐵蒺藜骨朵是錘的改良型,也就是在錘頭上加上很多銳利尖刺,就變成蒺藜骨朵。骨朵,本名胍肫,訛為骨朵,現代人猶稱花蕾為花骨朵。這種兵器類似長柄錘,木柄上安裝一個蒜頭或蒺黎形的重鐵器,憑藉重力錘擊敵人。習者需要有較大的力量,因錘法能硬砸,硬架,故有「錘,棍將不可力敵」之說,主要技法有涮、曳、掛、砸、蓋、擂、雲、衝等。

《中國古代兵器大揭秘》觀後感


複合弓圖片

複合弓,複合弓是古代的一種武器。據說複合弓首先是拉美西斯二世(公元前1304——前1237年)發明的(但似乎另一種說法為拉美西斯二世的複合弓習得於赫梯人,因為這種技術並不是很容易掌握然後成軍的,但是同時期赫梯人則擁有同樣強大的複合弓),其他地區獨自發明,如東亞,以混合的木材或骨頭構成的細長片製造。

這種層壓物可以製造出極具威力的弓。比較短的複合弓最適合作為馬騎弓兵的武器,尤其是蒙古人和其它來自亞洲的騎手。複合弓的變形是在製造的時候,讓它的兩端往前彎曲(以蒸氣處理和用力挽拉此層壓物),這種後彎的弓可產生更大的力量,並需要高度的體力和技術操作。

《中國古代兵器大揭秘》觀後感


反曲弓圖片

反曲弓,又稱裸弓。是一種側面看來與普通長弓不同的弓:一把未上弓弦的反曲弓弓臂末端向外彎曲。其中一個專門的定義指出,反曲弓與其他弓的分別在於上弦的反曲弓的弓弦與其弓臂有所接觸。

相比同等擁有直臂的弓,反曲弓可儲存更多能量,使得射出的箭有更高的動能。因此,反曲弓可以比普通的弓造得更短,卻可保持其威力。這個優勢使得反曲弓適合用於較長兵器會構成不便的地方,例如叢林、森林或馬背上。相對而言,傳統較直身的長弓會引起「層遞」的效應——即弓拉得愈開,拉弓所需的力會增加得非常顯著。

盔甲有明光鎧、鐵浮屠、冷鍛甲等。

《中國古代兵器大揭秘》觀後感


明光鎧圖片

明光鎧,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鎧甲,在胸背甲上有一橢圓形,稱作護心鏡的金屬板,提高了胸部與背部的防禦力,名稱即因護心鏡而來。明光鎧被認為是最好的盔甲,唐朝是明光鎧的全盛時期。

《中國古代兵器大揭秘》觀後感


鐵浮屠圖片

鐵浮屠,浮屠是鐵塔的意思,是金國鐵騎的一種,極其類似歐洲十字軍,屬於金國大將完顏兀朮的手下,與柺子馬一起隨同金兀朮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鐵浮屠是南宋人對金人“超級重裝騎兵”的一種稱呼,但也有人認為所有望之如鐵塔的部隊,都可以這樣稱呼。所以也有可能是金人“超級重裝步兵”。1140年,完顏兀朮率領手下十萬大軍和一萬五千名柺子馬、五千名鐵浮圖一起浩浩蕩蕩直奔南宋首都臨安。途中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一直氣勢洶洶殺到長江邊上的順昌,順昌守將劉錡帶領士兵英勇奮戰。終於將完顏兀朮的五萬大軍和一萬柺子馬、三千鐵浮圖剿滅。完顏兀朮帶領部隊撤退,途中遭遇岳飛的攔截,兩千鐵浮圖與五千柺子馬、三萬大軍被剿滅,鐵浮圖因而覆滅。

《中國古代兵器大揭秘》觀後感


冷鍛甲圖片

冷鍛甲,就是非常非常一般的盔甲,對西夏來說,沒有任何加工難度。冷鍛的實質就是冷軋,材料不經加熱直接在室溫下進行的軋製過程。

熱兵器有神槍、火銃、三眼銃、魯密銃、霹靂炮、猛火油櫃、一窩蜂等。

《中國古代兵器大揭秘》觀後感


神槍圖片

神槍是一種發射 箭矢的管形火器。明朝在 永樂年間與安南(今越南)交戰後所得。其箭下與推進藥之間有木送子(木馬子),用於防止漏氣。明代 手銃受神槍影響後也開始使用木送子。

