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保險能賺錢嗎?

愛笑的眼睛70236107


你這想法也是人之常情,買賣嘛,總想著要賺才行呀!


這個想法本身並沒有錯,但是放在保險這樣一個特殊的商品上,就不對了。

為什麼不對呢?因為保險的或然性,我們買保險可能"賺錢",也可能"虧錢"。

一、購買保險賺錢的概率有多大?

保險事故的發生是或然性事件,我們無法預知究竟是不是會發生,也不知道發生的話損失是大還是小。

那我們有多大的幾率"賺錢"呢?我們可以從生命表和重疾表中得出一定的結論。

生命表和重疾表都是由中國銀保監會統一組織制定的。

生命表通常又可以稱作"死亡率表",顧名思義,它反映了各年齡段的死亡率。

重疾表則反映了各年齡段罹患重疾的概率。

生命表目前在用的是第三套,2017年正式啟用的。重疾表目前在用的還是第一套,第二套已經在修訂中了,預計今年將會完成修訂。

我們就以第一套重疾表為例,來看下"賺錢"的概率吧。

25種重疾經驗發生率表

25種重疾是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和中國醫師協會制定的標準定義,各家保險公司的重疾險都包含這25種,覆蓋了95%以上的重疾發生率,重疾表也是根據這25種重疾來制定的。

表中ix是各年齡的25種重疾發生率,kx是因重疾致死的人數比例。

光有這個數據只是知道某一年齡得重疾的概率,這還不夠,我們還需要知道某一年齡之前罹患重疾的概率。

計算這個概率需要運用一些統計學的知識。

  1. 我們用1-ix,先算各個年齡(i)不發生重疾的概率P(i);
  2. 在計算各年齡(i)之前不發生重疾的概率,等於P(0)*P(1)*P(2)……P(i);
  3. 最後得出各年齡(i)之前發生重疾的概率P,用1減去上一步算出來的數值。

通過計算,我們羅列出各年齡之前發生重疾的概率,彙總成表。

各年齡之前發生重疾的概率表(男)

各年齡之前發生重疾的概率表(女)

好了,現在我們可以來對著表格查一下數據了。

40歲男性,購買重疾險賺到錢的概率是3.0284%;40歲女性,賺到錢的概率是3.2999%;

50歲男性,購買重疾險賺到錢的概率是7.8626%;50歲女性,賺到錢的概率是7.4752%;

60歲男性,購買重疾險賺到錢的概率是19.6011%;60歲女性,賺到錢的概率是15.0758%;

年齡越大,發生重疾的概率越高,買保險"賺錢"的概率也就越高。

年齡越大,重疾發生概率越高

但是,通過保險賺到錢,犧牲的是健康或者生命;通過保險虧了錢,卻賺取了健康和生命。

所以,通過保險賺了錢,其實是因為在健康或者生命上先吃了虧,然後通過保險獲得了經濟上的補償。

這就是保險的或然性特點。

二、賺錢就是虧,買保險還有什麼意義?

通過保險賺了錢,其實意味著自己發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那還買保險幹嘛?詛咒自己嗎?

抱有這種思想的人真的不少。

人有一種很奇怪的心態。

假設一件好事情,發生的概率是50%,不發生的概率也是50%,人們卻總覺得好事會發生。

可是一件不好的事情,發生的概率是50%,不發生的概率也是50%,人們卻總覺得不會發生。

其實,兩者的概率並沒有不同。

這就像大家去炒股總覺得自己會賺錢,但是提到買保險,總覺得自己不會發生意外。道理是一樣的。

人總是喜歡想象美好的事物,壞事情從主觀上就會去迴避,而忽略了客觀存在性,從而未採取任何風險防範措施。

這在風險應對的四種舉措:保留、規避、降低、轉移風險中,是最差一種保留風險策略,任由風險的發生。

風險管理的4種方法

在這種情況下,風險的防線是很薄弱的。如果發生重大風險,平素看似正常運轉的家庭,就面臨著一瞬間被壓垮的可能。

保險一定不能看成是"賺錢"的工具,而是一個風險管理工具,是風險應對措施中的轉移風險。其高槓杆是其他金融產品難以具備的。

沒有一個金融產品可以用幾百塊撬動幾十萬,但意外險可以做到;沒有一個金融產品可以付幾千塊,罹患重疾時可以送來幾十萬,但重疾險可以做到;沒有一個金融產品可以付幾百塊,身故後給家人送去幾十萬,但定期壽險可以做到……

