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歷史人物」—北魏元顥在商丘睢陽古城南登基稱帝始末

歷史上,在商丘登基稱帝的人不少,北魏元顥就是其中的一個。

「商丘歷史人物」—北魏元顥在商丘睢陽古城南登基稱帝始末

元顥(公元485-529年),北魏宗室,字子明,獻文帝拓跋弘之孫,孝文帝元宏之侄,北海平王元詳長子,襲父爵為北海王。後累次升遷為散騎常侍、撫軍將軍、徐州刺史,曾被御史彈劾而除名。

武泰元年(公元528年)春正月癸亥,北魏肅宗(諡號孝明皇帝,廟號肅宗)元詡以北海王元顥為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相州刺史。武泰元年(528)春二月,北魏肅宗元詡駕崩。四月十一日,彭城王元勰之第三子元子攸,在爾朱榮等人的相助下,南渡黃河,登上帝位,為孝莊帝。四月十六日,孝莊帝任命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相州刺史、北海王元顥為太傅、開府,仍為刺史。可在此之後沒幾天,也就在這個四月間,元顥與汝南王元悅、臨淮王元彧等先後投奔了蕭衍。

蕭衍是南北朝時期梁朝政權的建立者,為梁武帝。元顥為什麼在北魏孝莊帝登基後,自己的職務繼續升遷的情況下,背叛孝莊帝而投奔南梁蕭衍了呢?

武泰初年(528年)春二月,孝明帝元詡突然駕崩(傳為胡太后鴆殺),無子嗣繼位,胡太后因而將孝明帝獨女元氏偽稱皇子,使其登基為帝。待人心已安,又將元氏廢位,改立孝明帝堂侄元釗為帝,世稱北魏幼主。瞬時間的廢立使天下震驚,將領爾朱榮懷疑有詐,遂帶兵討伐,元釗及胡太后被俘。爾朱榮將幼主元釗和胡太后押送至黃河。胡太后(姓胡,死後追諡靈皇后,或稱宣武靈皇后)在爾朱榮面前極盡能言之事,但爾朱榮充耳不聞,下令將幼主元釗和胡太后沉入黃河溺斃。這時,元顥仍為相州刺史。然而,當時自稱天子、國號齊、佔據河北數個州縣、擁兵數十萬的河北起義軍首領葛榮南侵,威脅相州。

爾朱榮擁立元子攸稱帝后,自恃兵權在握,便生異志,縱兵禍害朝廷。爾朱榮害死了胡太后(北魏宣武帝妃、孝明帝元詡生母)以其幼主之後,接著害死孝莊帝的哥哥無上王元劭、孝莊帝的弟弟始平王元子正,又加害丞相高陽王元召已、北平王元超、任城王元彝、趙郡王元毓、中山王叔仁、齊郡王元溫等,公卿以下受害官員二千多人。列騎挾持皇帝,遷於便幕。何謂“便幕”,即“用帳幕圍成的簡便的宮室﹑屋舍。”也就是說,爾朱榮令部下挾持皇帝,不讓居其住在都城皇宮,而讓其居住在荒郊野外用帷幕圍成的陋舍裡。由此可見爾朱榮的野心。

在如此情況下,元顥徘徊觀望,想找個自我保全的良策。但事情沒有成功,便和兒子元冠受一起投奔南梁蕭衍。

投奔南梁蕭衍後,元顥受到器重。528年冬十月,蕭衍以元顥為魏主,建年號為孝基,並借兵給元顥,讓他北上中原。在南梁將軍陳慶之及其七千部卒的鼎力相助下,永安二年(529年)夏四月二十日,元顥攻陷考城(今民權)。五月初一,元顥攻克梁國。

「商丘歷史人物」—北魏元顥在商丘睢陽古城南登基稱帝始末

元顥是怎樣在梁國都城睢陽南即皇帝位的呢?

《北史.元顥傳》載:“永安二年四月,於梁國城南登壇燔燎,年號孝基元年。”

何謂“燔燎”?“燔燎”即燒柴祭天。

《禮記·郊特牲》載:“取膟膋(lǜ liáo)燔燎,升首,報陽也。”膟,牲血;膋,脂肪;陽,指天上的神。這句話翻譯成白話文其意思是:“取牲血和牲的膏脂一起燔燒,將牲的頭進獻到神位前,這是報答天上的神。”《漢書·郊祀志下》:“天用牲左,及黍稷燔尞南郊;墬(dì音,同地)用牲右,及黍稷瘞於北郊。”《宋史·樂志十》:“燔燎具揚,禮儀既備。”

