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件中国永久禁止出国展览的国宝(17-24)

由国家文物局根据地方文物部门和有关方面专家的意见评选出,并印发有《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规定这64件国宝此后永久不准出国展览。

17.齐王墓青铜方镜

属西汉时期,1980年山东淄博大武乡窝托村南古墓五号陪葬坑出土。镜长115.1厘米、宽57.5厘米、重56.5千克。背部有五个环 形弦纹钮,两短边又各铸二钮。每一环钮四周饰柿蒂形纹。背又饰有夔龙纠结图案,卷曲交错自如。现藏淄博市博物馆。

64件中国永久禁止出国展览的国宝(17-24)


18.铸客大铜鼎

属战国时期,1933年寿县朱家集(今属长丰县)李三孤堆楚王墓出土。又名楚大鼎或大铸客鼎。鼎口平沿刻铭文12字,刻铭开头即是“铸客”二字,故依惯例以开始二 字名之,前足和腹下均刻有“安邦”二字吉语,又因此鼎在数千件楚器中最为雄伟,堪称楚王重器,特冠一“大”字,是现存周代以来最大最重的鼎。现藏安徽省博物馆。

64件中国永久禁止出国展览的国宝(17-24)


19.朱然墓出土漆木屐

属三国时期(吴),1984年安徽马鞍山朱然墓出土。漆木屐前面是有一个孔栓绳子,后面有两个孔作成木屐的形态。这个漆木屐和现在的木 屐样子差不多,是目前中国最古老的漆木屐,它距今1700多年,当年在日本展出时候还引起了轰动。由此也可看出,早在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中日之间 就有了较为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在朱然墓漆木屐没有出土以前,一般认为漆木屐是日本人最早发明的,通过朱然墓漆木屐的发现,证明木屐是在中国通过唐文化东 传到日本,最后被日本逐渐使用。现藏马鞍山市博物馆。

64件中国永久禁止出国展览的国宝(17-24)


20.朱然墓贵族生活图漆盘

属三国时期(吴),1984年安徽马鞍山朱然墓出土。盛食器,直径24.8厘米、高3.5厘米,木胎,盘内壁及底髹红漆,外壁及底 髹黑红漆,内外颜色有区别。漆盘内的画面分为三部分:上面为宴宾图;下面为出游图;中间部分又包括三个画面:右侧为驯鹰图、中间为对弈图、左侧为梳妆图。 现藏马鞍山市博物馆。

64件中国永久禁止出国展览的国宝(17-24)


21.司马金龙墓出土漆屏

属北魏时期,1965年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出土。现藏大同市博物馆。

64件中国永久禁止出国展览的国宝(17-24)


22.娄睿墓《鞍马出行图》壁画

属北齐时期,1979年山西太原娄睿墓出土。《鞍马出行图》位于墓道西壁中栏、作长卷式展开。现藏山西省博物馆。

64件中国永久禁止出国展览的国宝(17-24)


23.涅槃变相碑

属唐代,山西省临猗县大云寺遗物。石雕碑高302厘米、宽87厘米、厚25厘米,大云寺寺宇早毁,碑于1957年移入山西省博物馆陈列。碑为螭首龟趺,额部雕众神将护持之须弥山。碑正面雕涅磐故事六图,上部四图——左面为“纳棺”、“临终遗戒”,右面为“荼毗”、“送葬”。现藏山西省博物馆。

64件中国永久禁止出国展览的国宝(17-24)


24.常阳太尊石像

属唐代,山西省运城盐湖区安邑镇道观遗物。像高150厘米,以白石雕造,形象丰颐,神态和穆。右手持扇,左手扶几,盘坐于长方石座上。座的四面刻有铭文及供养人姓名。现藏山西省博物馆。


64件中国永久禁止出国展览的国宝(17-24)



传送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