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新生命的到來,爸媽們需要知道的幾點內容在這裡!


迎接新生命的到來,爸媽們需要知道的幾點內容在這裡!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這句話 選自朱自清的散文《春》,描寫了春天那生機盎然的美景。春分已過,春天也度過了一半。不知道此刻宅在家的你和你的寶貝們感受到春天的氣息了嗎?回想起當初寶貝的降臨,彷彿迎來了自己幸福溫暖的春日。新生命的降臨是家庭每位成員分享幸福與喜悅的時刻,她(他)或者他們意味著家族的延續,血脈的傳遞,更是愛的結晶,幸福的天使。面對剛出生的寶貝們,新手爸媽有什麼注意事項嗎?團媽今天分享幾點給大家!

新生兒的特點和注意事項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叫“新生兒”呢?新生兒指的是未滿月或者出生28天的嬰幼兒。新生兒又有哪些特點呢?當我們抱起懷中的寶貝他是那麼的柔軟,嬌小。剛出生的孩子皮膚呈紅色並且有些“皺”,像個小老頭。隨著逐漸長大,皮膚逐漸白嫩,但是很容易受傷,所以第一個注意事項來了!一定要給寶貝選擇純棉針織面料的衣物。它不僅不易造成寶寶皮膚敏感,彈性相對較好,方便穿脫。注意寶貝衣物上內側的標籤或者檢查一下衣物是否有多餘的線頭,避免磨壞寶寶嬌嫩的皮膚。

新生兒的骨骼非常的柔軟,構造與成人不同,所含的無機鹽,水分多,血管豐富,彈性較強,硬度不足,不易折斷,但容易彎曲。很難支撐頭部的重量,加上新生兒體型特殊,頭大,身長,四肢短。當我們抱起放下寶寶需要一定的技巧。用右手從同側拖住寶寶的頭頸部位,左手從另一側拖住寶寶的屁股。

新生兒的胃呈“橫位”,容量小。我們需要了解的一點是,正常情況下成人的胃是斜立的,好像一個立起來的口袋,而寶寶的胃是水平的,胃部的容量比較小,消化系統的發育也不完善,容易造成“溢奶”現象的發生,也就是我們口中說的“吐奶”現象。隨著寶寶逐漸長大消化道肌肉逐漸發育成熟,溢奶問題得到緩解。在此期間內我們可以在每次哺乳完後,以45度角坐在椅子上,讓寶寶趴在胸前,寶寶頭部高過媽媽的肩膀,輕輕拍寶寶的背部幫助寶寶打嗝。

迎接新生命的到來,爸媽們需要知道的幾點內容在這裡!

新生兒的護理建議

剛出生的寶寶嬌小柔弱,離不開家長精心的照顧。那麼在這一特殊時期爸爸媽媽們要如何照料 我們的寶貝呢?團媽給出以下幾點建議:

注意保暖,室溫控制在20~22攝氏度之間,溼度保持在55%~60%適宜。判斷寶寶冷暖的方法可以摸摸寶寶的後脖頸,如果這個部位是溫熱的,說明溫度合適,切記不要用寶寶腳部冷不冷的方法判斷寶寶的溫度,因為寶寶還小,心臟搏動較弱,達到手腳末端的血流少,使得手腳溫度低於全身體表溫度。第二個方法,如果寶爸不是特別怕冷,可以將爸爸的感覺作為參考。不要以老人的感覺為準,因為老人的身體代謝慢,比較怕冷。

注意臍部護理,寶寶的臍帶一般出生後3~10天脫落,脫落前,千萬不要給孩子洗澡,保持臍部的乾燥、每天檢查包紮臍帶的紗布有沒有滲血的現象。檢查有沒有分泌物,如果有,可以用75%的乙醇消毒,再用消毒紗布包蓋。如果臍部有分泌物,有異味,發紅有感染現象需要及時就醫。

注意皮膚和粘膜的護理,家長應每天給孩子擦洗,保持皮膚的乾淨。尤其是皮膚褶皺處,頸部、腋窩、腹股溝、臀部等。出現特殊的生理特徵“馬牙、乳房腫大、假月經、紅斑、粟粒疹等”不需要特別處理。

迎接新生命的到來,爸媽們需要知道的幾點內容在這裡!

新生兒的睡眠特點與睡眠方法

剛出生的寶貝每天要睡16個小時,每次睡眠一般持續3~6小時。伴隨著寶寶的長大,兩次睡眠時間醒著的時間會越來越長。不要讓寶寶與大人同睡,疲勞的寶爸寶媽會將肢體打在我們的孩子身上,或者大人的被子不小心蓋住寶寶的鼻子這些都有可能窒息。

另外寶寶的嬰兒床上儘量不要放置任何容易造成窒息的玩具或者物品,即使是靠墊也要固定在嬰兒床頭。有繩子的,能打結,比較尖銳的物品不要放到嬰兒床上,購買嬰兒床時要選擇符合正規廠家,符合安全質量的嬰兒床。

相信大多數有過來人經驗的寶爸寶媽們最怕的就是寶寶“不睡覺”了,關於睡眠 這個問題上到底難倒了多少英雄好漢,使大多數家長們叫苦不迭。團媽分享幾招給大家。

“襁褓法”模仿胎兒在母體子宮內環境,讓幼兒感到緊緊包圍充滿了安全感。準備長寬均為1.5米的包布,將寶寶包好,不要妨礙到寶寶呼吸的前提下儘量包裹的緊一點。

“播放白噪音”模仿胎兒在母體內聽到的媽媽血管流動,腸胃蠕動,甚至是媽媽說話的聲音等等。讓寶寶感到安全感。可以是流水聲,也可以是吹風機的聲音,吸塵器的聲音都可以。我們還可以利用手機搜索,有很多適合寶寶的白噪音歌單。

“適當的搖晃”模仿胎兒在母體內媽媽走路,睡覺翻身,甚至是坐著看電視的感覺,胎兒感覺就像在大海上航行,因此輕輕地搖晃會受到寶寶們的喜愛。專家提醒搖晃的幅度太快,不適度的搖晃會導致寶寶們的身體受到傷害甚至猝死。

迎接新生命的到來,爸媽們需要知道的幾點內容在這裡!


關愛我們的孩子,不要忘記她的媽媽

寫在最後的話,迎接新生命的到來我們充滿喜悅。但同時也不要忘記寶寶的媽媽,在經歷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的苦難中,她是最辛苦的一位。在接下來媽媽們的身體還需要一個恢復期,在心靈上,從少女轉變一位母親,面對育兒的種種難題可能會產生焦慮,導致產婦疲勞甚至抑鬱。她們需要寶爸們的精心照料與鼓勵,也需要家人們的支持與幫助。我們為了愛而付出,為了幸福而奮鬥。願每一位媽媽與她們的家庭都能甜蜜和幸福。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團媽養女”,喜歡就點個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