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英国女婿拒绝集中隔离,最终社区想出办法解决,对此有何看法?

新文化街男孩


据报道,一位去过德国、法国、瑞士,最终通过台北转机回到上海的英国籍女婿到达小区后,丈母娘和妻子都希望他能去集中隔离点进行医学观察,以免影响才2个月大的孩子,但英国籍女婿不太愿意。后在居委会的协调下丈母娘和女儿、孩子暂时离家到亲属家居住,把房子留给外籍女婿单独居住,居家隔离。

从报道来看,其实这个洋女婿的丈母娘和妻子反而更能知晓病毒的危害性和严重性,也都希望英国女婿能够集中隔离。凡原则必有例外,显然这个对老外的例外并没有得到公众的支持。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更是表示,我给上海居委会“优待”英国女婿的故事打零分。本想作为重点宣传的事迹却成为公众批判和吐槽的对象。

个人也认为对于外籍人员有待不妥。境外输入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难题,各地为严防境外输入都出台相应的规定。对于入境人员统一隔离应当无差别适用,应当依照规定严格落实,不打折扣的落实。我们国家本就比较特殊,因为近代受侵略的历史,使得我们对于外籍人士本就存在抵触情绪。另外,改革开放这些年来,外籍人员前往中国旅游、留学、就业等等增加,但存在或多或少的优待已经让公众有所不满。上海这样的待遇难免会引发超国民待遇的争论,对于防疫工作也并无好处。


叶律师


不认可这种做法!

无论这个英国女婿是什么身份,即使属于英国的高官什么的,你这个时候跑到上海了,这是中国地盘,你的听中国的如果每个从国外通过各种途径(比如这位上海姑爷)来到中国的,你首先要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

如果这个英国女婿这个样子,想问问——同一个小区,甚至楼上楼下或者门对面的户主怎么想?

你让前几天因为跑步不遵守隔离,然后被取消居住证限期离境、澳方公司已经辞职的梁某某怎么看?你让那些为了保证自己村民安全、送救援物资到武汉的司机被堵在高速路上一个月回不了家,甚至在村口自我隔离14天的民众怎么看?

还有那个副厅级官员,坚持在家自我隔离,然后媒体曝光后被强制隔离的;更有哪个天天写日记的,结果将通过自己关系让侄女在封城后还能够出城的作家,怎么看?期待这个作家又会借此事儿会怎么写日记?

所以,这个居委会脑袋是“瓦特”了!如果就这样下去,事关防控输入性疫情的大事儿,就真的被上海捅出来一个大窟窿!


英武


事情是这样的,一名上海的英国籍女婿转战德国、法国、瑞士并最终于14日经由台湾省台北市转机来到上海彭浦三泉路517弄社区。由于家里的丈母娘和刚做完月子的妻子都希望他能够前往集中隔离点集中隔离,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避免影响到刚刚出生的孩子,然而当事人对此表示拒绝。家庭沟通无效后,三泉路517弄居委会负责人协调由其妻子带着母亲和女儿住到亲属家,房子留给该外籍男子单独居住,进行居家隔离。

(洋女婿与工作人员交涉)

此事报道后,一些媒体和公众开始质疑,这个社区工作处置不当,纵容外国人搞超国民待遇,《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还跟着带了一波节奏,表示防控不能对老外打折扣,不应是居委会去想‘两全其美’的办法,应该找警察来把那名英国女婿架走。那么情况真如胡总认为的那样,搞特殊化,违反防疫政策?

