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電動汽車怎麼充電能更好的防止電池快速衰減續航?

lizhucheng


我這個純電動車主來說說吧,其實要想延長電池壽命,要注意的地方還不少呢,不過大部分注意事項都和其他鋰電池電子產品一樣。


1.以慢充為主、快充為輔。純電動車都有直流快充和交流慢充兩種充電接口,大多數車使用直流快充可以在30-45分鐘內完成0-80%充電,再用差不多的時間從80%充到100%(為了保護電池而大幅降低充電功率),這是直接利用充電樁內部的充電機進行。而慢充是交流勻速充電,慢充樁本身不帶充電機,輸出220V交流電之後,由車載充電機轉換成直流電充入電池,0-100%少則6-8小時,多則10小時以上。

對電池來說,低電流穩定充電比大電流快速充電確實更健康。所以,有充電樁的車主又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但對於沒有自己充電樁的車主來說,這個方法可操作性並不高。


2.儘量淺充淺放。鋰電池最健康的使用方式就是“掐頭去尾”式充放電,用電儘量不低於20%,充電儘量不超過80%,讓電池電量始終在20%-80%之間循環,避免滿充滿放,對電池壽命是最有利的。但這也意味著,你只能用到全部電量的60%。一輛標稱續航400公里的純電動車,你就得把它當成續航240公里的車來用。這個用車方式比少用快充的可操作性還要低,本來電動車續航就短,還只能用60%,到了冬天續航再打5-8折,按照這個用法,每次開100多公里就要充電了。


3.定期來一次完整充放電循環。把電量用到不足20%,再完全充滿到100%,這就是一次完整的充放電循環,每一兩個月進行一次就可以了。這個可操作性還算強,但要注意,一旦把電量用到20%以下,就算是偶然為之,也建議直接充滿,否則也有損電池壽命(當然,只是一次兩次無所謂)。


4.不要在電量過低/過高狀態長時間閒置車輛。如果長期低電量存放,電池處於深度放電狀態,陽極和陰極很容易氧化產生一層不導電的氧化膜,導致沒法再次充電;如果完全充滿後長期不開車,電池的總容量可能會小幅縮水,從而縮短滿電續航里程。所以當你未來半個月以上不開車時,應該實現讓剩餘電量保持在40%-60%左右。如果超過半年不用車,那下次用車之前最好先充一次電。


5.低溫環境儘可能避免急加速。5℃以下的低溫環境中,急加速等大功率放電容易使鋰離子在電極表面形成結晶,從而造成電池容量衰減,這個過程是不可逆的。


6.不在高溫下存放或跑長途。現在正是暑期,在暴曬的地方停車或者白天連續跑長途,電池會因為環境溫度高外加持續大功率充放電而升溫。對一般的三元鋰電池來說,電池溫度超過40℃就會有損電池壽命,同樣是不可逆的。

以上就是延長純電動車電池壽命的必要條件(不是充分條件哦),以我3年的用車經歷來看,純電動車就是這麼嬌貴。總之把這貨當你爹伺候就對了,如果你不想8年之內電量衰減30%以上的話。


學究又不正經的雜貨鋪


小編建議,大家日常充電,可以遵循慢充為主,快充為輔,要做到隨用隨充。。

當然,如果要以慢充為主,最重要的前提就是消費者具有家庭充電樁的安裝條件。下班回家就可以將充電插上,就可以確保第二天達到滿電的狀態。如果不具備充電樁安裝條件,但自己公司具有充電條件,那也是可以的。



快充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充電方式。尤其是大功率快充,大家在高速公路,如果有充電需求,肯定就需要快充,畢竟時間還是非常寶貴的。但由於快充模式下,會導致動力電池過充和過熱,嚴重還會導致動力電池自燃,確實是對壽命有一定的影響。



也就是說,不同的充電方式的好壞,都是需要基於具體的充電需求來判定的。如果為了提高電池使用壽命,最好還是慢充為主,如果為了充電快速性那肯定需要快充了。

希望此文可以回答樓主問題!


大聖評車


1. 儘可能只用慢充,不用或者少用快充。

2. 隨用隨充,只要有機會就充上電,而且儘可能每次都充滿。

3. 每個月至少一次滿放滿充,就是把電用到10%以下,再充滿。

4. 避免在高溫或極低溫環境下充電。

5. 儘可能避免急加速,使放電均勻平緩。


蕭亞夫


車頂安裝光伏板,曬太陽☀️充電,增加行駛里程,提高電池使用壽命效果好。











蒼穹新能源


最好慢充,這樣能保護電池,壽命也長些,快充不計傷電瓶,而且也影響壽命,時間長了,電瓶就起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