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仔翅里的“山珍海味”

“讲滋味”系列主要想写一些有趣的食物和它们背后的一些发展脉络以及文化风俗,争取让文章既美味又营养,果腹又丰实。今天奉上香港街头的一种小食——碗仔翅,有没有“翅”,看过才知。

“碗仔翅”是香港街头一种以粉丝为主要材料的仿鱼翅羹的平价小吃,通常装在小碗里兜售(粤语里“碗仔”等于“小碗”)。因为粉丝和鱼翅的物理性状相似性和盛装容器的相似性而得名,我叫它“穷人乐”。

鱼翅羹在岭南一带甚至现在扩大到大部分地区被认作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我还没到过香港就对鱼翅羹熟悉得很,港剧里经常出现。剧中富贵/有身份人士象征之一就是宴席上必有天九翅,没钱吃的平头百姓只好望眼欲穿。如果街坊邻里听说谁家的宴席上出现了鱼翅羹,那绝对是件非常了不得的事情。物以稀为贵,鱼翅羹也是在这种规则下慢慢成为象征性的食物消费之一。虽然后来越来越多的科学信息证明鱼翅里非但没有利好身体的营养,而且还有很多对身体有害的重金属。然而,这样的事实也并没有减少鱼翅买卖和杀戮掠取(真的请不要再食用,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吃不起天九翅羹的平头百姓,只好发挥自己的民间想象力和演绎力,从鱼翅羹演伸出来了一个平民版“碗仔翅”。

讲滋味 | 碗仔翅里的“山珍海味”

碗仔翅标配(鸡公碗+胡椒粉)

社会变动带来了碗仔翅

碗仔翅最初大概出现在五、六十年代的香港街头,兜售贩卖这类平民版翅羹的小贩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五十年代的香港,经济低迷,大量赤贫百姓没有工作,另一边又迎来了战后移民潮,大量难民涌入香港。到1951年,香港人口由1947年的180万激增至201万[i]。除此外,当时还经历着生活必需品的政府价格管制,到1953年取消后,为了防止囤积居奇,又开始实施食米管制[ii]。人口激增加上必需品供应不足,解决基本温饱已成问题,更不要说再找工作养家糊口。在这种时候,吃什么,怎么吃估计要成为一个最大的问题了。这个时期也带来了另一个饮食上的影响,就是多种多样的特色家乡食物随着不同省份移民的进入也走进了香港。新移民的涌入也为香港提供了更多廉价劳动力,同时也带来了技术和钱。这样的历史背景给碗仔翅的出现提供了一个可能和原因。可能会有更多人愿意走上街头,摆档做小生意,一面糊口一面也为下层劳动人民提供一些容易填饱肚子又解馋的食物。我没有考证碗仔翅确切的出现时间,但参考了其他资料可以给出一个大概范围

可能是五十年代左右。有人说是八十年代出现,我觉得这是不合理的。虽然六十年初香港人均GDP并不高,薪资水平也并没有提升太多,但注册工厂的数目已经由五十年代的3000间增至六十年代的万余间[iii]。此外,六十年代末股灾过去后,香港的经济开始发展腾飞。到八十年代时,香港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有目共睹,所以社会环境来讲并不具备产生碗仔翅的条件。

“穷人乐”曾经真的有“翅”

五十年代出现在庙街榕树头一带的碗仔翅曾经确实和鱼翅有关。当时街边档俗称“倒馊水”,望名生义也可想而知食物情况。当时的摊档主们会从酒楼收些用剩的翅头翅尾边角料,再加上冬菇、木耳、猪肉丝做底料,另加入酱油、味精,打入生粉勾芡,咕嘟一锅碗仔翅拿出去卖。吃的时候,淋点麻油(香油),撒点白胡椒粉,点几滴醋,热气腾腾吃上一碗,比起大酒楼里的九天翅,这就算是平民版的珍馐佳馔了。既果腹,又鲜美(因为很多味精呀)。说是“穷人乐”一点也不过。虽是平民果腹食物,但碗仔翅在制作上其实也需要花些心思,试问有什么菜肴食物的烹制是不需要的呢?以我的鉴赏能力和对烹饪的一点研究,碗仔翅好吃与否第一在于生粉勾的芡浓稠是否得当,第二是酱油调色是否合适。芡太厚了,这碗仔翅怕是要变黏粥,太稀了又不果腹,吃起来稀汤寡水的像是喝面汤;酱油多了这颜色太深也太咸,酱油少了清汤一般没有滋味。味精多少也是个技术活,味精一多碗仔翅太浓厚,吃进嘴里完全没有了冬菇肉丝的鲜香,取而代之的是浓重的人造鲜味;味精少了,食材又有限,恐怕也是鲜活不起来。