提出质疑的公众,包括胡总对于严控境外输入病例,维护防疫成果的心情可以理解,毕竟都希望疫情能够早点过去,一旦控制不利会导致疫情复发,功亏一篑。本人也是负责相应管控的人员,所以对这种事知道的稍微多一些。

(入境登记)

首先这不是搞什么特殊化和超国民待遇的问题。这与那个"跑步女"的情况完全不同。

我国并没有统一的重点国家地区入境人员管理办法,基本都是各地政府依据自身的情况制定相应的隔离政策。当时上海的入境人员隔离管理办法是在13日0晨生效的,也就是这个洋女婿入境前一天。当时公开通报:

所有中外人员凡在进入上海之日前14天内,有法国、德国、英国、瑞士等16个国家旅行或居住史的,一律实施居家或集中隔离14天。

(隔离点消毒)

所以这个洋女婿本身由于去过法国、德国、瑞士,属于必须执行隔离措施的入境人员。不过这里有个问题,那就是什么样的人符合居家隔离,什么样的人试用集中隔离并没有明确说明。所以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只要在上海本地有固定居所,那么就可以试用居家隔离。所以这个英国女婿回丈母娘家是隔离不出门没有任何问题。他不想去同一的隔离点也是可以理解,只不过家人并不同意其居家隔离。这个问题是家庭内部的问题,不涉及违反防防疫政策。社区工作人员变通,劝其丈母娘和妻子到亲戚家居住,留其本人居家隔离并无不妥。

(采集信息)

这其实是政策上的漏洞导致的问题,所以上海在17日便进行了完善,明确了居家隔离的条件:

居家隔离条件为“一户一人或一家”,即同一家庭中,居家隔离对象和非居家隔离对象不可以住在同一套房子里;承诺一起居家隔离健康观察的,可以住在同一套房子里。全家人都需要居家隔离健康观察的,也可以住在同一套房子里。该措施更有利于防止交叉感染的风险。

这样一来家里无法承诺一起隔离的,那么也就必须到同一的隔离点进行隔离。

(机场)

由于疫情发展的情况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很多情况都是我们以前从未遇到的,政策未免会出现各种漏洞。基层工作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开动思维,灵活工作,不违反政策的情况下化解问题,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相关媒体人应该有起码的素养,好好做好政策功课,不要借机煽动"民族主义情绪"来收割一波流量,要记住你的一言一行都已经被历史所记录。新冠状病毒是全人类的敌人,这是不分民族、人种、国籍的,不要因为狭隘,而泯灭了人性。

本文图片来自谷歌图片,感谢提供,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


古姿


对外国疫区归来的不守纪律者,管理办法不能变通!

近日,上海的一个管理区传出一名英国籍的中国女婿回到上海,不愿意隔离,非要住进岳母家,这名英国人的妻子刚刚生产两个月,因为害怕小孩子被感染,其岳母求助社区管理人员做其女婿的工作,社区的工作人员在没有做通的情况下,竟然进行变通,劝其妻子孩子和岳母搬到亲戚家住,获得成功,以此为荣耀将其发表在网络上,自我表功。


鄙视这种不规范的行为!

首先我们对这位外国人表示鄙视,疫情爆发期间,很多国家已经将其视为“战争状态”,制定了自己的临时法规。中国一样,也有自己的临时法规,无论是国家出台的还是地方政府出台的临时法规,都属于法律的范畴,无论谁都应该坚决地执行。这位英国籍的外国人,不仅来自英国疫区,而且经过了多个疫情国家,同样应该遵循中国的隔离政策。

第二,我们要鄙视上海某社区的管理人员。外国人就高人一等吗?作为社区的管理人员应该懂得临时的法律法规,也属于法律法规的范畴。无论对什么人都应该严格执行,这不仅是对个人和家庭负责,更是对广大的国民负责,是体现国家的管理机制健全。将这样一个不守纪律丶不受约束的外国人放在一个小区内居住,你能保证他遵守中国的纪律吗?他不外出吗?如果你说我们派一个人守着他,那也是一种错误,因为你浪费了中国的管理人力资源,你没有这个权利!将一种错误的行为放归网上自我表功,更是一种不当的做法,应该为自己的这种幼稚的做法感到羞耻。



日前,央视报道了北京处理一起澳籍华人不服隔离规定,北京警方注销其居留许可证,限期离境的消息。我们为北京警方的处理做法点赞,对待不守中国规则的人,就应该象北京警方一样!


