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武漢醫生王磊: 患者視為希望,給患者以信心

“收到,我會安排利用好時間,充分調整休息,隨時做好重返‘前線’的準備。”從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撤出後,3月16日,王磊接到了指示,即日起河北支援湖北第七批醫療隊和第八批醫療隊部分隊員將入駐雷神山醫院,剩餘人員作為後備力量隨時待命。

王磊是三河市燕郊人民醫院內六科副主任醫師,2月21日作為我市第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奔赴武漢,他已在抗“疫”一線工作20余天。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王磊主動請纓、迎難而上,查房問診、指導用藥、調整醫囑、統計數據,他用實際行動扛起了一名醫務工作者的責任。

“我知道他會去。”石立山是三河市燕郊人民醫院醫務科主任,作為王磊的同事,得知王磊去武漢支援時他一點也不意外。石立山說,因為擔任著科室主任的職務,日常工作非常繁雜,王磊錯過了之前支援湖北醫療隊報名的時間。廊坊市開始徵集第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員時,他第一時間報了名。

2月21日,王磊隨同河北省第八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到達武漢。經過8天培訓,3月1日中午,王磊和醫療隊的其他同志一起前往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29病區,熟悉病房環境和佈局,瞭解病患情況。

王磊坦言,之前他就知道當地醫護人員已經堅守救治一線多日,“但跨入病房的那一刻,看到他們的疲憊與憔悴時,我心裡湧上來一種說不出來的滋味。”醫務人員無私奉獻的精神激勵著王磊,於是便有了誓言 “要加班,我來”“搬運物資,我年輕有力氣,讓我去”“採集患者咽拭子風險高,我帶頭!”

因為該病區收治的都是確診的危重症患者,沒有親人陪伴的孤獨感和對新冠肺炎的恐懼,讓患者特別渴求關愛。“當看到他們渴求的眼神時,真的很心酸。”回想起第一次見到患者的情形,王磊不覺紅了眼眶。

防護服、面罩、防護鏡、N95口罩……進入病房開展工作前,嚴密防護步驟一個不能少。由於長時間穿戴密不透風的防護裝備,王磊的鼻子周圍出現壓瘡,臉上全是深深的勒痕,但面對患者,王磊始終活力滿滿,“患者視我們為‘希望’,這份信任不可辜負。”

在王磊負責的病區,有一位患者一度焦慮、絕望,“他住院後,家人也相繼感染住院,他對此一直非常自責,因此病情反反覆覆。”為讓患者調整心態配合治療,王磊每天都要抽時間與他談心,漸漸地患者心理負擔沒那麼重了,病情逐漸穩定。

危難時刻顯真情,大難來時顯擔當。“既然選擇來到這裡,定將全力以赴,這是我的使命更是我的責任。”王磊的心中只有一個目標:守護生命,不勝不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