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这次的疫情,英国小留学生家长会接孩子回国接受教育吗?

S隐身


想问个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假如,我说的是假如,国内情况比英国情况还差,你们还会喊着把孩子接回来吗?[what][what][what][what][what]。凭着良心你们能回答吗?[what][what][what][what]。孩子本身沒有错,都是一家人的希望和未来,也能理解你们做父母的都想给,你们也有能力去给孩子最好一切。但是错就错在,你们自己潜这么小的孩子做出了他们以后人生选择。孩子们也只能顺从你们给他做出的选择去走人生路。可是人这一辈子有很多变数和危机。这么小孩子怎么会知道,恐怕就连你们自己都不知道吧。你们是拿孩子人生去赌,嬴了皆大欢喜,输就接受不了。既然你们决定孩子的人生路,你们就应该有接受变数和危机的心理准备以及所产生结果。你们现在最应该做的事是飞到孩子身边去照顾他们,而不是让这么小孩子冒着风险回来。风险应该是父母承担的。


守望等176


客观来讲,家长把未成年的孩子送到国外去留学,在没有特殊情况的时候把孩子再接回国来接受教育的可能性非常低。

当初这些家长把孩子送到国外去,很大程度是为了避免国内中考高考的激烈竞争,为孩子寻求一条他们认为更接近成功的捷径。中小学生出去留学都是自费,每年的开销最低也有几十万,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很是难以承受的。所以能够下决心把孩子送出的要么是没有经济上的压力,要么把希望都寄托在了这些孩子身上,所以无论如何他们也不会情愿再把孩子接回来。

其次,已经出去留学的中小学生,回国以后极有可能无法适应,因为国内外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完全不同,学习的知识内容也不同,他们很难再重新开始学习来应对国内的人才选拔考试。

虽然说这些孩子都是我们的同胞,他们出国去留学也并非完全是他们自己的意愿,但是从小接收西方文化教育,而国内的文化历史等方面的教育几乎缺失,这样就很难培养起他们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也难以培养起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这也是不少网友对于家长要求包机将这部分小留学生接回国表示反对的重要原因。当然,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如此大规模的留学生如果都回来的话,必然会给国内的疫情防控造成极大的困难。

把未成年的小学生送到国外去留学,其实本身也面临比较多的问题,特别是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缺少了家庭的温暖和家长的关怀,非常容易出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同时,由于语言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孩子能否适应融入当地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在2019年初,“低龄留学‘广州’国际高峰论坛”上,美国剑桥高中联盟全球副总裁梁怡对低龄留学生跨文化交流及融入问题进行了分析。她列举了与哈佛大学一起调查得出的数据:就到美国的低龄留学生而言,有45%的学生面临着情绪挑战的问题,有25%的留学生会在入学第一年转学。“

家长想给孩子寻求一个好的出路,就可以理解,但是也要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情况,过早把孩子送去国外留学,并不一定就能让他们赢在起跑线上。


象牙塔里讲故事


老穆认为,通过此次疫情,也能让大家对“留学”一事进行深刻地探讨。

我想,这未必就是一件坏事,或能起到一定的警醒意义!

小学生留学,不同于大学留学,因而“爱国主义教育”不能落下!

我想,不论你走到哪里,都要爱国!如果不爱国,出去留学就毫无意义了。

老穆认为,一个小学生,正是三观养成的关键阶段,因此需要人去引导。

他们生活在国外,如果没有人去加以引导的话,后果不敢想象。

老穆建议那些家长,要时不时地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近日,英国小留学生家长联名向中国外交部、驻英国大使馆递交了一份《关于对滞留在英国的未成年中国小留学生开展领事保护的申请》引发人们的热议……

人们对此褒贬不一,有人支持,有人反对……

申请中还提到,不少家长花几万甚至几十万都买不到一张可以回家的机票。即便买到了机票,也因为航班突然取消而回不了国。

截至3月20日,已经有166个家庭进行了实名登记。


英国有60万华人,22万中国留学生,倘若全部回国,不够现实。再加上中英之间每周的航班从原来的168个减到了现在的23个航班,所以回国更难了。

老穆也希望留学生们能够理解国家的不易,不要急,国家肯定会想办法的。

刘晓明大使对于家长们的请求,是这样回复的:

第一,我们正在与英国相关部门协调,争取加开商业航班。

第二,正在与国内相关部门商讨,增开商业航班或者包机,将孩子们接回国。

第三,尽一切力量保护好孩子。

老穆认为,刘大使的话,充满了诚意、爱意与关切,表明了中国对留学生的态度。

对于“将小学生送去英国留学”的行为,我们不能说对还是错,毕竟人各有志!

但老穆想说,不论你去哪里,都要记住,你是一个中国人,你要爱国!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老穆说语文


如果没有这次疫情,我们还真的不知道有这么多的孩子被送到了国外去接受教育,想想这些父母费尽千辛万苦,每年花费几十万把孩子送出去教育怎么可能把孩子接回来?