老狼48440790


看到这样一个新闻,真经心中一千匹马在奔腾,2020先年了,为何祖国大地上还有这样的事情。

一个上海人,嫁给一个英国人。英国人来上海探亲,途经多个国家,然而到了上海后拒绝集中隔离。而我们的居委会和这家上海人则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家里人全部搬走,让洋女婿一个人住家里。

真是一个好办法啊,真是随了洋大人的愿了。家里人做这个决定可以理解,但社区居然能同意我就不理解了。贵社区只有这一户人家吗?贵社区还有上千个家庭吧,让一个原本应该集中隔离的高风险人员住在社区里面,社区还得天天盯着他,哪天没盯紧搞不好还会跑出来溜达,那咱们是不是要把整个社区都腾出来给老外?这个人如果没有感染还好,如果是一个携带者,社区人员你们拿什么来担当?

现在,正是防控境外输入的关键时期,北上广机场里,每天有上千位医护人员在战斗,他们像筛子一样,把病毒过滤在祖国大地之外,有丝毫失误,就会有病毒钻进来。请问这个居委会负责人,你凭什么拿这些医护工作者的辛苦去展现你的慷慨和博爱?

更进一步讲,这里破了个例,是不是我们就可以对其他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破例?对黑皮肤外国人破例?对洋大人们,我们能不跪着说话吗?

现在的国民,可以欢迎外国人来中国,但唯独不欢迎超国民待遇,任何人到中国来,起码要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否则,你就永远不要来。


高校人才真经


英国女婿拒绝集中隔离,本身就是非常自私和不负责任的行为。岳母和老婆都主张他到指定地点进行隔离,他竟然死活都不同意,最后惊动了居委会。居委会不知是出于维护家庭和睦,还是看这位女婿是位英国人,竟然劝说岳母和老婆,外加一位刚出生2个月大的婴儿,都到亲戚家居住,把房子腾出来让这位女婿在家中隔离。

居委会的想法足够奇葩。为了一个英国女婿,把住在这里好好的一家三口全都撵走,并且还有一个婴儿。到亲戚家去住不仅会给亲戚带来麻烦,她们一家三口生活也很不方便呀,而且一住就要14天。给这么多人增添麻烦,为的就是迁就那位任性、自私的英国女婿,是不是非常过份呀?

如果按照居委会的这种想法去做,还存在很大风险。假如这位英国女婿已经感染了新冠病毒,不仅把岳母家给污染了,14天以后这家人也不能回来住,而且所在的小区都因此会被封锁,小区内的人也将都被隔离,这将给多少人造成麻烦,给疫情防控带来多大压力呀?据悉,这位英国籍女婿所在区域是上海市静安区彭浦新村,人口密度非常大。一旦这里出现疫情,后果是很严重的。居委会在想出这个办法时,难道没有考虑这些吗?
(静安区
彭浦新村)

居委会不认为自己的办法大有问题,反而觉得这个解决办法非常棒,把其作为“增进国际友谊”的正面事迹广泛宣传。殊不知,消息一经传出,就遭到网友的一致批评。网友普遍认为,别说一个普通英国人了,就是有相当身份和地位的外国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也不能享有所谓“超国民待遇”。如果纵容外国人在我们国家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疫情防控怎么去开展?其他人的健康安全又如何去保障?

胡锡进对居委会的做法打了零分。其实,打零分对居委会来说已经相当客气了,居委会这种做法就是典型的媚外。为了让洋人高兴,让洋人满意,迁就无下限,这怎能不让人气愤呢?我们中华民族向来好客,孔子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对于远道而来的英国人,友好接待是应该的,但不能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不能侵害我们国家和其他人的利益,这是底线,是必须要遵守的。




对于上海市静安区的错误做法,应立即改正。对于那位英国女婿,公安机关应尽快安排他到指定地点进行隔离。如果这位英国人拒不配合,那就要对其采取强制措施,违反法律规定,还要追究其法律责任,直至驱逐其出境!