這就是保險的意義。風險事故的發生是或然性的,可一旦發生,它可以確保一個家庭財務的穩定性,平穩度過人生中最難的難關。

保險在首年的槓桿是最高的,隨著每年持續交保費,保險的槓桿會逐漸降低。但就像風險事故的發生具有或然性一樣,風險事故發生的時間同樣具有或然性。

什麼時候發生?Who knows?

正確理解保險的功用,而不是錯誤當作"賺錢"的工具,保險在為我們築好防範風險的城牆之後,我們就可以安心奮鬥了!


保險觀察


再者,既然是經濟合同就有盈利的可能。就目前來說,保險的種類繁多,大致可以分為:1.意外險2.重疾險3.分紅險4.醫療保險5.萬能險等等!

這些險種都有一個保險期限,就是保障被保險人的年限。

除意外險之外,合同到期後一般都是有一定的盈利的105--110%之間吧!如果出現了意外,就是按照保額賠償的!

這就是保險的原理,和具體的操作流程!

一己之見,還望高人指點!


大浪淘沙盡英雄


如果是購買年金保險,會有生存金,生存金不領取的情況下會有分紅。而在整個產品的生命週期裡,生存金加分紅,加保費的現金價值一定會比保費更多,多出來的部分應該就是您說的收益了吧。不同設計的年金保險,開始有你說的收益的時間不一樣,目前最快產生您說的收益的保險是6年,慢的可能十幾二十年,但如果把年金保險拉長時間來看,其實平均年收益都差不多。

另外萬能險也有收益,一般是一次性繳費,收益(分紅)是每月公佈,還能累計生息,現金價值不會低於保費,蠻像理財產品的,不過一般5年內要退出產品的話會有提前退保手續費,5年後我知道的萬能險都是免費退保的。

有的終身壽保險也會有您說的收益,如果一直沒有理賠的話,幾十年後,現金價值就可能高於保費了,有的終身壽現金價值高於保費蠻多的。

有的重疾險也可能有你說的收益,比如直接賠付保額的重疾險,保額高於保費嘛,不過多出來那點錢按年收益來計算的話,是很少的。

我暫時想到這幾種了😒😒😒😒


Vince大文


買保險能不能賺錢取決於兩個方面。

1、看你買的是不是理財險,也就是現在的年金險。這種保險是可以賺錢的,如今很多人的孩子教育金以及自己養老金都是通過買年金險來增值。

這種保險大多是日記息月複利的,當現金價值高的時候,收益非常誇張。10萬變100萬都正常。更重要的是還合理合法。

2、不太好的情況下,不幸中的萬幸。買的意外或者疾病醫療險,獲得理賠。這種事各個醫院幾乎每天都在發生。我做保險幾年,也經常見到。

因為保費通常是沒有理賠數目多的。算起來也算是賺到了。只不過應該沒人會想這樣賺,除了已經發生風險的人。

還有一種是通過保險合同在銀行低利息貸款,創業賺錢的。也就是說你有保險合同的情況下,可以在銀行貸款。

利息比抵押車抵押房還低。當然,創業不一定會成功,但是用這個方式賺錢的也不少。目前很少有人自己存錢創業。

至少一半是貸款創業的,包括買車之類的。畢竟很多人工資就5000左右,拋開日常生活,還有一大堆雜費。能夠存下來的錢不多。

能夠存的創業資金也就不多。所以如果有經濟頭腦,通過保險合同銀行低利息貸款賺錢也是不錯的選擇。

也不要覺得貸款創業丟人,馬雲 馬化騰 王健林這些大佬創業也貸款過。凡事只看最後結果,能夠賺到錢,不管貸款還是信用卡,都可以用。

前期是要有經濟頭腦,懂得經營。這也是大多老闆的生錢之道,用別人的錢來賺錢。

最後如果我的回答對各位有所幫助,不妨點個關注支持一下[呲牙]





