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即高歌失即休”—罗隐的自遣与劝世

《自遣》—唐·罗隐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罗隐,字昭谏,余杭(今浙江余杭)人,唐末诗人。原名横,因为十次科举全部落榜,作诗自嘲“可能俱是不如人”,后改名隐。之所以取名“隐”,是因为科举失败给罗隐心里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使得他思想上心灰意冷,逐渐萌生了归隐避世的想法。

然而,这种消极的情绪只是一时的宣泄,他念念不忘的依然是政治上的建功立业。唐僖宗,光启年间,罗隐进入镇海军节度使钱谬的幕府,后升官至节度判官、给事中等职。其诗颇有讽刺现实之作,多用口语,因此少数作品能流传于民间。

“得即高歌失即休”—罗隐的自遣与劝世

解诗

自遣:自我排遣、安慰。罗隐仕途坎坷,十次考取进士不中,政治上的失意难免使得他产生消极颓废的情绪,这种情绪积聚日久愤懑难抒,只能作《自遣》自我排解。

这首诗充分反映了诗人身为封建知识分子的人生观,然而,这种思想性格有它软弱消极的一面,容易对读者产生消极的影响,这些我们都应该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这首诗除了消极避世的负面情绪之外,也有值得肯定的乐观劝世的积极一面,特别是诗人将两种情绪融于一体的独特艺术表现手法,不容忽视。

得意时高歌一曲失意时不必悲伤,多愁多恨有害无益要保持乐观。

今日有酒今日尽管喝个一醉方休,明日的忧愁明日里再去忧愁吧!


“得即高歌失即休”—罗隐的自遣与劝世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得意的时候放声高歌,失意的时候也不必悲伤,多愁多恨又能怎么样?只能是有害无益,既然如此,何不放松心情,保持乐观的态度。诗的首句“得即高歌失即休”用一种半是自遣,半是劝世的口吻,说出了世事无常,不必患得患失。“高歌”,得意时高兴的情态,给人生动具体而又形象化的感受。次句“多愁多恨亦悠悠”是自遣与劝世意味的具体深化,同时又多了一些无奈的情绪,“多愁多恨”又能怎样,无非是徒增烦恼!“亦悠悠”,不尽的,悠闲的心情。既然如此,不如放松心情,保持乐观的心态。


“得即高歌失即休”—罗隐的自遣与劝世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今日有酒今日尽管一醉方休,明日的忧愁明日再去忧愁吧!“今朝有酒今朝醉”这句最为世人熟知,历来为人传诵,千年来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特别是文人墨客,但凡不如意借酒浇愁时,无不要吟上一句“今朝有酒今朝醉”。然而,世人对于这一句的理解多半停留在“及时行乐”“得过且过”的意境,而诗人却用“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给读者描绘了一个迟暮之年,放歌纵酒的孤独狂士形象。

这忧愁的狂士正是诗人自己,而诗人的忧愁是社稷之忧,家国之愁,当这种忧愁在腐败黑暗的社会中无法解决时,诗人只能用一种自遣的方式安慰自己,劝慰世人。让人在这两句诗里感受到一种悲凉、激愤又无奈的心情。这种既富有个性化又包含普遍性的情感,具有典型意义。


“得即高歌失即休”—罗隐的自遣与劝世

这首诗除开艺术表现的成功之外,还有用字词重迭,语意反复推进,达成情感上重迭变化的特点。浅显易懂的口语化语言更使得此诗广为传诵,流传千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