制台见洋人的时代早已过去了,某些媚外意识浓厚的人真的该彻底清醒了!


高山流水116820061


正所谓摆事实讲道理,首先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事件的经过:

在3月14日,一位上海的英国籍女婿,在经过了德国,法国,瑞士之后,来到上海丈母娘家,丈母娘和他刚做完月子的媳妇希望他去上海集中隔离点去观察14天,以免影响刚2个月大的孩子,遭到该英国男子拒绝!面对这样的状况,前来调解的居委会人员竟然想到一个奇葩办法:丈母娘家房子给英国籍女婿做隔离房,其余人都搬到亲属家。

你要问我对此有何看法?我想说的是,常听说上海人有地域歧视,我还不信,这次我信了,在外国人面前,把自己歧视成啥样了都?


1、外国人咋了,外国人就可以不遵守我们中国的法律,就可以为所欲为,还以为是当年我们任人宰割,卑躬屈膝的年代吗?


2、外国人咋了,外国人不遵守规则,就能让你们劳师动众、煞费苦心的为他修改规则?你们可真是给国人的尊严抹黑!


3、外国人咋了,女婿前面加了个“洋”字就上天了,就让你们感觉云里雾里了,有那么自卑吗?


4、外国人女婿可以迁就,那我们国内的女婿也得迁就!那按你们的做法,是不是摊上个外出归来的女婿,那人家丈母娘全家就要跟着遭罪,到处奔波辗转呢?



5、外国人拒绝了,你们就害怕了,就开始绞尽脑汁想歪主意了,你们不知道中国有110啊?外国人在中国不遵守法律是平等的,知道吗?好好学学!

中国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任凭洋人胡作非为的年代了,这样的纵容和放任,不但不应该,反而很丢人,上海是中国的上海,你们的这种做法让我们替你们感到害臊!希望上海的居委会人员在外国人面前挺直了腰板做人,不要再低三下四,任人摆布,如果你们处理不了,不妨就把位子让出来,让有能力的人上去!


葛老师教育新智汇


3月14日,一位所谓的“英国女婿”入境中国上海后,拒绝集中隔离的医学观察,随后在当地居委会书记的“妙招”下,用一个“完美”的方法,解决了问题。解决的方法就是让家里的老人和刚生完孩子的产妇以及自己两个月大的婴儿搬到亲戚家去住,而这位所谓的“英国女婿”,无需集中隔离,舒舒服服的居家隔离!

说实话,我被这位居委会书记的操作震惊了,并且我个人给他打0分!要知道目前英国还处于疫情爆发期,虽不能说入境的英国人都携带病毒,但毕竟是来自疫情严重的地区,入境后进行集中隔离的医学观察还是很有必要的。我国政策规定,任何入境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我国的疫情防控措施来进行隔离,对于违反的人员我国有权对其进行强制隔离或依法将其驱逐出境,前些日子的澳籍华人和美籍华人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如果这位“英国女婿”被确诊了,那么影响到的将是整个社区的安危!包容不代表没下限,为什么要让老人、产妇和婴儿为他让步,他配做上海的女婿吗?他尽到了一个女婿、一个丈夫、一个父亲的责任了吗?我不清楚这位居委会书记是什么心理,是否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这样做是否不妥?又是否造成不必要的潜在危机?

在全国疫情一盘棋的背景下,每个人都积极配合,为了防控疫情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这位上海居委会书记的做法让我不敢苟同,希望这件事的后续不会让我失望!


