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保险能赚钱吗?

爱笑的眼睛70236107


你这想法也是人之常情,买卖嘛,总想着要赚才行呀!


这个想法本身并没有错,但是放在保险这样一个特殊的商品上,就不对了。

为什么不对呢?因为保险的或然性,我们买保险可能"赚钱",也可能"亏钱"。

一、购买保险赚钱的概率有多大?

保险事故的发生是或然性事件,我们无法预知究竟是不是会发生,也不知道发生的话损失是大还是小。

那我们有多大的几率"赚钱"呢?我们可以从生命表和重疾表中得出一定的结论。

生命表和重疾表都是由中国银保监会统一组织制定的。

生命表通常又可以称作"死亡率表",顾名思义,它反映了各年龄段的死亡率。

重疾表则反映了各年龄段罹患重疾的概率。

生命表目前在用的是第三套,2017年正式启用的。重疾表目前在用的还是第一套,第二套已经在修订中了,预计今年将会完成修订。

我们就以第一套重疾表为例,来看下"赚钱"的概率吧。

25种重疾经验发生率表

25种重疾是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制定的标准定义,各家保险公司的重疾险都包含这25种,覆盖了95%以上的重疾发生率,重疾表也是根据这25种重疾来制定的。

表中ix是各年龄的25种重疾发生率,kx是因重疾致死的人数比例。

光有这个数据只是知道某一年龄得重疾的概率,这还不够,我们还需要知道某一年龄之前罹患重疾的概率。

计算这个概率需要运用一些统计学的知识。

  1. 我们用1-ix,先算各个年龄(i)不发生重疾的概率P(i);
  2. 在计算各年龄(i)之前不发生重疾的概率,等于P(0)*P(1)*P(2)……P(i);
  3. 最后得出各年龄(i)之前发生重疾的概率P,用1减去上一步算出来的数值。

通过计算,我们罗列出各年龄之前发生重疾的概率,汇总成表。

各年龄之前发生重疾的概率表(男)

各年龄之前发生重疾的概率表(女)

好了,现在我们可以来对着表格查一下数据了。

40岁男性,购买重疾险赚到钱的概率是3.0284%;40岁女性,赚到钱的概率是3.2999%;

50岁男性,购买重疾险赚到钱的概率是7.8626%;50岁女性,赚到钱的概率是7.4752%;

60岁男性,购买重疾险赚到钱的概率是19.6011%;60岁女性,赚到钱的概率是15.0758%;

年龄越大,发生重疾的概率越高,买保险"赚钱"的概率也就越高。

年龄越大,重疾发生概率越高

但是,通过保险赚到钱,牺牲的是健康或者生命;通过保险亏了钱,却赚取了健康和生命。

所以,通过保险赚了钱,其实是因为在健康或者生命上先吃了亏,然后通过保险获得了经济上的补偿。

这就是保险的或然性特点。

二、赚钱就是亏,买保险还有什么意义?

通过保险赚了钱,其实意味着自己发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那还买保险干嘛?诅咒自己吗?

抱有这种思想的人真的不少。

人有一种很奇怪的心态。

假设一件好事情,发生的概率是50%,不发生的概率也是50%,人们却总觉得好事会发生。

可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的概率是50%,不发生的概率也是50%,人们却总觉得不会发生。

其实,两者的概率并没有不同。

这就像大家去炒股总觉得自己会赚钱,但是提到买保险,总觉得自己不会发生意外。道理是一样的。

人总是喜欢想象美好的事物,坏事情从主观上就会去回避,而忽略了客观存在性,从而未采取任何风险防范措施。

这在风险应对的四种举措:保留、规避、降低、转移风险中,是最差一种保留风险策略,任由风险的发生。

风险管理的4种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风险的防线是很薄弱的。如果发生重大风险,平素看似正常运转的家庭,就面临着一瞬间被压垮的可能。