《中國古代兵器大揭秘》觀後感


火銃圖片

火銃,是世界最早的金屬射擊火器,屬於火門槍。火銃是中國古代第一代金屬管形射擊火器,它的出現,使熱兵器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也對後來的戰爭形式和軍事技術的發展開展了新的篇章。

《中國古代兵器大揭秘》觀後感


三眼銃圖片

三眼銃,三眼銃是中國古代一種短火器,使用鐵或粗鋼澆注而成。外形為三根竹節狀單銃聯裝,每個銃管外側都有個小孔。使用時在銃管內添加火藥,最後裝填鋼球或者鑄鐵塊、碎鐵砂等,在小孔處添加火帽,使用時將火帽朝石頭等發射臺敲擊,引爆裝填火藥將彈丸發射出去,三個銃管可輪番射擊。在三眼銃的尾部留有柄座,安裝有長度不等的木杆用以握持,保障射手安全。

《中國古代兵器大揭秘》觀後感


魯密銃

魯密銃,1598年(萬曆二十六年)趙士楨向魯密國使者朵思麻請教魯密國火槍的構造及製作方法,經改進後製成“魯密銃”。

《中國古代兵器大揭秘》觀後感


猛火油櫃圖片

猛火油櫃,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噴火器具。自火藥應用於作戰後,用於噴火的猛火櫃便開始出現在軍隊裝備中。據《武經總要》記載,猛火櫃以猛火油為燃料,用熟銅製成櫃,櫃有4腳,上有4個銅管,管上橫置唧筒,與油櫃相通。唧筒前部為內裝引火藥的“火樓”。使用時,燒紅的烙錐點燃“火樓”中的引火藥,然後用力抽拉唧筒,向油櫃中空氣施壓,進而使猛火油從“火樓”噴出時燃成烈焰,以燒傷敵軍及其裝備。

《中國古代兵器大揭秘》觀後感


一窩蜂圖片

一窩蜂,“一窩蜂”是個形象的名字,類似於現代的多管 火箭炮:—具發射器中帶有多發 火箭彈。書中的“一窩蜂”從3連發的 神機箭,到100連發的 百虎齊奔,規格多種,直看得人眼花繚亂。 軍用 火箭,是在木製的桶狀發射器裡,安放32支綁有 火藥筒的箭矢,火藥筒由總 藥線連在一起。作戰時,將它埋在地下,點燃總藥線,箭矢就會如蜂群一樣飛出來,殺傷敵人。

《中國古代兵器大揭秘》觀後感


霹靂炮圖片

霹靂炮,北宋開寶三年(970年)馮繼升發明火箭法,開寶八年(975年),宋朝在攻打滅南唐時使用了“火炮”和“火箭”。1000年唐福製造了火箭、火球、火蒺藜,1002年石普製成火球,火箭。北宋政府在建康府(今江蘇南京)、江陵府(今湖北江陵)等城市建立了火藥制坊,製造了火藥箭,火炮等以燃燒性能為主的武器,宋敏求在《東京記》載,京城開封有製造火藥的工廠,叫“火藥窯子作”。

大型器械有三弓床弩、投石機等。

《中國古代兵器大揭秘》觀後感


三弓床弩圖片

三弓床弩,又稱“ 八牛弩”, 箭矢以堅硬的木頭為箭桿,以鐵片為 翎,世稱“一槍三劍箭”, 床弩也可發射“踏橛箭”,發射的時候蔚為壯觀,箭支有如 標槍,近距離發射可以直接釘入到城牆裡面,齊射的時候,成排成行的踏橛箭牢牢地釘入城牆,攻城兵士可以藉此攀緣而上。

《中國古代兵器大揭秘》觀後感


投石機圖片

投石機,是古代的一種攻城武器,可把巨石投進敵方的城牆和城內,造成破壞。投石機又稱投石炮,可以投擲一個或多個物體,物體可以是巨石或火藥彈丸,甚至是毒藥和屍體,這可能是最早的生化武器。

作者簡介:瓦爾特,男,2008年5月出生,宜昌市點軍區聯棚小學學生

閱讀 160

在看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