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獲近億元融資,巴奴火鍋到底憑什麼?

提到海底撈,家喻戶曉,而說到巴奴火鍋,應該很多人會感到陌生。


但實際上,巴奴火鍋早已悄然成為火鍋界的一匹“黑馬”,這個第一個站出來公開對標海底撈的火鍋品牌,當下,其翻牌率和海底撈可是不相上下。


而最近的近億元融資事件,更是讓巴奴火鍋在餐飲界“名聲大振”!


疫情下,獲近億元融資,巴奴火鍋到底憑什麼?


3月16日,番茄資本官宣,以近億元人民幣獨家戰略投資巴奴毛肚火鍋,這一消息,無疑給疫情下的餐飲行業注入一針強心針。要知道,疫情之下,餐飲業損失最為慘重,用”兵荒馬亂”形容也不為過!


不過,一向造血能力很強,自稱不缺錢的杜中兵,為何轉身擁抱資本?


另外,巴奴火鍋是憑什麼獲得資本青睞?在火鍋界,有海底撈這位大神坐陣,巴奴火鍋當初到底是如何突圍出來的?


說到這些,可能很多人都會拿創始人杜中兵的“產品主義”論道,實際上,你們都杜中兵騙了!


01

擁抱資本市場——盤算上市?


大概很多人聽到巴奴擁抱資本,第一反應就是,杜中兵估計在盤算著上市。不過,對此,創始人杜中兵承認資本的力量對於創業的重要性,不過又稱,他需要的不是純屬資本,而是能夠並肩作戰的戰友。


言外之意很明顯,老杜很貪,錢和戰友都想要,由此也可以看出,老杜需要的是能夠共克時艱的夥伴,而不是錦上添花的隊友。


聽起來,頗具有江湖上的俠義風範。


疫情下,獲近億元融資,巴奴火鍋到底憑什麼?


實際上,在番茄資本之前,巴奴的杜中兵對資本一直是拒絕,大概是巴奴的造血能力給了他這樣的底氣。據說,巴奴進京48天,毛肚點餐率達139%,翻檯率超達700%。而且雖然體量小,但在用戶評論上一度超過“家大業大”,以服務著稱的海底撈。


此次,杜中兵接受番茄資本的投資,也是雙方四年磨合修得同船渡的結果,也就是說,雙方已經比較熟悉了,相互有了信任感。


那麼,問題來了,巴奴要上市嗎?畢竟海底撈上了,西貝也在考慮,巴奴要不要上市也成為大家關注的問題。


對此,杜中兵的回應是,邊走邊看吧。言外之意,已有上市打算,只是在等待更好的時機。


02

打造第三代供應鏈——“產品主義”


“服務不是巴奴的特色,毛肚和菌湯才是!”


談巴奴,就不得不提到杜中兵的“產品主義”,雖然有點老生常談,但又是繞不去的梗。畢竟人家是靠“產品主義”立足,真材實料就是巴奴的門面。


在筆者看來,巴奴強調“產品主義”,明顯是對標海底撈的“服務至上”,這也意味著,巴奴不甘心做追隨者,只做競爭者。


在對產品這件事上,據說創始人杜中兵已經到了瘋狂的地步。


疫情下,獲近億元融資,巴奴火鍋到底憑什麼?


據番茄資本創始人BOB向媒體透露,他眼中看到的杜中兵,永遠是和供應商、團隊等討論產品。也正因為看到他和產品較真的勁,杜中兵被他稱為餐飲界的“喬布斯”。


巴奴對產品要求十分苛刻,進而倒逼到整個供應鏈層面,

以高品質健康食材、極致美味的用戶需求為核心,構建起養殖種植、生產加工、倉儲冷鏈、門店呈現為一體的供應鏈體系,也就是巴奴號稱的“第三代供應鏈”。


從這樣的產品理念出發,巴奴在重慶自建了底料研發和加工基地,以及3個國內先進的集加工、倉儲、物流配送為一體的現代化中央工廠,形成了一種以用戶為中心的高品質供應鏈體系。


巴奴對產品選料十分挑剔,據說巴奴選用的毛肚都是完整的、大片的毛肚。另外,在聯合三全食品合作研發茴香小油條、堅持使用天然麵粉,推出“好面不用舞,天然0添加”的巴奴拽面及“玻琉瓶+木塞”造型的“繡球茵”,使之成為火鍋餐桌上的“新招牌”。

疫情下,獲近億元融資,巴奴火鍋到底憑什麼?

