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坑钓鱼“死窝”?解密死窝的原因,了解改变死窝的方法

黑坑垂钓中,我们很多钓友经常碰到“死窝”的问题。也可以说碰到“死窝”,今天的钓鱼过程就可以结束了。但是你真的明白“死窝”吗?“死窝”是不可逆转的吗?我是渔者灵魂,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死窝”的问题,


黑坑钓鱼“死窝”?解密死窝的原因,了解改变死窝的方法

一、什么是“死窝”:

“死窝”是指在垂钓过程中,因各种原因造成窝点里没有鱼。最常见的就是,刚开始垂钓时有鱼,并且能钓到鱼,在打窝后,窝点里面的鱼跑干净了,窝点里面没有鱼了。这种情况我们一般称为“死窝”。

死窝”的情况一般出现在黑坑垂钓中。野钓跟黑坑不管是鱼情、窝料等都不一样,所以野钓一般不会想到会“死窝”,但是也会有因为窝料不合理,造成窝点里面没有鱼,但是野钓毕竟鱼情,味型等因素跟黑坑有很大区别,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反之黑坑中,因为鱼的密度大,饵料、味型很有讲究,因为搭配的不合理,很容易造成“死窝”现象。我们大部分统称这种现象叫“死窝”。

这种“死窝”实际真正的“死窝”吗?这种解答称之为“死窝”其实是片面的。真正的“死窝”是不可逆转的,窝点里面直接没有鱼。且鱼不会再进这行窝点。我们黑坑中的“死窝”基本上都是可以补救的,并不是鱼不会再进窝点的。想要明白怎么补救黑坑中的“死窝”,就要先弄明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现象。


黑坑钓鱼“死窝”?解密死窝的原因,了解改变死窝的方法

二、味型因素的“死窝”:

早我们黑坑垂钓过程中,大部分的“死窝”现象都是与味型有关系。往往是因为一下几点造成窝点里面没有鱼。

1、味型过大:很多钓友在黑坑抢鱼的时候,都会添加味添加剂,来增大饵料的味型,想着用大的饵料味型,来起到快速诱鱼的效果。那么大味型的饵料真的能增加诱鱼的效果吗?这个是可以肯定的,在黑坑抢鱼期,因为黑坑中的鲤鱼是人工养殖的养殖鱼,并没有加过或者吃过很多的味型,通常在养殖阶段,都是喂养的原糖颗粒。再碰到这么多美味的饵料,一定会抢着去吃。

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个可以说是标准的度,过度的增大味型并不是什么好事,这就像我们喜欢吃辣味,喜欢多放一点辣椒,但是也有一个标准的数值在,一旦放入过多的辣椒,反而我们就会受不了,就不会再吃了。鱼其实跟人差不多,在你增加味型大小的时候,要考虑到鱼可不可以接受,一旦达到了鱼的承受范围以外,鱼就会受不了这个味型,且就不会进窝点。味型过大确实会造成死窝。

2、味型不对:饵料的味型并不是随便搭配出来的。饵料味型搭配是很讲究的,要根据鱼的习性、垂钓的季节,天气、气温、鱼情、水情等因素来判断用的饵料味型,要是胡乱的搭配,就是造成“死窝”的现象发生。

黑坑钓鱼“死窝”?解密死窝的原因,了解改变死窝的方法

三、惊吓造成的“死窝”:

1、惊吓:惊吓也可能造成“死窝”。黑坑鱼在刚黑坑的时候,因为从养殖塘捞出来,由鱼车拉到黑坑,路途中的颠簸再到投放进黑坑,换了一个环境,鱼变得害怕、警惕了,这时候要是在窝点周围猛的出现一声震响,鱼会因为害怕,远离这个窝点,造成“死窝”。

2、炸窝:炸窝是指在窝点中跑鱼,鱼会猛的在窝点乱窜,吓到窝点中的鱼,被吓到的鱼会因为害怕远离窝点。

这种情况再黑坑或者野钓经常会碰到,不管是因为断线,还是挂到鱼跑了,只要是在窝点跑的鱼,就很容易造成炸窝现象。

黑坑钓鱼“死窝”?解密死窝的原因,了解改变死窝的方法

四、标准的“死窝”:

