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韦杜,去天尺五",唐代韦杜两个家族一共出了多少个宰相?


之前有一句网络流行语"你这么能耐,咋不上天呢?"相应的古语是"城南韦杜,去天尺五",这句话实际上是出自一首诗:

乡里衣冠不乏贤,杜陵韦曲未央前。尔家最近魁三象,时论同归尺五天。北走关山开雨雪,南游花柳塞云烟。洞庭春色悲公子,鰕菜忘归范蠡船。——杜甫《赠韦七赞善》

这首诗中的"韦"是杜甫的朋友韦赞善,韦赞善的家里世代担任高官,人才辈出。"时论同归尺五天",就写出了杜家和韦家人才鼎盛,并且官居高位,手握重权。

一、韦杜两家人才辈出,多人任宰相

在封建社会中,宰相的官位是最高的,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宰相作为权力最高的行政长官,还是需要非常大的能力的。他需要辅佐皇帝,管理百官,治理国家等,各个方面的能力都需要。唐朝时期,尚书、中书和门下三省的长官就是宰相,这三个官职履行宰相的责任和义务,并且行使权力。

杜家和韦家是长安的两个大家族,这两个家族人才辈出,他们各自在经济、文化、政治以及军事方面有着非常高超的才能和天赋。不仅如此,皇帝非常看重他们,并聘任为宰相。据《新唐书》中记载,韦家和杜家先后各自有17个和12个人被拜任为宰相。同时,杜家和韦家世代联姻,可以说是强强联手。

二、韦杜两家宰相的特点

1.清正廉明,刚正不阿

众所周知,在官场上不仅要有异于他人的才华,更要有崇高的品质,才能发展得更高更远。杜家和韦家的人能够在朝廷担任宰相,和他们清正廉明,刚正不阿,洁身自好的品格是离不开的。武则天时期,韦家韦方质是宰相,他不与武承嗣和武三思同流合污,在国家大事上面坚持正道。有一次他生病在家,武承嗣亲自去探望他,他只是据床而坐,并没有理睬他。这样子的性格,在当时是很容易得罪人的,但是他并不畏惧权贵,还说:"大丈夫岂能折节曲事近戚以求苟免哉?"韦方质可以说是非常洁身自好的,但是,他最终还是没有逃脱权臣武承嗣的诬告,后来被贬到海南,还被杀害。他虽然离世了,但是他的品格依然在流传,"耻卖公道,倨见权贵"就是对这位贤相的纪念与赞颂。

韦家的另外一名很出名的宰相就是韦思谦,他犯上直谏,刚正不阿。永徽元年十月,褚遂良担任中书令,他的家人借着他的官职便利,低价强行购买了中书省翻译官家的田地。审理这个案子的官员因为收了褚遂良家里人的好处,于是判处其无罪。知道事情真相的韦思谦上书弹劾,褚遂良因此被降官职。但是,之后他还被报复,成了清水县令。不过,在唐睿宗垂拱元年被拜任宰相,他帮助皇帝审理疑难案件并辅助皇帝做出判决,在处理朝廷事务上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因为他为人刚正不阿,理智公正,受到高宗皇帝的极大赞誉,并成为百官表率。《旧唐书》中写他:"善人君子,怀忠秉正。尽富文章,咸推谏诤。岂愧明廷,无惭重柄。子子孙孙,演承余庆。"

韦家的其他人也非常的严于律己,忠贞不渝,杜家为官的子孙也是如此,受到当时统治者的极高赞誉。

2.勇担大任

在唐朝时期,韦家和杜家为国家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韦杜两家担任宰相的人个个尽忠职守,并且在政治有着突出的成就。韦家韦处厚做事认真,不徇私情。在管理官员的时候,他将那些功利心比较重的官员都放在下面,这对肃清官场风气起到很大的作用。杜家杜黄裳担任宰相时,打击藩镇割据,维护了国家的统治,为"元和中兴"奠定了基础。

唐朝著名宰相杜如晦,在李世民时期,他和房玄龄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玄武门之变"就是在他们的帮助下完成的。不仅如此,李世民在位时期,很多国家大事都是由他们决断,更有"房谋杜断"这一说。

3.德才兼备

杜韦两家虽然位居高位的人很多,但是他们的子孙并没有借助家人的权利进入朝廷做官。杜韦两家都十分注重读书,他们和普通读书人一样通过科举考试为官,可以看出两家人不仅才人辈出,同时有着极好的家风和文人品格。比如杜家的杜佑,他虽然已经贵为丞相,但是他仍然手不释卷;还有韦之贯"以布衣至贵位"。杜家和韦家之所以能在唐朝长久屹立,和他们子孙的努力是离不开的。也是因为以诗书传家,才让其后人在才华与品德上都非常优异。

韦家和杜家在唐朝是实力相当的两个世家大族,但是如果要比较的话,韦家还是略胜一筹的。韦家家里担任宰相和中举的人数都是高于杜家的,而且韦家出了两个皇后,因为是皇亲国戚,所以在朝廷的发展更加顺利。不过,韦家在唐玄宗时期,因为"唐隆政变",势力逐渐衰退,杜家因而后来居上。在唐朝时期,韦家的势力可以说有一个集中的鼎盛时期,而杜家则是细水长流的发展,两个世家大族在唐朝历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