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为保太子地位,与将军合谋杀掉皇帝亲夫,结局让自己后悔不迭

王延羲除了与割据建州的王延政交相攻伐之外,其在长乐(福州)的中央政权也面临很多危机。一方面肆意滥杀功臣勋旧引得人人自危;另一方面王延羲与朱文进、连重遇这些控制京畿军权的将领关系又十分复杂微妙。

朱文进和连重遇在通文四年(939年)发动兵变,最终杀掉了闽康宗王继鹏,原先处于核心权力层之外的王延羲成为客观受益者。按理说,王延羲与朱文进、连重遇二人是盟友关系,王延羲的王氏皇族身份能够在兵变之后恢复秩序,而朱、连二人手握重兵又能巩固王延羲的地位。

皇后为保太子地位,与将军合谋杀掉皇帝亲夫,结局让自己后悔不迭

闽国在五代十国之中

但是,一心要建立真正独断皇权的王延羲必然不会真正信任朱文进和连重遇等人,而朱、连这样的闽籍军人也不会容忍自己手中的兵权被皇权侵夺。因为拥立王延羲有定策之功,连重遇被升为阁门使,原由连重遇掌管的控鹤军由连重遇、朱文进的部将魏从朗统辖,但王延羲并不信任他们。

不久之后,王延羲就找了一个理由将魏从朗处死,目的是夺取对控鹤军的控制权,当然这引起了朱文进和连重遇的严重不安。另外有一次,王延羲请朱、连二人入宫赴宴。席至一半之时,王延羲突然吟了白居易《天可度·恶诈人也》中的两句:“唯有人心相对时,咫尺之间不能料。”

言下之意,王延羲是在暗示自己不信任二人。二人听闻此言,非常紧张,赶紧“流涕再拜”说:“臣子事君父,安有他志!”没想到,王延羲竟然没有任何回应,“二人大惧”。

皇后为保太子地位,与将军合谋杀掉皇帝亲夫,结局让自己后悔不迭

闽国与殷国

如果朱、连二人毫无动作,势必就会被王延羲杀掉。正在危机紧迫之时,闽国宫闱风波又与外朝权斗合流,导致了危机爆发。王延羲的原配皇后李氏有一子王亚澄早已被立为皇储。但是,永隆五年(943年),王延曦又纳金吾使尚保殷之女尚氏,封为贤妃。尚贤妃长得特别美貌,王延曦很宠幸她,几乎对其言听计从。

当时贤妃尚氏得到王延羲的宠爱,自然引起李皇后的嫉恨,更重要的是,李皇后担心其子王亚澄的皇储地位不保,所以就意图杀掉王延羲而立其子王亚澄为闽帝。基于这个原因,李皇后与朱文进、连重遇暗中结盟,准备弑君夺位。

闽国永隆六年(944年)三月,李皇后称父亲李真生病,央求王延羲去李家看望。李真设宴款待,王延羲喝得大醉由左右扶着回宫。随行的连重遇、朱文进趁机指使拱宸马步使钱达,以扶王延羲上马为名,一刀将他杀死。

皇后为保太子地位,与将军合谋杀掉皇帝亲夫,结局让自己后悔不迭

武夫政治

按照原定协议,在李皇后协助杀死王延羲之后,军人势力应该拥立其子王亚澄为帝。但是,当弑君成功之后,朱文进和连重遇已经不想履行承诺了,他们已全无拥立王氏后人为帝的想法了。于是乎,朱、连二人召集百官集于朝堂,对众人说:“太祖昭武皇帝,光启闽国,今子孙淫虐,荒坠厥绪。天厌王氏,宜更择有德者立之。”

朱、连二人兵柄在握,众臣自然不敢置喙。于是,连重遇推着朱文进“升殿,被衮冕,帅群臣北面再拜称臣”。朱文进自称闽主,而后就“悉收王氏宗族延喜以下少长五十余人,皆杀之”。朱文进试图废除王氏时代闽国的一些弊政,借以收揽人心,但效果并不大。

皇后为保太子地位,与将军合谋杀掉皇帝亲夫,结局让自己后悔不迭

永隆通宝

不久之后,朱文进又主动取消帝号自称威武留后,向后晋称臣,成为后晋朝廷任命的威武节度使。后晋开运元年(944年)十二月十五日,朱文进正式被后晋出帝石重贵册封为闽国王。但是,朱文进在福州的统治并不稳固,他也要面对来自建州王延政的威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