李氏纵横



这个事情比较有意思。

一位嫁到英国的上海女子在娘家生小孩坐月子,3月14日,她的英国老公来到上海丈母娘家,丈母娘为大人孩子健康着想,建议这位英国女婿到隔离点隔离14天,没想到骄傲的英国女婿不答应,这事闹到当地居委会,居委会居然建议丈母娘把房子让给英国女婿居住,而让他们全家搬出去。

不得不感叹,居委会的领导有水平,居然出了这么一个馊主意,有一句话叫雀占鸠巢,用在这里比较合适。

按道理说,我们都是外人,再怎么说女婿和老丈人是一家人,所以这个事情不涉及爱国主义,我们就站在局外人的立场上发表一下个人看法。

丈母娘的要求完全合情合理合法,现在非常时期,这位英国女婿来到中国之前,曾经途经德国,法国,瑞士,台北,很难说有没有感染病毒,根据社区规定,外来者必须隔离14天,这么做为了他好,也为了他老婆和孩子着想,万一他是确诊病例,远道而来,把病毒传染给刚坐完月子的老婆和婴儿,万一出事,后悔晚矣。



可惜这位英国女婿性子太犟,大概远道而来,不愿意和老婆孩子分离,觉得丈母娘的提议没有人情味,没有顾及到自己的感受,因此断然否决。这个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不可否认的是,这个英国男子带有很大的自私观念,只顾及到自己感受,没有考虑到丈母娘一家人的顾虑。如果因为你一个人的到来,最后搞得全家人到医院接受治疗,甚至导致不测后果,你心里好受吗?

居委会的领导看来也动了脑筋,不愿意惹外国友人不满,但是这个点子让丈母娘一家情何以堪?假如丈母娘此时到英国男子家中做客,英国人会不会为丈母娘一家让出寓所呢?凭英国人的思想意识,应该不会搬出去住。因此,居委会的这个办法行不通。

个人比较赞成丈母娘的做法,应该让英国女婿到集中隔离点去隔离14天。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最后丈母娘心疼女婿,自愿搬出去,那也由的她,一家人没必要为这个事,最后闹得不痛快!

东西方的差距,在这里就体现出来了。


梦里青山1


在3月20号,上海一个英国女婿辗转多次回到上海之后,拒绝集中隔离,这个人自然是一个外国人,就会协调他的岳母和妻儿暂时离家,房子留给该男子独居,很多网友质疑这种做法不应该给予入境人员特殊的对待,应该一视同仁,否则会有安全隐患。

3月14号一个去过德国和法国,还有瑞士的外籍人员,最终通过我国台北转机回到上海,可这个人是个英国籍的女婿,回到彭浦三泉路517弄社区以后,他的丈母娘和他刚刚坐完月子的妻子都希望他去集中隔离点进行医学观察,以免影响两个月大的孩子,但是遭到了这个男子的拒绝,三泉路517弄居委会负责人协调,尤其妻子带着母亲及女儿到了娘家住,房子留给这个外籍男子单独居住,进行居家隔离。

这件事情经过媒体报道之后,引发了巨大的质疑,多位网友表示外籍人士进入我国之后必须要遵守我国的法律,不应该对其差别化对待,防控不能对老外打折扣,这种办法不应该是居委会两全其美的办法,外防输入病例必须一视同仁。上海市在3月17号发布通告,所有中外人员凡是进入上海之前14天有过欧洲国家以及日本和韩国经历的人,一律实施居家或集中隔离14天。

我们不能以普通的人去理解上海人的方法,因为上海是我国最发达的地区,人均收入超过了欧洲的最发达地区,所以上海地区拥有无限的医疗资源,而且上海的实力也不是一般的强,前几天有一个外籍华人留学生,因为喝矿泉水遭到上海警方的质疑,这个女留学生是一个外籍华人,但是这个英国人也是一个外籍华人,待遇之所以不一样,主要是因为上海有着悠久的租界历史,特别崇尚国际化的文化,当然对国外的人也是特别的尊敬,这是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表现,充分发扬了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当然上海也可以用一个社区为一个外国人服务,只要上海人愿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