关于把孩子,送出去教育在网上有几种猜测:

一:孩子在国外接受教育,长大以后有可能加入英国的国籍,而父母在退休之后也可能选择到英国去与之团聚。

二:很多父母把孩子送出去教育,是因为国内激烈的教育资源的竞争,让孩子在外接受教育,然后回国做一个留学生,可以顺利的进入我们国家的名校。

所以无论怎样这些家长做的都是最长远的打算,而且也是能够实现他们利益最大化的打算,不过这次疫情让他们的计划出现了变数,也让我们见识到了很多精明的家长,他们到底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这些家长在我们国家都属于富裕的阶层,因为一个小学生送出去留学,一年的花费至少要二三十万左右

根据我们国家的家庭收入标准:

①家庭年收入5000W以上(巨富)

②家庭年收入1000-5000W(豪)

③家庭年收入500-1000W(中富)

④家庭年收入100-500W(小富)

⑤家庭年收入30-100W(高产)

⑥家庭年收入15-30W(中产)

⑦家庭年收入8-15W(小康)

⑧家庭年收入3-8W(穷)

⑨家庭年收入1-3W(很穷)

⑩家庭年收入0.5W(赤贫)

所以这些家长一般的年收入应该都是在30万到100万之间甚至更多,他们绝对是我们这个国家当中比较富裕的一些人。

通过这件事情,我们还是要反思一下,我们自己身上的问题,为什么很多的父母把孩子送到英国去读书,为什么,他们不信任我们国家的教育,这都是我们需要反思的问题,只有我们把本国的教育办得越来越好,才能够留住越来越多的人,为祖国做贡献。

不过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这么有钱的一个阶层都把孩子送出去,他们都是社会的精英,一心只想着自己的利益这对于国家来说也是没什么好处的。


宇宙最好老师


如果没有这次疫情,英国小留学生家长会让孩子回国接受教育吗?我想说的是,即使有了这次疫情,这些留学生的家长亲眼目睹国内是如何防控疫情,是如何把人民群众的健康放在第1位,为了抗击疫情,国内政府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还不一定让孩子回国接受教育呢,何况是没有这次疫情。

1.费尽千辛万苦才把孩子送出去接受国外教育,怎么可能轻易放弃呢?

在很多人看来,国外的教育方式,教育理念,教育环境更适合孩子成长,于是早早地就把孩子送出国去。他们早就给孩子做好了人生规划,想着等孩子从小在英国读书,加入英国国籍。

明知道出国留学,孩子年龄小,并不能让家长完全放心,也明知道孩子出国意味着要花费一大笔资金,但是他们依然义无反顾地把孩子送出去,可见他们让孩子出国的决心有多大。所以这种决心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如果要接回来,当初就不会送出去了。

2.潜意识里有着崇洋媚外的思想。

他们为什么会在孩子那么小的时候就把孩子送出去呢?其实还是因为他们认为外国好,有着崇洋媚外的思想。这种思想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改变的,也不是一件事情可以改变的。

的确在某些方面,表面上国外是比国内要好。这些把孩子送出国的家长,其目的并不一定去学知识,是想彻底的变成英国人。如果因为这一件事情改变他们的想法,那就太天真了。

3.国内好还是国外好,要睁大眼睛辨别清楚。

想想从1月底疫情爆发以来,到现在我们已经历时了两个月的疫情抗战。几万人人的医疗队,1000多个亿的投入,都是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

而某国从一开始居然说让疫情自由发展,让60%的人成为感染患者,形成群体免疫力。这样的言论曾遭到了联合国和其他各国的质疑。

当这些留学生的家长发出请求时,我国驻英国大使馆的刘大使是这样回应的:与英国有关部门协调,开通商业航班;与国内有关部门协调,增加商业航班或包机;尽一切力量保护好孩子。

看看这就是我们的中国,在关键时候是多么有担当,多么一心想着孩子们的安全。

结束语:让孩子在哪里读书,在哪个国家读书,都是别人的自由,我们无权干涉,只是希望经过这次疫情,让更多的人看到是哪个国家才是他们值得信信赖的,才是真正会对他们伸出援手的。


语文教育杨柳依依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看一下为什么很多家庭把那么小的孩子送出去留学?

如果说读大学的孩子甚至读研究生的孩子出去留学,还是为了学习知识,开阔眼界的话,那么小留学生出去留学就有更多的安排,很多家长是希望他们从小接受西方的教育,甚至是西方的思维和西方的生活方式,以便于他们将来能够融入那样的社会。

我就有一个同事,一直在劝他儿子把孙子送出去留学,那小孩刚刚读小学,可是同事就认为国外的教学理念,生活环境等各方面更适合孩子,他希望儿子一家人移民,但是在儿子还尚未能办成移民的情况下,先把孙子送出去读书非常有必要,通过孙子的在国外的立足脚跟以后,儿子也可以同时办成移民的事项,两条腿走路。

题主问,如果国内没有这次疫情,那些把小孩送出去读书的家长会接孩子回来教育吗?你说这个问题,还有第二个答案吗?

如果他们要把孩子接回来教育,就不会花那么大的代价,那么大的精力,把孩子送出去读书,毕竟孩子那么小,人心都是肉长的的,如果父母不去陪读,孩子孤身在外,多少都会有一些不放心?或者舍不得,可是中国人有句老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呀,想要孩子长期以后在国外立足,那就必须从小让他如此,接受西方的教育,接受西方的生活方式。

可以说这些让孩子很早出去留学的家庭,都对孩子的将来有着长远的规划,孩子回国接受的教育绝对不是他们考虑的问题,除非那个孩子在国外实在不能适应下去。


苏小妮


海外为国家服务的工作人员,处在危险之中。国家没安排撤回。

自己家个人的事,让国家安排撤回。没道理!


用户75822536860


现在是回来前哭的不行了,回来后个个横的不行了,你要我们怎么相信你们。再说了,你们本来就是为了移民才送娃出去的,再就是读书的钱是哪里来的?收入税收可以证明吗?不查你们就不错了,还在那里说自己可怜。是人吗?


武汉滴男将


居住满十年。又多了一批假洋鬼子!


仙岛钓鱼人


不可能,那样他们上那里牛逼去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