讲滋味 | 碗仔翅里的“山珍海味”

碗仔翅+卤水鸡翼尖

有的摊档兼售生菜鱼肉汤(印象里在旺角还是红磡吃过一碗),说鱼肉,其实主要是用鱼肉混着淀粉打成鱼肉浆(鱼蓉),放入生菜,汆汤。碗仔翅加一份鱼肉叫“两沟”(粤语里“沟”即混合的意思,就是双拼啦),这下简直是山珍海味一起来了;或者再加份生菜,就成“三沟”(三拼)

讲滋味 | 碗仔翅里的“山珍海味”

生菜、鱼肉碗仔翅,“三沟”

随着香港经济腾飞,劳苦大众已经不需要再靠碗仔翅果腹解馋,多数人又觉得太多味精淀粉不健康,不少本地媒体常报道一些本地小食其实热量高、不利健康。它慢慢地退居下来,成了一种代表港味文化的饮食符号,凸显情怀的怀旧好物。

讲滋味 | 碗仔翅里的“山珍海味”

多数时候碗仔翅会出现在下午茶的餐单里,有酒楼将这个街边小吃搬进去,添加了鱼肚、猪皮、金华火腿、蛋花重新包装一个加强版碗仔翅。加强版我就没吃过了,我最喜爱的还是在湿漉漉的空气里,得点闲钻进餐厅吃下午茶,有点饿又不是那么穷凶极饿,一碗冒着热气的碗仔翅,顺着碗边儿吸溜一口,细嚼肉丝、木耳、香菇,混合着麻油的香气,咕噜咽下肚,一直暖到胃里。如果嫌碗仔翅没有肉,那么就再加一个蜜糖烧鸡翼吧。吃完了满嘴咸香,总是适合用热奶茶平衡一下,好的水吧师傅总能冲出最完美的奶茶,入口顺滑,不苦涩,但还有着唇齿间回荡的茶香(失眠星人们就绕开吧…)。

异乡“滋味”

一次友人问我粤菜的特点,我想了想,觉得岭南一带很善于利用食材,能穷尽各种组合来搭配出不同的菜肴,食得精打细算。我喜爱碗仔翅,从好奇到真正的喜欢好像没有走太久。虽然总有人和我说不健康热量高,又是一堆淀粉糊糊,没吃头。但每次晚归还是愿意去买上一碗足料碗仔翅,再来一份蒜蓉捞面,安慰自己的胃,做一个温暖的梦。大概这好感是从这里来的。

讲滋味 | 碗仔翅里的“山珍海味”

711的宵夜套餐XD

每每夜深露重回到住处楼下,永远有一个灯火通明的7仔(7-11便利店),里面热气腾腾的碗仔翅,奶黄流沙包,蒜蓉捞面,鱼肉烧麦…以及一个能认出你并问一句“又咁夜?”(又这么晚呀)的店员,可能是在异乡无数个孤独夜晚里的一点点安慰和温暖。


References:

[i] WENDELL COX CONSULTANCY. Hong Kong Population History. http://www.demographia.com/db-hkhist.htm

[ii] 香港立法会贸易及工业事务委员会. 2000年3月6日会议纪要. CB(1) 1511/99-00 号文件.

[iii] Dorn, James A. (1998). China in the New Millennium: Market Reform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ato Institute.


欢迎光临“知味小筑”

带你探寻美味背后的故事,读可口营养的书,穿越历史逛有趣的博物馆。

严肃活泼,热爱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