如此來看,巴奴不僅在產品供應鏈上下足了功夫,產品招牌的營銷功力也是可圈可點。話說,應該有不少人是衝著火鍋餐桌上的小點心而去吃的火鍋吧。


03

不止“產品主義”,還有。。。?


不得不說,巴奴的”產品主義”確實很管用,自2012年,巴奴提到產品主義,直接對標海底撈之後,巴奴就像開了掛一樣,一時間風光無幾。


不過,如果你因此就認定是“產品主義”救了巴奴,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在大家都將注意力放到巴奴高舉的“產品主義”時,即忽略了巴奴的品牌戰略。


巴奴成立於2001年,一直以來發展不溫不火,直到2012年才確定“毛肚”戰略,並更名為“巴奴毛肚火鍋”,因此,巴奴才開始成為口碑卓著的品牌,一躍成為近年來餐飲界的最大“黑馬”。


疫情下,獲近億元融資,巴奴火鍋到底憑什麼?


除了“產品主義”外,差異化的品牌戰略是巴奴能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可以說,巴奴是毛肚火鍋品類的開山鼻祖,成功將毛肚和菌鍋打造為自己的品牌特色,從此帶火了毛肚,成為“毛肚火鍋”代名詞。


與中規中矩的海底撈相比,巴奴火鍋通過毛肚火鍋打出了差異化。也可以說是先有了差異化的品牌特色,才有“產品主義”的成功!


此外,巴奴能有如此的好口碑,經營上的創新功不可沒。


據說,2010年10月,巴奴告別了自己的安靜小日子,正式停掉了收益頗豐的加盟業務,投資建設自己的中央廚房,打造專屬巴奴的品牌形象和用戶餐體驗,無疑助力巴奴進一步打開了品牌知名度。


值得一提的是,巴奴雖然很少提服務,甚至有意省略過,但是巴奴可是有一本“顧客抱怨與危機處理手冊”哦,而且分門別類,記錄相當詳細。因此來看,對待服務這件事上,巴奴同樣是認真的,只不過是低調的執行而已。


04

戒驕戒躁,選擇用品牌造紅利


眼界決定格局!


很多企業,從成立起就是奔著快速賺錢來的,而巴奴不是。


創始人杜中兵首先是打造品牌形象,沿著品牌這條道路走下去,然後擁抱紅利。也就是說,杜中兵將商人短時間的盈利和打造品牌,這兩件事分別看待。


處於當下市場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裡,無疑品牌至上!而品牌背後就是如何用品類資源強佔消費者的心智。為將立志於未來的品牌,展現出新的商業競爭策略,無疑將在未來的商戰中更勝一籌。比如上面提到的巴奴制定的“毛肚”戰略,就是用毛肚這個品類的優勢資源,俘獲了消費者的心智。


疫情下,獲近億元融資,巴奴火鍋到底憑什麼?


不過,僅僅擁有優勢的品類,還遠遠不夠,還要擁有摒棄眼前紅利,立志於長遠品牌價值打造的鴻鵠之志。據瞭解,巴奴曾為了打造專屬於巴奴特色的廚房和用餐環境,果斷停掉了當時收益頗豐的加盟業務。


另外,對牛肚、百葉等易變質的食材,市場默認採用化學防腐劑浸泡食材,使其賣相好看,而創始人杜中兵堅持花費重金引進無毒無害的生物酶防腐技術,這種對產品的精細心經營,自然更能得到用戶的信任和認可。


為了塑造品牌價值,暫時犧牲眼前的利益,不是每個企業家都能做到的。在創業的路上,戒驕戒躁,學著先打品牌,再造紅利,才能走得更遠,因為品牌價值是無形資產,不是眼前的紅利可以衡量的。


05

結語


巴奴火鍋無疑是成功的!


不過疫情之下,電商經濟迎來新的爆發點,餐飲、服裝、娛樂等生活服務企業競相湧向線上渠道。而對於巴奴來說,零售業務無疑是短板之一,雖然疫情期間,不做外賣的巴奴上了線了外賣服務,但巴奴的核心產品並不適合外賣和當前的流行的自嗨鍋,這意味著巴奴或將流失一部分客戶。


不過,能夠被資本看中,巴奴自然有其特別之處,未來或許會有更創新的東西出來,支撐其走得更遠。


另外,想說的是,無論是“服務主義”還是“產品主義”,都無法脫離品牌力、供應鏈等能力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