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9月開學小學四年級,怎樣培養他的學習習慣,提高他對知識面的廣度和深度?

蜀黍一品


我女兒現在讀大五,學習基本不要我操心。就是在小學三年級時,我花了一學期的時間,每天晚上把她做好的作業認真看,發現錯的或思路複雜化的題目,給她講明邏輯和道理,然後寫個相似的題目,讓她練習。以後,她就按自己的節奏成長了。



就學習習慣來說,直白的說就是知道什麼時間幹什麼事,且有一個認真的態度就行了。比如英語是聽說讀寫,那得讓他聽、說、讀和寫;語文靠日積月累,那得讓他多閱讀;數學講求方法比較多,那得讓他多練習發散性和集中性的思維;科學課講求探究,那得讓他多動手,從實踐中發現問題,再解決問題等。當然,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離不開家長和老師的引導,特別是家庭學習情境的創設。



就知識的廣度和深度方面,主要依賴於孩子的興趣和鑽研精神。在這方面我們不提倡學生做“刁鑽”的題目,通常課堂聽認真聽,能獨立完成課堂作業和課後作業就相當好了。因為知識都是來源於實踐,迴歸於實踐,所以能借助於小學《科學》書中的探究活動或生活中的問題,進行探究,引導孩子查閱資料,分析現象,探究規律,知識的廣度和深度慢慢就積累起來了。


紅藍推演


影響孩子學習習慣的因素

1:孩子的性格特點 每個孩子都愛玩,而學習習慣的養成過程是需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要根據孩子的頻率和節奏來制定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計劃。

2:親子關係 親子關係對於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也是很重要的,不良的親子關係,對於孩子的這種小習慣的養成是非常不利。

3: 孩子本身存在一些困難 比如沒有注意力,分心,拖沓,磨蹭。

所我們做家長的應該:

首先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和孩子商討學習計劃,鼓勵孩子執行自己的計劃,自己養成閱讀的習慣。

其次是和孩子要多溝通,多教導為主,多鼓勵孩子,而不是去責備,打罵。

再次幫助孩子合理安排時間要有學習的時間,也要有休息的時間,讓孩子提高在學習效率,不要把孩子的學習的時間安排得過滿,過於忙碌。

最後幫助孩子克服過多的負面情緒,幫助孩子提升自我情緒管理的能力。


律音教育


要想提高知識面的廣度和深度,需要養成以下學習習慣。

1 提前預習的習慣。提前預習教材,研究新的知識點,發現疑難問題,從而在課堂上重點解決。掌握聽課的主動權。

2 專業聽課的習慣。除了預習新課,還要在課堂上認真聽課,用老師的思路和自己的思路進行對比,掌握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

3 觀察思考的習慣。觀和察密不可分,觀就是看,查就是思考,兩者缺一不可。

4 複習歸納的習慣。複習就是消化知識,對知識點加深理解,從而達到舉一反三。

5 整理錯題的習慣。平時要把有疑問的或者容易出錯的題整理到一個本上,這個本將來會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