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師教你如何做課文批註:七年級下冊第1課《鄧稼先》詳細筆記

課文分析

《鄧稼先》是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1課,這篇文章是著名的物理學家楊振寧為好友鄧稼先寫的一篇傳記。

全文共分為六個部分來寫:

一、從“任人宰割”到“站起來了”;

二、“兩彈”元勳;

三、鄧稼先與奧本海默;

四、民族感情?友情?

五、“我不能走”;

六、永恆的驕傲。


課文及詳細標註


老教師教你如何做課文批註:七年級下冊第1課《鄧稼先》詳細筆記


老教師教你如何做課文批註:七年級下冊第1課《鄧稼先》詳細筆記


老教師教你如何做課文批註:七年級下冊第1課《鄧稼先》詳細筆記


老教師教你如何做課文批註:七年級下冊第1課《鄧稼先》詳細筆記


老教師教你如何做課文批註:七年級下冊第1課《鄧稼先》詳細筆記


老教師教你如何做課文批註:七年級下冊第1課《鄧稼先》詳細筆記


老教師教你如何做課文批註:七年級下冊第1課《鄧稼先》詳細筆記


老教師教你如何做課文批註:七年級下冊第1課《鄧稼先》詳細筆記


重難點分析

  • 本文各部分之間的順序是否可以任意調換?

本文各部分看似互不相干,各自獨立,實則有內在的聯繫,邏輯嚴密,不可調換。第一部分是為讚揚鄧稼先創設環境,作必要鋪墊,放在開頭,不能移動。第二部分總體介紹鄧稼先的生平和成就,是下文的綱目,下文是對第二部分的具體展開。第三、四、五部分,分別從精神品格、工作作風等方面具體展現鄧稼先的偉大精神。同時,這三部分由淺入深,由低層次到高層次,有逐漸深入的意味,也不可調換。第六部分是全文的高潮和總結,水到渠成地引出對鄧稼先的高度讚揚和緬懷,文章主旨得到全面的體現。這樣,整篇文章結構安排嚴密合理,獨特而周全,可見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和高超的邏輯思維能力。


  • 為什麼作者對鄧稼先的生平事蹟和巨大貢獻沒有進行詳細介紹?

按理說,鄧稼先是“兩彈”元勳,文章應把重點放在敘述鄧稼先的生平事蹟和研製“兩彈”的巨大貢獻上。現在這樣寫,原因在於:

(1)作者是大科學家,寫的也是大科學家,科學家寫科學家,著眼於科學態度、科學精神以及氣質、品格、價值觀、人生道路等方面;

(2)作者與鄧稼先有著幾十年的友誼,寫這篇介紹鄧稼先的文章,包含著作者對老朋友不盡的思念;

(3)作者與鄧稼先分隔大洋兩岸多年,對鄧稼先工作的具體情況不可能很瞭解,掌握的材料也不會很多,像現在這樣寫,是正常的。


課內練習答案

一、通讀全文,把握文意,回答下列問題。(教材第7頁)

1.初讀課文時,哪些句段最讓你感動?反覆細讀後,再想想這些內容是否最能體現全文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

提示:可根據閱讀體會找到那些感人的、體現全文思想情感的關鍵語句或段落,並字斟句酌地揣摩、品味其中的思想情感。

2.找出文中表現奧本海默與鄧稼先兩人不同個性、品質的詞語及細節,思考作者為什麼要進行對比,通過對比得出了怎樣的結論。

答案:文中的奧本海默與鄧稼先兩人的個性、品質截然不同。奧本海默是鋒芒畢露,讀研究生時就常打斷別人的報告,即便到了中年,成為名人,有時還會這樣。而鄧稼先“是一個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實”,“真誠坦白,從不驕人”,“沒有小心眼兒,一生喜歡‘純’字所代表的品格”;“文革”中能說服兩派群眾組織,能說服工宣隊、軍宣隊。作者把鄧稼先與奧本海默進行對比,鮮明地突出了鄧稼先的精神品質,自然而然地得出結論:“鄧稼先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有最高奉獻精神的兒子”,“鄧稼先是中國共產黨的理想黨員”。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五部分,想一想:這部分開頭引用《弔古戰場文》有什麼作用?結尾處又引用兒時學到的“‘五四’時代的一首歌”,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答案:課文第五部分開頭引用《弔古戰場文》,把讀者引入中國歷史的深處,從中國傳統文化的角度去思考。結尾處引用兒時學到的“‘五四’時代的一首歌”,說明了鄧稼先就是一個典型的中國男兒,他有著為祖國而獻身的崇高品質。

三、課文最後一段寫道:“如果稼先再次選擇他的人生的話,他仍會走他已走過的道路。這是他的性格與品質。”結合課文,說說你對這段話的理解。

答案:為中華民族的崛起,為廣大人民的利益,奉獻自己的一生,這是鄧稼先的人生。走這樣的人生道路,是鄧稼先的性格與品質決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