什么叫标准的“死窝”呢?标准的“死窝”就是指窝点里鱼因为外力因素,造成不可逆转的没有鱼,且没有鱼进窝。

这种标准的“死窝”,一般情况下就是人为故意造成这个窝点没有鱼,并且是一只没有鱼。通常情况下,是这个窝点里面有鱼不喜欢的、害怕的东西存在,通吃我们知道的就是臭蛋。臭蛋可以说是远近闻名了,只要不想让这个窝点没有鱼,只要把它扔进去,保证窝点里面一条鱼没有,并且是连续很多天,这个我保证不会进来鱼。

这种情况大部分是有人不想让这个钓位出鱼,或者看可以说,让这个窝点留很少很少的,才会有人这么做。

段落小结:造型的“死窝”现象有很多原因,也是在黑坑垂钓过程中,最容易碰到的问题。那么,碰到这些问题改如何调整呢?

黑坑钓鱼“死窝”?解密死窝的原因,了解改变死窝的方法

五、“死窝”后改如何调整:

出现“死窝”情况后,要弄明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死窝”,根据原因调整,才是最有效的方法,基本上“死窝”都是可以被补救的,当然也有几种情况是没办法的,只有挪窝点。

1、味型过大:如果发现是味型过大,就应该立即更换饵料,减小饵料味型,只要及时的调整,就没问题。但是要注意,更换味型小的饵料也不会马上上鱼,这时候就要重新把窝子做好,只要窝子做好,鱼就会慢慢进窝了。

2、味型不对:味型不对,鱼不进窝,要立刻更换饵料味型。我们钓黑坑的钓鱼人,钓箱中一般都会有个七八瓶不同味型的添加剂,根据鱼情、水情判断饵料味型,但我们毕竟只是凭借着经验来搭配味型,鱼有时候不会按照我们的思路来,味型搭配不对是经常的事情,这时候我们通过试探,找出鱼喜欢的味型,再重新开饵搭配味型,一点也不晚。

3、被惊吓的鱼:

被惊吓的鱼不会进窝点,是因为它需要点时间来慢慢适应,这时候尽量把 窝子做好。等个半小时看看什么情况,如果有鱼进窝,就证明可以补救,继续做窝,慢慢诱鱼。如果半小时一点动静没有,那就要马上挪窝。

4、人为、故意造成的“死窝”;碰到这种情况,要立刻、马上更换钓位,不用考虑别的了。这种情况绝对没有办法补救,在继续钓下去,只会浪费更多的时间。多以碰到这种情况,抓紧换钓位。

黑坑钓鱼“死窝”?解密死窝的原因,了解改变死窝的方法

段落小结:“死窝”情况很多种,要明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才能及时的补救,如果不明白什么原因造成的“死窝”,可以换一个钓位,重新开饵,更换饵料味型,多试几次,总会找到原因的,这样找到原因,有这种经验了,以后钓鱼的时候在碰到这种情况,就可以及时的做出调整。

六、如何防止“死窝”:

防止“死窝”大部分都是凭借着垂钓经验,但经验也不可能每次都可以成功,

在正钓开杆的时候,可以试探性的钓个十竿二十竿的,看一下鱼情怎么样,如果能明显的看出鱼吃饵的动作,那么这个饵料、味型等就没问题,可以加大火力,做好窝子。

如果开竿后窝点有鱼,但抛了十竿二十竿后,窝点没有动作,鱼也没有吃饵的意向。那就考虑一下是不是饵料味型的问题了。

这里就需要凭借经验判断,是不是该换饵料味型,或者换钓位了。这里没有具体标准的。

黑坑钓鱼“死窝”?解密死窝的原因,了解改变死窝的方法

总结:“死窝”并不是不可逆转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尤其是在一些比赛中,不允许换钓位,这时候就需要钓鱼人及时的调整、补救。“死窝”并不可怕,可怕的只是你找不到什么原则造成的“死窝”。

我是渔者灵魂,钓无定律,灵活运用。点一下关注,一起来探讨钓鱼的乐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