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市人民医院五位援助武汉医务人员凯旋归来

【黑龙江旅游食品网】(刘田果 马明超 高伟)白衣执甲,逆行而上。3月22日,海伦市人民医院樊爱霞、刘芳、何秋敏、张思、崔悦五位医护人员圆满完成了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为期33天的医疗救治任务,不辱使命,平安归来。她们将在绥化进行集中隔离后,回归岗位。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樊爱霞、刘芳、何秋敏、张思、崔悦五位医护人员以大无畏的精神在救治一线冲锋陷阵,为患者撑起生命之舟,彰显了敬佑生命的崇高理念、救死扶伤的医道传承、大爱无疆的的胸怀境界、甘于奉献的价值追求,以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的崇高使命。

“我们2月19日抵达武汉,因为岗前培训、实战模拟演练成绩优异,我们被分配至武汉市中心医院,独立接管后湖院区第十病区护理任务,直面对最危重的病情,最棘手的病患。我是所有队员中年龄最大的,也是队长,除了正常工作外,每天还要监测队员的身体状况,督促队员多吃饭、好好休息,包括大家的衣物增减情况,还要监测每个队员的心理状态,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疏导,最重要的是监督每个队员的防护问题,确保队员能够全部安全回家。”回想起33天的工作经历,绥化医疗队队长、海伦市人民医院副主任护师樊爱霞感慨地说。

进入重症病房后,仅仅用了一个班次就捋顺了工作流程。樊爱霞、刘芳、何秋敏、张思、崔悦五位医护人员不畏危险、不怕艰辛,每天奋战在新冠肺炎治疗与护理的第一线,克服了气候迥异、饮食不适,和长期穿着防护服所带来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影响,采集咽拭子,取痰标本,移动护理的使用,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肠内营养,重症病人护理等专科护理操作,大家都能准确熟练得执行。因新冠病区班次与普通病区不同所造成的生物钟变化,大家都不能得到正常休息,夜里1点去接班,误餐、失眠成为常态,鼻子、脸庞被口罩压出了水泡和印痕。

“在武汉中心医院工作期间,有许多让人难忘的画面,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年老的患者突然病危,我们一组人全力抢救,救治成功后透过护目镜,看见队友激动的泪水。”海伦市人民医院支援武汉医务人员何秋敏回忆说。

进入病区前3小时不喝水,避免如厕、节约物资、节省时间。穿上密不透气的防护服,戴上厚实的防护口罩、面罩、护目镜,平时简单的动作也变得吃力、笨拙,汗水不断在全身凝聚、流淌,胸肺憋闷得让人焦躁、心慌,但全体队员始终以对党的忠诚,对职责的坚守,对患者的承诺咬牙挺着、扛着,用意志、用毅力坚守着各自的“阵地”。患者的呼唤在哪里,队员们就跑向哪里;护理任务到哪里,队员们的服务热情就在哪里。无一人叫苦叫累,无一次抱怨退缩,在这个时候,能和这样一群姐妹战斗在疫情重症第一线,每个人都觉得很骄傲、很值得。

海伦市人民医院支援武汉医务人员张思是一名95后,她说,很荣幸的能和大家并肩作战,在这次支援武汉的过程中学习到了很多,业务能力也有所提升,这次经历也将是她人生的宝贵财富。

海伦市人民医院支援武汉医务人员刘芳说,尽管医护人员都穿着防护服,患者也依然时刻记挂着我们的安全。有时只是一句对我们简单的叮嘱、一个小小的动作,从中传递出的却是患者们”。

海伦市人民医院支援武汉医务人员崔悦说,通过这次疫情让她感受到了国家的强大和全国人民团结的力量,不仅在业务水平和护理技能上得到了提升,也更加明晰了关怀和守护的意义。

因为表现优异,刘芳、何秋敏、张思三位同志受到驰援武汉指挥部临时党总支的认可和表扬,被临时党支部接收为中共预备党员,火线入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