保险一定不能看成是"赚钱"的工具,而是一个风险管理工具,是风险应对措施中的转移风险。其高杠杆是其他金融产品难以具备的。

没有一个金融产品可以用几百块撬动几十万,但意外险可以做到;没有一个金融产品可以付几千块,罹患重疾时可以送来几十万,但重疾险可以做到;没有一个金融产品可以付几百块,身故后给家人送去几十万,但定期寿险可以做到……

这就是保险的意义。风险事故的发生是或然性的,可一旦发生,它可以确保一个家庭财务的稳定性,平稳度过人生中最难的难关。

保险在首年的杠杆是最高的,随着每年持续交保费,保险的杠杆会逐渐降低。但就像风险事故的发生具有或然性一样,风险事故发生的时间同样具有或然性。

什么时候发生?Who knows?

正确理解保险的功用,而不是错误当作"赚钱"的工具,保险在为我们筑好防范风险的城墙之后,我们就可以安心奋斗了!


保险观察


再者,既然是经济合同就有盈利的可能。就目前来说,保险的种类繁多,大致可以分为:1.意外险2.重疾险3.分红险4.医疗保险5.万能险等等!

这些险种都有一个保险期限,就是保障被保险人的年限。

除意外险之外,合同到期后一般都是有一定的盈利的105--110%之间吧!如果出现了意外,就是按照保额赔偿的!

这就是保险的原理,和具体的操作流程!

一己之见,还望高人指点!


大浪淘沙尽英雄


如果是购买年金保险,会有生存金,生存金不领取的情况下会有分红。而在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里,生存金加分红,加保费的现金价值一定会比保费更多,多出来的部分应该就是您说的收益了吧。不同设计的年金保险,开始有你说的收益的时间不一样,目前最快产生您说的收益的保险是6年,慢的可能十几二十年,但如果把年金保险拉长时间来看,其实平均年收益都差不多。

另外万能险也有收益,一般是一次性缴费,收益(分红)是每月公布,还能累计生息,现金价值不会低于保费,蛮像理财产品的,不过一般5年内要退出产品的话会有提前退保手续费,5年后我知道的万能险都是免费退保的。

有的终身寿保险也会有您说的收益,如果一直没有理赔的话,几十年后,现金价值就可能高于保费了,有的终身寿现金价值高于保费蛮多的。

有的重疾险也可能有你说的收益,比如直接赔付保额的重疾险,保额高于保费嘛,不过多出来那点钱按年收益来计算的话,是很少的。

我暂时想到这几种了😒😒😒😒


Vince大文


买保险能不能赚钱取决于两个方面。

1、看你买的是不是理财险,也就是现在的年金险。这种保险是可以赚钱的,如今很多人的孩子教育金以及自己养老金都是通过买年金险来增值。

这种保险大多是日记息月复利的,当现金价值高的时候,收益非常夸张。10万变100万都正常。更重要的是还合理合法。

2、不太好的情况下,不幸中的万幸。买的意外或者疾病医疗险,获得理赔。这种事各个医院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我做保险几年,也经常见到。

因为保费通常是没有理赔数目多的。算起来也算是赚到了。只不过应该没人会想这样赚,除了已经发生风险的人。

还有一种是通过保险合同在银行低利息贷款,创业赚钱的。也就是说你有保险合同的情况下,可以在银行贷款。

利息比抵押车抵押房还低。当然,创业不一定会成功,但是用这个方式赚钱的也不少。目前很少有人自己存钱创业。

至少一半是贷款创业的,包括买车之类的。毕竟很多人工资就5000左右,抛开日常生活,还有一大堆杂费。能够存下来的钱不多。

能够存的创业资金也就不多。所以如果有经济头脑,通过保险合同银行低利息贷款赚钱也是不错的选择。

也不要觉得贷款创业丢人,马云 马化腾 王健林这些大佬创业也贷款过。凡事只看最后结果,能够赚到钱,不管贷款还是信用卡,都可以用。

前期是要有经济头脑,懂得经营。这也是大多老板的生钱之道,用别人的钱来赚钱。

最后如果我的回答对各位有所帮助,不妨点个关注支持一下[呲牙]





