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邀请!喊出“湖北乡亲我们要”,背后故事披露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在诸多“逆行者”的奋力抗击下,国内疫情明显回落,复工复产正在进行。在这场既要注重疫情防控,又要抓好复工复产的大考中,位于珠三角几何中心的三角镇,敞开胸怀,诚邀八方乡亲,率先发出 “ 复工复产有口罩 免报免批更周到 湖北乡亲我们要”的城市邀请。

3月16日,根据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最新通知,允许省内低、中风险地区逐步恢复公共交通出行。这意味着已经自我隔离数十天的湖北籍乡亲可以出城,来中山到三角镇开工了。

3月19日晚,搭载着551名湖北籍务工人员的G4368次“荆州至广州南”列车稳稳地停靠在广州南站。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首趟从湖北始发的返岗专列,其中中山的务工人员有288人,占据超过五成席位,三角镇13人。市委书记赖泽华专程前往广州南接站,欢迎广大务工人员“回家”。

城市“邀请”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出的?三角镇的信心来自哪里?近日,记者前往三角镇,采访了三角镇党委书记李宗,镇长李凯航,还原城市“邀请”的台前幕后。

一座城市的邀请!喊出“湖北乡亲我们要”,背后故事披露

四位湖北乡亲还原三角镇复工复产真实过程

返回

陈明东:“凌晨1点出车站 有人等着接我”

3月19日凌晨1时10分左右,一辆跋涉了13个小时的大巴车缓缓驶入中山汽车总站。车上载有20多名湖北蕲春县籍务工人员,其中包括52岁,已经在中山市隆昌织染有限公司工作5年的技工陈明东。

下车、出车站时,陈明东边走边望。中山各镇区的接车人员已经有序排队,举着所接员工名字的招牌欢迎远道而来的乡亲。陈明东很快见到了三角镇的接车人员,有两位,包括医生和司机。测量体温后,陈明东的行李被放进车尾箱,载着陈明东,小车驶向三角镇集中隔离观察点。

稍早前,陈明东接到电话,知道政府会派车来接他,但没有想到的是,只接他一人。到达隔离点后,值班人员做了必要的登记,直接将他带到房间,住了下来。

陈明东看了看住处,墙面非常新,里面的设施也都是新的,而且很齐备,打开花洒开关,水是热的,可以洗澡。返回的路上,陈明东还想,隔离需要住酒店,开支一定不低。没有想到的是,工作人员直接打消了他的疑虑:“这里吃住全免费,你就安心休息吧!”

早上8点,陈明东起床了。工作单位的厂长给他打来电话,虚寒问暖,叮嘱隔离观察期间,若需帮助,尽管开口。刚挂完电话,观察点的工作人员为陈明东送来热腾腾的早餐,有包子、玉米、鸡蛋和稀饭。一路风尘,陈明东想洗一下自己的外套,准备问工作人员附近有没有洗衣粉卖,结果不等开口,工作人员就递了过来:“您肯定需要这个!”

“我真的很感动,一切都出乎预料。凌晨一点,有人到车站接我,已经是感激不尽了,没想到连洗衣粉都为我准备好了。”接受记者采访时,陈明东很激动。

一座城市的邀请!喊出“湖北乡亲我们要”,背后故事披露

三角镇集中隔离观察点 记者 卢兴江 摄

观察

叶怀军:“就像住在家里 还吃到了武汉鸭脖”

当日,观察点入住有90多名湖北返回三角镇的乡亲。陈明东入住观察点的前一天,叶怀军来到观察点为老乡们提供志愿服务。叶怀军是湖北荆州返回三角镇首批入住观察点的湖北乡亲,集中隔离观察14天后已经上岗。

叶怀军是自驾返回三角镇准备工作的,动身时,就跟观察点联系好了,工作人员也帮他留好了房间。没有入住前,叶怀军心想,隔离期间,一个人呆在房间里,会不会非常难熬?一日三餐会不会只有盒饭?房间会不会老旧?结果,入住几日后,他的所有顾虑都打消了。他发现住在观察点,有一种居家的感觉,房间有线电视、无线wifi,一应俱全。

吃的方面,叶怀军也颇感意外,工作人员不仅变着花样配送饭菜,还特意为他们加了辣味,这让叶怀军非常感动。微信朋友圈里,叶怀军直播隔离观察生活,其中一条配了一句话:“我们大三角,真的可以,欢迎大家都来。”

