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之中東篇(古埃及文明下一)

世界史之中東篇(古埃及文明下一)

古埃及建築屬古建築體系之一,它同蘇美爾建築和古希臘建築以及古羅馬建築等,先後都有互相交流包括相互借鑑,例如,蘇美爾建築被兩河流域其它後續文明所繼承並發展,在不斷完善中與古埃及建築互通有無,甚至,古埃及建築的早期元素直接影響和融入了古希臘建築以及古羅馬建築。

世界史之中東篇(古埃及文明下一)

世界史之中東篇(古埃及文明下一)

世界史之中東篇(古埃及文明下一)

世界史之中東篇(古埃及文明下一)

世界史之中東篇(古埃及文明下一)

世界史之中東篇(古埃及文明下一)

世界史之中東篇(古埃及文明下一)

在古埃及建築中,被不同膚色和不同語言以及不同文化所婦孺皆知的,首推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其次是神廟和方尖碑,最後是住宅和宮殿以及城市等。總體說來,古埃及建築以體量和氣勢包括規模等為其主要的與鮮明的特點,在風格上,簡潔而不失雄偉和威嚴並具有一定的神秘性。古埃及建築的常規性領略,基本可以按照舊王國和中王國以及新王國包括希臘化與羅馬化四個階段進行,同時需要結合社會發展和形制變化等背景與因素。

古埃及金字塔從早期開始已初顯規模,因為,金字塔作為古埃及的法老以及家屬包括臣僚以及貴族的墓所集中地,在早王朝和前王朝甚至原始社會時,就逐漸完成了豎穴墓和平地墓的長期緩慢過渡。所以,將近公元前兩千七百年的舊王國左塞爾金字塔,不僅是地上的多層馬斯塔巴和地下的垂直墓道以及橫向墓室,圍繞金字塔的縱軸式佈局,還有著河谷廟和長道以及隔牆包括祭壇等附屬建築,也有著葬廟或享殿即陵廟或祭殿等大型建築。

尤其是新王國的倚山為陵或開窟為陵,葬廟或享殿發展成為無金字塔的主體建築,相應地墓室也移入山窟的內部。只不過,這樣的縱軸式佈局,在古埃及建築的前期和後期都沒有類似古中國高度嚴格的左右對稱,則與古埃及自然的河流與山川以及沙漠包括安全心理同文化觀念等多種因素有關。雖然,古埃及和古中國均為專制主義,同時,古埃及的法老為神之子且古中國的皇帝為天之子,或許,周邊環抱地理的多神論信仰主義和北方缺口地理的無神論生存主義,為其主要原因之一。

除了建築禮制以外,建築材料的前期以土木為主和後期以磚石為主,也基本是古埃及大致歷程,並與古中國建築長期的土木為主和磚石為輔存在較大區別。至於建築技術方面,古埃及建築緊跟蘇美爾建築以後,使用了較早的拱券結構,影響了古希臘建築特別是古羅馬建築。例如,舊王國左塞爾金字塔墓室的疊澀石拱即假拱,以及新王國拉美西斯二世時期的弧形磚拱即真拱,比古中國的漢代墓穴磚拱和明代佛殿磚拱等,無論力學掌握程度還是實際應用效果,分別領先上千年和數百年。

世界史之中東篇(古埃及文明下一)

世界史之中東篇(古埃及文明下一)

世界史之中東篇(古埃及文明下一)

世界史之中東篇(古埃及文明下一)

世界史之中東篇(古埃及文明下一)

古埃及建築的象徵性代表作,除了大小上百的金字塔還有各地眾多的獅身人面像,兩者均代表古埃及法老的權威和力量。一般來說,作為全球規模最大和歷史最長以及最為神秘的巨石雕像,獅身人面像是指吉薩的大斯芬克斯像。它長度接近六十米而高度超過二十米,除了兩支前爪為巨石砌築以外,通體由整塊巨石雕刻成。但是,因為缺乏銘文記載,大斯芬克斯像的建造時間和建造目的等模糊不清而眾說紛紜,變得更加神秘。

大斯芬克斯像長期掩埋在沙漠中,直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中期被考古學家徹底挖出。尚有尼米斯頭巾和眼鏡蛇額飾以及拉美西斯四世的夢想石碑等,不僅水侵和風蝕嚴重,而且面部的鼻子與下頜的鬍鬚也損毀和跌落。所有這些引來專家和學者的各種分析以及猜測,例如水侵現象表明的建造歷史可能達上萬年,又如鼻子損毀的拿破崙炮轟說和異教徒剷除說,還有,大斯芬克斯像與天文的獅子座的聯繫和夏至日的對應等。

大斯芬克斯像的神秘性也體現在內部空間和未知內容等,其頭部和尾部以及北側的入口,雖然經過考古學家仔細勘察,但是結論和價值不大,反而令大斯芬克斯像的真實面貌更加撲簌迷離。如火星男孩曾經指出大斯芬克斯像內部隱藏人類未知歷史,甚至耳旁機關成為其關鍵點所在。或許,僅是圖騰也未可知,畢竟,世界各地還有眾多類似文化現象。

世界史之中東篇(古埃及文明下一)

世界史之中東篇(古埃及文明下一)

世界史之中東篇(古埃及文明下一)

世界史之中東篇(古埃及文明下一)

世界史之中東篇(古埃及文明下一)

古埃及最早使用自然石材來建造大型建築,無論金字塔抑或獅身人面像,都要消耗大量石材,包括神廟和方尖碑等。這些石材主要開採於尼羅河沿岸兩旁的山區,許多采石場就在大型建築遺存附近,如上埃及的阿斯旺和底比斯以及今天的開羅附近。古埃及建築所使用石材,包括了花崗岩和石灰岩以及砂岩等品種,上下埃及都有分佈。當本地石材尤其本地木材等建築材料無法滿足需要時,還會從周邊已經控制地區和穩定往來國家輸入。

其中,花崗岩主要用於製作法老石棺,石灰岩會用於覆蓋金字塔表面,砂岩則用於製作雕像或浮雕等,如大型金字塔頂部在多年自然侵蝕後所殘存的石灰岩覆面。由於許多石材尺寸巨大,古埃及建築師或工程師努力克服了簡陋工具限制來進行艱難開採。例如,按照專家和學者的勘察與研究,認為他們使用了木材浸水或水體結冰的膨脹原理等,通過在基岩上密集開槽或打孔再加槓桿操作,成功滿足實際需求並順利完成長期開採。


注:

古埃及建築:Ancient Egyptian Architecture;尼米斯:nemes;

豎穴墓:tomb of vertical cave;平地墓:tomb of flat ground;

墓道:tomb passage;墓室:tomb chamber;眼鏡蛇:cobra;

河谷廟:Valley Temple;葬廟:Mortuary Temple;拿破崙:Napoleon;

多神論信仰主義:polytheistic fideism;拱券結構:arch construction;

無神論生存主義:monotheistic survivalism;異教徒:heretic;

疊澀拱:corbel arch with rock;弧形拱:camber arrch with brick;

大斯芬克斯像:Great Sphinx of Giza;拉美西斯四世:Ramesses IV;

夢想石碑:Dream Stele;圖騰:totem;


注:本文部分圖片引用自互聯網,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