励志的阿超


我来回答吧。


首先,我要纠正下题主,要是为了赚钱请别买保险。


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都抱着“赚钱”的心思买保险。然后被一些无良业务员承诺的高收益忽悠,拿着买了三五年的重疾险合同给保险公司要收益,被拒后就愤然得出了“保险骗人”的结论。

举个栗子:你咋不拿着格力微波炉去问董明珠为啥你家微波炉不能制冷啊?家电分空调、微波炉等很多种类、功能也各不相同,保险也是啊。你想制冷就买空调,非要买个微波炉让它制冷,你看董小姐怎么怼你?


第二,如果你买保险的目的是为了赚钱,那只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骗保。最近几年骗保案例有很多,成功的几乎没有,自己可以去查。


第二种,牺牲灵活性获取一定收益。这里的灵活性是指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灵活性来获取一定的收益,但这种收益相对于CPI和货币的贬值速度那就不好说了,得你自己考量。

第三,请大家在买保险前一定要明白保险的功能与意义。保险就是保障和预防风险,他最原始的功用就是以小博大的杠杆效应。想赚钱,买基金、炒股票、买国债、炒房子都行啊,请别指望保险,然后又说保险骗人好不啦?


最后,国家监管也一再强调保险要回归保障,目前对收益类的保险产品限制很多,请大家一定擦亮双眼,别被保险的高收益迷惑。


坚毅行者


可以,但是得看保险类型,保险也是一种投资,目前市面上的保险门类众多,各色各样的都有,需要学会去分辨,有的保险是有收益的,不过普遍周期中长期,有的可能需要你一年交多少,连着交几年,后面才又慢慢返还本金和收益,而你的这部分钱,保险公司是拿去做投资的,投资都是有一定风险的,因此,你也肯定会承担一部分风险,不管是什么保险公司,他们都是需要也必须以赚钱赚收益的!

当然,金融危机来临,风险就会比较大。所以目前我们接触到的大部分保险只是属于对冲风险的,而不是收益类型的保险!比如常见的重疾险,人寿险,意外险,意外医疗险,还有大家都知道的医保等,这些都不是收益型的,但是重点来了,这些保险好吗?

其实在保险方面,这些保险平时感觉没什么用,而且也不会有收益,而是白白交钱,但是当真正的突发事件来临时,这类保险才是用处最大的,而至于理财类的保险,可能你平时感觉有收益,也就是能赚钱,但是比较大的意外到来时,作用就相对有限,所以,买保险还是得根据自己实际需要来灵活的配置!而不是图一时之利,而不顾长远的需要!

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情怀玩家


保险本质是对抗风险,说明了就是雪中送炭,不是锦上添花,所谓的理财险参差不齐,诸如“你30岁能领xxx,50岁领xxxxx,80岁领xxxxx,90岁领xxxxxxx,100岁领 xxxxxx”建议网络购买大病险如“好医保长期医疗”以防万一


橘猫吃吃吃


买了保险能赚钱吗?这个问题就好像在问,买彩票能赚钱吗?

保险,本质上解决的是支出替代和收入补偿两方面的问题。

支出替代方面基本是以报销的形式;

收入补偿方面基本是以给付的形式。

赚钱,无非是想得到的钱比付出的多,对不?

1.保障型保险,

我想没人会想要通过保障型保险来赚钱,

大概率真的会出现有命赚,没命花。

2.年金型保险是一个例外,它是用时间和复利来赚钱,你愿不愿意等呢?

3.投资连结型保险也具有投资属性,不过要承担收益为负的风险,你又愿不愿意承受呢?

所以,你感受到了吗?

保险姓保,金融三驾马车中,保险就是那个守门员,赚钱不是它的功能和意义,保护财富才是,稳定现金流才是。你觉得对吗?