隔离观察时满,叶怀军从楼上搬下行李,办理了解除隔离手续,直接驾车回公司上岗。几日后的周六,从三角镇志愿者群里看到一则招募志愿者前往隔离观察点服务的启示,他想都没有想,就报了名。

第二天,叶怀军如约来到集中隔离观察点,任务是给隔离中的湖北老乡送餐。看到配餐有武汉鸭脖,他就忍不住流口水了。身着“三角义工(志愿者)”马甲的叶怀军和大伙儿挨个房间给老乡们送完鸭脖后,自己也吃了一份,“非常正宗,我连骨头都嚼烂了。”叶怀军还在回味。

租房

苏维龙:“只要有相关证明 租房其实很简单”

苏维龙的老家在湖北枣阳。3月11日,办理完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相关证明,把笔记本电脑装进行李箱,老苏驾车一路直奔三角镇。

在集中隔离观察点,老苏住了6天,观察点就为他办理了解除隔离证明。原因很简单,苏维龙来自疫情防控低风险地区,按照隔离新政,他就可以到公司上班了。“我来自农村,实话说,观察点比我老家的条件还好。因为带有笔记本电脑,房间内有无线网络,我可以网上办公,绘图、下单,就像在单位办公室。”

老苏是广州胜帆教材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的一名生产主管,公司地址在三角新华路16号全亿工业园,他一人租住在公司附近的蟠龙村。依照老家的情况,老苏担心返回三角镇后,能否顺利住进蟠龙村的出租房是他考虑最多的问题。

公司报到后,回村子的路上他还想,自己从湖北来,虽然证明手续齐全,但出租屋主敢不敢收呢?意外的是,当他靠近居住点时,房东和物管“夹道欢迎”。询问原因,他才知道,村委早就打过招呼,只要租客证明齐全,佩戴口罩,房东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出租,真要出问题,村委担责。

苏维龙将相关证明复印给房东,物管人员帮忙测量了体温,没有超标。当晚,老苏顺利住进出租屋,洗了个热水澡,感觉好爽。

“回到中山后,感觉这里既安全又温暖!”苏维龙说。

复工

姜玲:“公司说备了两个月的口罩 我就安心上班了”

3月10日一早,离开观察点,广东依顿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依顿电子”)市场部员工姜玲回到了工作岗位。工厂早已响起隆隆机车声,几千名同事各就各位,忙得不亦乐乎。与年前离开时所不同的是,姜玲发现到岗员工上下班都戴口罩,工作时间和吃饭时间亦有非常大的调整,间隔超过一米。姜玲必须马上适应新的环境,她懂得复工复产时不待我。

姜玲主动向公司疫情防控人员提交了相关证明,防控人员例行登记,并向她分发了KN95口罩。走完这些流程,繁忙的一天开始了。

上个月22日,姜玲收到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管彭新宇的复工邀请,她担心上班时口罩够不够用,彭新宇的答复是,“放心吧,政府和企业都很重视,已经备了两个月的量!”。姜玲需要复工证明,彭新宇派人赶到镇政府,立马帮她办理,当天就传到了手机微信。就这样,带了两只口罩,姜玲开始了上千公里的返岗旅程。

姜玲的担心并非多余,依顿电子是三角镇的第一纳税大户,全市率先复工复产,当时就有4100名员工在岗,按照公司的实际需求,开足马力,共需6000名员工。若按一人两天使用一只KN95口罩算,消耗口罩的数量相当惊人。

3月18日上午11时,依顿电子二楼办公区,记者见到了姜玲,她正要去吃午饭。为严防疫情,公司对吃饭的时间做了调整,中餐11点到1点,晚餐4点到7点,员工分批就餐。“分批就餐,公司的后勤就非常辛苦,他们确保了所有员工的安全。”能正常上班,姜玲感到无比欣慰。

一座城市的邀请!喊出“湖北乡亲我们要”,背后故事披露

广东依顿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复工复产 记者 卢兴江 摄

越是这个时候越能体现一座城市的包容精神

记 者:疫情向好之时,三角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及时发出《三角镇关于全面推进安全有序复工复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一句邀请语“复工复产有口罩,免报免批更周到,湖北乡亲我们要”,备受关注,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当时是怎么想的?信心来自哪里?