勵志的阿超


我來回答吧。


首先,我要糾正下題主,要是為了賺錢請別買保險。


不知道為什麼,很多人都抱著“賺錢”的心思買保險。然後被一些無良業務員承諾的高收益忽悠,拿著買了三五年的重疾險合同給保險公司要收益,被拒後就憤然得出了“保險騙人”的結論。

舉個栗子:你咋不拿著格力微波爐去問董明珠為啥你家微波爐不能製冷啊?家電分空調、微波爐等很多種類、功能也各不相同,保險也是啊。你想製冷就買空調,非要買個微波爐讓它製冷,你看董小姐怎麼懟你?


第二,如果你買保險的目的是為了賺錢,那只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騙保。最近幾年騙保案例有很多,成功的幾乎沒有,自己可以去查。


第二種,犧牲靈活性獲取一定收益。這裡的靈活性是指幾年、甚至是幾十年的靈活性來獲取一定的收益,但這種收益相對於CPI和貨幣的貶值速度那就不好說了,得你自己考量。

第三,請大家在買保險前一定要明白保險的功能與意義。保險就是保障和預防風險,他最原始的功用就是以小博大的槓桿效應。想賺錢,買基金、炒股票、買國債、炒房子都行啊,請別指望保險,然後又說保險騙人好不啦?


最後,國家監管也一再強調保險要回歸保障,目前對收益類的保險產品限制很多,請大家一定擦亮雙眼,別被保險的高收益迷惑。


堅毅行者


可以,但是得看保險類型,保險也是一種投資,目前市面上的保險門類眾多,各色各樣的都有,需要學會去分辨,有的保險是有收益的,不過普遍週期中長期,有的可能需要你一年交多少,連著交幾年,後面才又慢慢返還本金和收益,而你的這部分錢,保險公司是拿去做投資的,投資都是有一定風險的,因此,你也肯定會承擔一部分風險,不管是什麼保險公司,他們都是需要也必須以賺錢賺收益的!

當然,金融危機來臨,風險就會比較大。所以目前我們接觸到的大部分保險只是屬於對沖風險的,而不是收益類型的保險!比如常見的重疾險,人壽險,意外險,意外醫療險,還有大家都知道的醫保等,這些都不是收益型的,但是重點來了,這些保險好嗎?

其實在保險方面,這些保險平時感覺沒什麼用,而且也不會有收益,而是白白交錢,但是當真正的突發事件來臨時,這類保險才是用處最大的,而至於理財類的保險,可能你平時感覺有收益,也就是能賺錢,但是比較大的意外到來時,作用就相對有限,所以,買保險還是得根據自己實際需要來靈活的配置!而不是圖一時之利,而不顧長遠的需要!

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情懷玩家


保險本質是對抗風險,說明了就是雪中送炭,不是錦上添花,所謂的理財險參差不齊,諸如“你30歲能領xxx,50歲領xxxxx,80歲領xxxxx,90歲領xxxxxxx,100歲領 xxxxxx”建議網絡購買大病險如“好醫保長期醫療”以防萬一


橘貓吃吃吃


買了保險能賺錢嗎?這個問題就好像在問,買彩票能賺錢嗎?

保險,本質上解決的是支出替代和收入補償兩方面的問題。

支出替代方面基本是以報銷的形式;

收入補償方面基本是以給付的形式。

賺錢,無非是想得到的錢比付出的多,對不?

1.保障型保險,

我想沒人會想要通過保障型保險來賺錢,

大概率真的會出現有命賺,沒命花。

2.年金型保險是一個例外,它是用時間和複利來賺錢,你願不願意等呢?

3.投資連結型保險也具有投資屬性,不過要承擔收益為負的風險,你又願不願意承受呢?

所以,你感受到了嗎?

保險姓保,金融三駕馬車中,保險就是那個守門員,賺錢不是它的功能和意義,保護財富才是,穩定現金流才是。你覺得對嗎?