MDRT王鹿童


有投资功能的保险是可以赚不确定的投资收益,其他的保障型保险不能。

一、保障型保险的主要功能是保本:保障健康、保护财产。

我们的财富由两部分组成:本和利,本金和收益,不同的人侧重点不一样。年轻的时候,我们本金少,财产少,这时我们追求收益率,追求利润最大化,因为这样,我们的财富就会越来越多。

而我们年老时,要赚的钱基本已经赚到手,赚不到的钱也没有时间去赚了。这时我们更加偏重于保住赚到的钱,保住赚钱的人,比如家里在顶梁柱。这时保障型保险发生作用了。

″本小利大利不大,本大利小利不小”。你有1000块时,你的年化收益率是20%,1年后的收益也才200块;如果你有10万块,年化收益率是4%,那你1年后的你能赚到4000块钱。从钱多钱少的角度来分析,也是一样的道理。虽然本金小的时候,收益率大比不了“大本金″增加的收益多,但是比收益率小时还是有用的多了!

″年轻时,我们用健康换金钱;年老时,我们用金钱换健康”。我们的工资是我们的本金,而这个本金是用我们的健康换来的,因此,身体健康才是我们最大的本金,而保障型保险就是保住这个健康,因此也叫做“健康保险”,它能保住我们的健康、生命、存款等。

二、有投资功能的理财型保险,弱化了保障功能,增加了投资功能。

分红型保险、万能型保险、投连型保障都是有投资功能的保险,这些保险的保障功能弱化了,理赔的倍数远比保障型保险差。保护家庭财产、保护健康的能力比保障型保险差。

分红型保险一般分为:低档分红、中档分红、高档分红。这些分红的档次和保险公司当年投资情况相关,也和保险公司的分红政策相关,意思说投资收益好,不代表就能拿到高档分红。这相当于我们委托保险公司去投资,而收益收益是多少全由保险公司说了算。

也就是说,有投资功能的保险是可以赚钱,但是赚多少不知道?分多少不知道?赚得多,不一定分得多。

所以靠买保险赚钱是很困难的。

三、买保险能保住钱,做保险能赚到钱。

靠保险能赚到钱,那是把保险当成事业去做才能赚钱,你服务的客户越多,你组建的团队越大,你赚的钱也就越多。销售保单的提层是劳动性收入,组建团队带来的收入属于被动性收入,做保险这两种钱都能赚到。

用赚到的钱当作保费买了保险之后,能够保护好自己家人的健康,能保护好自己存款等财产。保险是个很好的工具,用的好既能赚钱,也能保住赚钱的人,保住赚到的钱。

靠买有投资功能的保险是能赚到钱的,不过是不确定的投资收益。做保险能赚到钱,你服务的客户越多,你的团队越大,你赚到的钱也不越多。

关注我,持续收看家庭理财干货;分享给好友,你们的友情因分享更丰盛更可靠。


白话家庭理财


保险从功用上,总体分两种:保障类和理财类。

第一种:保障类。顾名思义,买回来做风险保障的,即未来面对老、病、死、残,完全依靠自己的储蓄很难覆盖这些未知的风险,就靠花小钱,撬动一笔大钱来做保障。便宜的如百万医疗,几百块可以买到几百万的保障。最好的结果自然是,风险都没发生,当然钱一般也很少再退回来。毕竟请个保镖也要付工资的。

有部分会退还保费的保险不推荐,命运里的馈赠都是暗中标号价格的,别又想保障又想赚钱。

第二种:理财类。主要即年金类保险,一般为付一笔钱,到未来约定的时间,只要活着就可以领钱……解决生的风险。这类产品,一般保险公司会给一个预定利率(不超过4.025%),按这个复利滚动,算出你未来可以领到的收益。

这种产品,理论上是可以赚钱的,但这个收益率对于普通人还好,对金融市场里的老炮可能没吸引力。个人认为保险理财,最大的意义不在于赚多少钱,而在于强制储蓄,专款专用。否则最后只能仰天长叹,钱都去哪儿了~

保险眼光看世界,欢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