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對孩子要“2不管3不慣”,娃將來會少走彎路,父母更輕鬆

李玫瑾教授曾在談到父母教育孩子的弊端時,說道:“有些父母該管的時候不管,不該管的時候卻開始管。”其實這句話說得確實很在理。

李玫瑾:對孩子要“2不管3不慣”,娃將來會少走彎路,父母更輕鬆

確實如此,即便是現在很多父母明白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也有很少的人能夠做到科學育兒,很多人第一次做父母,沒有經驗,所以對孩子的行為習慣的養成性格都不夠了解,只知道一味妥協寵溺

時間長久以後,孩子就開始覺得是一種理所當然,等到了叛逆期的時候,只要有一點事不符合心意,就會大吵大鬧,但其實父母要是對孩子做到“2不管3不慣”,孩子長大後才不會走彎路,父母才會更輕鬆

李玫瑾:對孩子要“2不管3不慣”,娃將來會少走彎路,父母更輕鬆

父母做到“兩不管”

  • 不管孩子能夠承受的事情

孩子幼年時處於一個發展時期,任何事情都要孩子自己親手去做、自己去承擔,這樣才能讓孩子經過足夠多的事情同時獲得足夠多的經驗,讓孩子更加良好的發展。

但有些家長覺得,孩子有些事情是不適合孩子的,總覺得孩子可能會遇到危險,或者是受到某些痛苦等等,便會讓阻止孩子做一些事情或者是替孩子去承擔一些事情。

李玫瑾:對孩子要“2不管3不慣”,娃將來會少走彎路,父母更輕鬆

殊不知這會影響孩子的發展,這樣不僅沒有讓孩子體會到他應該體會的東西,還會影響他將來的發展,同時減少父母為孩子承擔錯誤等等行為,都會影響孩子正常的價值觀與心理發展

所以對於孩子來說,我們應儘量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即便犯錯也要讓他們自己去承擔,孩子能夠承擔的事情父母千萬不要干涉

只有這樣他們才知道,他們才能建立正確的價值觀與是非觀,在將來的社會中得到一個良好的發展。

李玫瑾:對孩子要“2不管3不慣”,娃將來會少走彎路,父母更輕鬆

  • 不管孩子能夠獨立完成的事情

很多時候父母會害怕孩子自己做一些事情,無法完成而影響孩子的自信心,於是便會主動的幫助孩子去完成,或者是通過一些手段來幫助孩子完成任務。

但殊不知這會讓孩子建立一種錯誤的認知,對於某些任務的難易程度沒有清楚的認識,這對他將來的事業發展學習生活都是有極大影響的,無法正確的估量目標會對他將來的人生產生難以估量的損失。

李玫瑾:對孩子要“2不管3不慣”,娃將來會少走彎路,父母更輕鬆

父母還要做到“三不慣”

1、對於觸碰到原則的問題不能慣

孩子往往會犯錯,這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哪有不犯錯的人,但是對於孩子犯錯之後,父母們的行為是至關重要的。

當孩子犯一些小錯時,我們可以適當的懲罰一下,但一旦孩子觸犯到了觸碰原則的問題,千萬不能慣著孩子。

因為孩子這種問題,如果一旦父母沒有嚴加管教,這種原則便會喪失,對於孩子將來在社會的發展周圍人的關係的發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一個人無論怎樣都可以,但不能沒有原則

,從小便為孩子建立原則意識,這對孩子的發展是十分有幫助的。

李玫瑾:對孩子要“2不管3不慣”,娃將來會少走彎路,父母更輕鬆

2、對於孩子不尊重別人不能慣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平等的,千萬不能讓孩子覺得自己有某些身份,便可以無視對方是什麼樣的人,我們父母一定要讓孩子建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

,我們還要讓孩子瞭解到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做好社交關係。

李玫瑾:對孩子要“2不管3不慣”,娃將來會少走彎路,父母更輕鬆

3、孩子沒有責任感千萬不能慣

責任

是一個人一生都無法逃脫的話題,孩子幼年時期一定要有責任感

有的時候父母會覺得這個錯誤還是無法承擔,便替孩子承擔責任,但孰不知沒有了責任感,孩子便無法知道做錯的重要性了,任何時候都要讓孩子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孩子逃避自己的責任時,我們做父母的千萬不能慣著,一定要讓他明白責任和義務的關係。

李玫瑾:對孩子要“2不管3不慣”,娃將來會少走彎路,父母更輕鬆

孩子在童年時還處於一個習慣養成的階段,這個時候作為父母的我們一定要悉心教導,孩子某些時候犯錯也是正常的,但是作為父母的我們一定要悉心教導,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夠得到一個真正的良好發展。

每個孩子出生都是一張白紙,會長成什麼模樣,取決於家長如何教導。在6歲之前,孩子的性格還沒有完全形成,家長要抓住3-6歲這個性格關鍵期,培養孩子的好性格、好品質,未來的路才會更好走。青青為家長們推薦2本有關性格、品質培養的繪本——《寶寶好品格培養經典童話》《寶寶情商培養圖畫書》

李玫瑾:對孩子要“2不管3不慣”,娃將來會少走彎路,父母更輕鬆

採用經典的童話故事,在故事中培養孩子的好性格好品質。每冊都是一個單獨的故事,分別培養寶寶的愛心、樂觀、自信、分享、勇氣、善良等品質,提升寶寶的情商,讓寶寶擁有好人緣。

李玫瑾:對孩子要“2不管3不慣”,娃將來會少走彎路,父母更輕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