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中医 施今墨

在医学广邈的历史风云,中医与西医各自走上了自己辉煌之路,在中医学的历史进程中,"祝由"术沿袭数千年,属于元明临床"十三"科之一,但以医学为目的的解剖可追溯到公元11年(西汉王莽新朝三年),是中国古老的实证医学萌芽。由于儒、释、道三教合流所形成的中国文化格局,"重道轻器"衍生出的务虚倾向,重体悟而疏实证,必然缺少逻辑推理,致使中国的实证医学成就在日后难以与西方医学同日而语。古埃及医师运用念咒、画符和草药治病,前二者就是巫医。

西医在古希腊时期就开始医巫分家,亚里士多德曾详细描述了动物的内脏和器官,古希腊医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人物希波克拉底将唯物主义哲学运用于医学之中,在《论圣病》中说:"被人们称为'神圣的'疾病(指癫痫和一些精神患者),在我看来一点也不比其他病症更神、更圣,与其他任何疾病一样起源于自然的原因。只因这些病症状奇异,而人们对它们又一无所知,充满疑惑,故而将其原因和性质归之于神灵。"亚里士多德所创立的唯物主义医学体系,加快了医学科学化的进程。

中西医的演化进程中各有风流人物,他们或生于太平盛世,著书立说,推动医学进步;或生于战火乱世,以医术广济世人。这其中,生于战火的施今墨在中医学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他为人严谨、谦恭,授徒严格、认真,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尊重西医,接纳新知,是近代中医的领袖人物之一。在那个西方对残破的中国进行疯狂的文化侵略的年代,施老不仅坚持中医文化,并且兼容并蓄,对不同的体系表现了应有的尊重却也不失尊严。

民国中医  施今墨

他年幼时,因母多病,遂立志学医。他的舅父河南安阳名医李可亭见其聪颖,因而在施今墨13岁时即教他学习中医,施今墨学医刻苦,20岁左右已经通晓中医理论,可以独立行医了。又因政治不定,进入京师法政学堂,接受革命理论。他后来追随黄兴先生,并参加了辛亥革命。后来渐感时世虽异,许多官员仍不改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的封建官僚作风,便对革命大为失望,慨叹不已。既然"不为良相,则为良医",他便从此弃政从医。鲁迅先生曾说“学医救不了中国人”,所以他选择了投身以文章惊醒世人的道路;而施今墨先生却走上了另一条道路,他自知自己成不了经天纬地的良相,那便拿自己的余生去做良医济世,因为不论救治的是麻木的中国人、还是革命的中国人,这都是生命,他或许无法辨明谁能为中国的进步做出贡献,但他明白这些生命都是珍贵的,都是值得去呵护的,所以他成为了一名良医。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扬言要取消中医。1929年余云岫首先发难,提出取消中医议案,南京国民政府拟正式决议。中医生存,岌岌可危,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医在此时走到了绝境,那些《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伤寒杂病论》······即将变为历史中的一滩黄纸。消息传出,举国大哗。施今墨奔走南北,团结同业,成立中医工会,组织华北中医请愿团,数次赴南京请愿,以求力挽狂澜。当时国民党少壮派汪精卫只相信西医,又主持行政院工作,大有非取消中医不可之势。适值汪精卫的岳母患痢,遍请西医,未见少效,行将不起。有人建议请施今墨诊治,汪精卫无奈,同意试试。施今墨凭脉,每言必中,使汪精卫的岳母心服口服,频频点头称是。处方时施今墨说:"安心服药,一诊可愈,不必复诊"。病危至此,一诊可愈?众人皆疑。据此处方仅服数剂,果如施今墨所言。汪精卫这才相信中医之神验,题字送匾《美意延年》,其意出自《荀子·致士》:"得众动天,美意延年。",自此再不提取消中医之辞了。后来在全国舆论压力下,国民政府只得收回成命,批准成立中央国医馆,任命施今墨为副馆长。中医终于以妙手回春的疗效,赢得了生存的权利。

民国中医  施今墨

1969年施今墨病重时,还一再叮嘱:"我虽今后不能再看病,而我的这些经验,对人民是有用的,一定要整理出来,让它继续为人民服务"。1982年由祝谌予、翟济生、施如瑜、施小墨修编的《施今墨临床经验集》终于出版,实现了施今墨"继续为人民服务"的遗愿。

生于战火,施老的青年时代是在郁郁不平中度过的,但在寻得理想之后,他依然决然的走上了以医学救世的道路,即使待得人生秋至,他也不改其志向,“莫道秋至残躯老,笑看英雄不等闲”正是对施老的一生写照。

民国中医  施今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