MDRT王鹿童


有投資功能的保險是可以賺不確定的投資收益,其他的保障型保險不能。

一、保障型保險的主要功能是保本:保障健康、保護財產。

我們的財富由兩部分組成:本和利,本金和收益,不同的人側重點不一樣。年輕的時候,我們本金少,財產少,這時我們追求收益率,追求利潤最大化,因為這樣,我們的財富就會越來越多。

而我們年老時,要賺的錢基本已經賺到手,賺不到的錢也沒有時間去賺了。這時我們更加偏重於保住賺到的錢,保住賺錢的人,比如家裡在頂樑柱。這時保障型保險發生作用了。

″本小利大利不大,本大利小利不小”。你有1000塊時,你的年化收益率是20%,1年後的收益也才200塊;如果你有10萬塊,年化收益率是4%,那你1年後的你能賺到4000塊錢。從錢多錢少的角度來分析,也是一樣的道理。雖然本金小的時候,收益率大比不了“大本金″增加的收益多,但是比收益率小時還是有用的多了!

″年輕時,我們用健康換金錢;年老時,我們用金錢換健康”。我們的工資是我們的本金,而這個本金是用我們的健康換來的,因此,身體健康才是我們最大的本金,而保障型保險就是保住這個健康,因此也叫做“健康保險”,它能保住我們的健康、生命、存款等。

二、有投資功能的理財型保險,弱化了保障功能,增加了投資功能。

分紅型保險、萬能型保險、投連型保障都是有投資功能的保險,這些保險的保障功能弱化了,理賠的倍數遠比保障型保險差。保護家庭財產、保護健康的能力比保障型保險差。

分紅型保險一般分為:低檔分紅、中檔分紅、高檔分紅。這些分紅的檔次和保險公司當年投資情況相關,也和保險公司的分紅政策相關,意思說投資收益好,不代表就能拿到高檔分紅。這相當於我們委託保險公司去投資,而收益收益是多少全由保險公司說了算。

也就是說,有投資功能的保險是可以賺錢,但是賺多少不知道?分多少不知道?賺得多,不一定分得多。

所以靠買保險賺錢是很困難的。

三、買保險能保住錢,做保險能賺到錢。

靠保險能賺到錢,那是把保險當成事業去做才能賺錢,你服務的客戶越多,你組建的團隊越大,你賺的錢也就越多。銷售保單的提層是勞動性收入,組建團隊帶來的收入屬於被動性收入,做保險這兩種錢都能賺到。

用賺到的錢當作保費買了保險之後,能夠保護好自己家人的健康,能保護好自己存款等財產。保險是個很好的工具,用的好既能賺錢,也能保住賺錢的人,保住賺到的錢。

靠買有投資功能的保險是能賺到錢的,不過是不確定的投資收益。做保險能賺到錢,你服務的客戶越多,你的團隊越大,你賺到的錢也不越多。

關注我,持續收看家庭理財乾貨;分享給好友,你們的友情因分享更豐盛更可靠。


白話家庭理財


保險從功用上,總體分兩種:保障類和理財類。

第一種:保障類。顧名思義,買回來做風險保障的,即未來面對老、病、死、殘,完全依靠自己的儲蓄很難覆蓋這些未知的風險,就靠花小錢,撬動一筆大錢來做保障。便宜的如百萬醫療,幾百塊可以買到幾百萬的保障。最好的結果自然是,風險都沒發生,當然錢一般也很少再退回來。畢竟請個保鏢也要付工資的。

有部分會退還保費的保險不推薦,命運裡的饋贈都是暗中標號價格的,別又想保障又想賺錢。

第二種:理財類。主要即年金類保險,一般為付一筆錢,到未來約定的時間,只要活著就可以領錢……解決生的風險。這類產品,一般保險公司會給一個預定利率(不超過4.025%),按這個複利滾動,算出你未來可以領到的收益。

這種產品,理論上是可以賺錢的,但這個收益率對於普通人還好,對金融市場裡的老炮可能沒吸引力。個人認為保險理財,最大的意義不在於賺多少錢,而在於強制儲蓄,專款專用。否則最後只能仰天長嘆,錢都去哪兒了~

保險眼光看世界,歡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