李 宗:2月18日午饭时,我和镇防控指挥部的同事边吃边聊。大家有一个总体判断,疫情形势到有转折的时候了,可是,我们发现社会缺少有温度的东西,许多地方甚至歧视湖北人,如搞“硬核”劝离等。我们想,越是这个时候,越能体现一座城市的包容精神,越能检验党委政府应有的初心和担当。

午餐会后,我拟了《通知》初稿,下午又召开由各部门和村居负责人参加的会议,再次统一认识,要求所附的各部门和村居联系人必须用全名,留下手机号码。我们想通过“三角发布”,把我们这座城市的姿态传递出去。《通知》的题目开始定的是《复工复产有口罩,免报免批更周到》,正式发布前,我紧急叫停,在标题里写了其实是最重要的一句,“湖北乡亲我们要”。

当然,传递这个信号,三角是有底气的。早在1月21日,三角镇就强调防控工作要“内部更紧、外部不松”,除对疾控部门和公安分局提出要求外,还要求镇经信局成立了6个工作小组,向重点企业发出防控预警,提前采购储备防疫物资。年初一,我们开会到晚上11点,已经考虑复工复产的事情了。我们还及时选定了一处相对独立、环境幽静、通风良好、可入住200人的政府物业,用作集中隔离观察点。年初四,我们就到镇里的规上企业开展防疫培训,帮助企业解决具体困难。

不能为保“乌纱帽”把“重振虎威”抛脑后

记 者:一段时间来,我们知道口罩制约了许多企业复工复产,三角镇是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的?疫情形势严峻,许多地方复工复产都需要报批,三角镇免报免批如何做到?邀请发出后,效果如何?

李 宗:“一罩难求”在当时确实是突出的问题,但是,三角镇谋划早,通过镇疫情防控指挥部出面多方争取,发出“湖北老乡我们要”的邀请时,已经想方设法购买了25万个正规厂家生产的质量可靠的口罩,而且全部调配到了重点企业。

关于免报免批,我们认为只要企业严格落实了“四个到位”,确实做好了防护措施,就可以复工。为打消企业顾虑,我和镇长跑遍所有规上企业,只要企业复工复产,我们都双签名,出了问题,我们担责。我们的想法是,不能为保“乌纱帽”把中山“重振虎威”的目标抛脑后。当然,我们签名,部门领导就可以轻装上阵了。

一座城市的邀请!喊出“湖北乡亲我们要”,背后故事披露

三角镇领导走访企业

实际上,我们欢迎全国各地创业者和务工人员前来创业、置业、就业,并不仅仅是对湖北乡亲。对湖北籍老员工,只要当地放,我们就大胆接;对湖北籍新朋友,我们还承诺帮助联系就业岗位并报销路费。

邀约发出后,确实来了不少人。截至3月20日,三角镇已为湖北籍员工开具接收证明1746份,1300多名湖北老乡已返回三角镇,其中包括湖北恩施一家三口,他们是看到邀请后,慕名而来的。

一个微信平台一个电话 租房、工作全搞掂

记 者:3月16日,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出通知,允许省内低、中风险地区逐步恢复公共交通出行。这意味着湖北籍乡亲可以出城,来中山来三角就业了。假如他们来到三角,人生地不熟,到哪里找工作,又去哪里租房?

李凯航:说实话,为解决好这两个问题,我们站在到三角镇务工人员的角度,细心思考。关于找工作,不管是湖北的,还是全国的,只要你来到三角镇,或者准备来三角镇,只要关注“三角发布”和人社部门的用工信息,一查便知。我们不仅要求用人单位列出具体的岗位,而且还留有具体联系人的手机号码。

一座城市的邀请!喊出“湖北乡亲我们要”,背后故事披露

湖北籍务工人员陆续返回中山

至于租房,无需烦恼,直接找村委即可。7个村委负责人的手机号码和姓名都在三角镇的新媒体平台实名公布,目的就是避免接电话工作人员推脱,敷衍。所以,来三角镇的乡亲只需打一个电话,关注有关信息发布,租房、工作即可搞掂。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图/记者 卢兴江、部分图片由三角镇提供

◆视频拍摄/ 卢兴江

◆视频制作/易承乐

◆二审:韦多加

◆三审:魏礼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