也就是說,北魏孝莊帝永安二年(529)四月,元顥在梁國城睢陽南燒柴祭天登基為皇帝,年號為孝基元年。

元顥在梁國城睢陽南面登基,畢竟舉行了一個儀式,而這個儀式僅燒了一堆柴火而已。

燒柴祭天,如此登基儀式,可謂從簡至極,也可以理解為十分倉促而並不那麼從容。如此簡單的登基儀式,遠不如大宋趙構皇帝在睢陽城南杏山之上築壇登基那麼隆重。

元顥在梁國城南登基,入駐梁國都城睢陽了嗎?史書沒有詳細記載。然而,通過史載可以瞭解到,元顥在梁國城南登基後,即進駐睢陽城,但時間很短,最多十來天。因為當時的情況,元顥知道,登基之後,攻城略地、進入京城的任務還很艱鉅。五月“二十二日,元顥攻陷滎陽(今鄭州西滎陽),俘獲楊昱。”趁“二十三日,孝莊帝北巡”之機,於“二十五日,元顥進入洛陽。”“改稱為建武元年。”

然而,元顥進入洛陽稱帝之後,並沒有穩住帝位。大概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頗有驕傲怠惰的心理。《元顥傳》載,“顥以數千之眾,轉戰屢克,據有都邑,號令自己。天下人情,想望風政。自謂天之所授,頗懷驕怠,宿昔賓客近習之徒,鹹見寵待,干擾政事。又日夜縱酒,不恤軍國。所統南兵,陵竊市裡,朝野失望。時又酷儉,公私不安。”其大意是:“元顥以幾千人馬,轉戰各地,屢次獲勝,佔領都城,自出號令。天下民眾,都想觀望他的風化德政。而元顥自以為是天意所授,頗懷有驕傲和怠惰的心理。過去的賓客和熟悉的親近的人,都受到他的寵幸,他們干預朝政大事,元顥又日夜放縱酒色,不體恤軍國大政。所統轄的南方兵士,侵害民間百姓,朝野因而大為失望。”二是不聽陳慶之勸告,背叛南梁。陳慶之,南梁蕭衍的大將,也是南梁借給元顥軍兵的將領,為元顥入主洛陽立下汗馬功勞。但是,“魏北海王顥既得志,密與臨淮王、安豐王延明謀叛梁;以事難未平,藉陳慶之兵力,故外同內異,言多猜忌。慶之亦密為之備,說顥曰:‘今遠來至此,未服者尚多,彼若知吾虛實,連兵四合,將何以御之!宜啟天子,更請精兵,並敕諸州,有南人沒此者悉須部送。’顥欲從之,延明曰:‘慶之兵不出數千,已自難制;今更增其眾,寧肯復為人用乎!大權一去,動息由人,魏之宗廟,於斯墜矣。’顥乃不用慶之言。又慮慶之密啟,乃表於上曰:‘今河北、河南一時克定,唯爾朱榮尚敢跋扈,臣與慶之自能擒討。州郡新服,正須綏撫,不宜更復加兵,搖動百姓。’上乃詔諸軍繼進者皆停於境上。將此段話翻譯成白話是:北魏北海王元顥既已奪取了政權,便秘密跟臨淮王元、安豐王元延明謀劃反叛梁朝。由於混亂局面尚未平定,還需藉助陳慶之的兵力,所以表面很團結,但實際上已經同床異夢,言語之間多所猜忌。”陳慶之也暗中做了防備,他勸說元顥:“現在我們遠道而至於此,不服的人還很多,他們如果知道了我們的虛實,聯合兵力,四面包圍,我們將如何抵禦呢?我們應上啟梁朝天子,請求再增精兵,同時敕令各州,如果有梁朝人陷沒在該地必須全部送到我們這裡來。”元顥打算採納他的建議,元延明卻對元顥說:“陳慶之兵不過數千,您就已經很難駕馭了,現在再增加他的兵力,他還怎會肯聽您的命令呢?您的大權一旦失去,一舉一動就都要由別人決定,這樣大魏朝的宗廟從此也就要覆亡了。”元顥於是便沒有采納陳慶之的意見。元顥又擔心陳慶之暗中向梁武帝上表彙報情況,便自己給梁武帝寫了一封表文,說:“現在河北、河南全部平定了,只有爾朱榮尚敢頑抗,我與陳慶之便能擒獲他。目前各州郡剛剛歸服,正需要安撫,不宜再增加兵力,使百姓惶恐不安。”梁武帝便詔令正在進軍的各部隊都停在邊境上,不再前進。

「商丘歷史人物」—北魏元顥在商丘睢陽古城南登基稱帝始末

梁武帝蕭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