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隋唐五代——草、行、隶书法代表

(2) 草书:

1.贺知章

(1)名家介绍:生于唐高宗显庆四年(649),卒于玄宗天宝三年(744),字季真,又字维摩,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越州永兴人(今浙江萧山,)唐草书家


隋隋唐五代——草、行、隶书法代表


2.张旭

(1)名家介绍:生于唐上元三年(675),卒于玄宗天宝三年(750),张旭苏州人,字伯高,一字季明。因官金吾长史,人称张长史。善草书,被誉为"草圣"。是以李白诗歌、裴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为人桀骜狂放,精善草书,不治他技,相传张旭嗜酒,大醉,呼叫狂走,以头濡墨而书。即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为人豁达,嗜酒。有颠张醉素之说。世号"张颠"。宋朱长文《续书断》卷上,列其书入神品,评曰:"如神 腾宵汉,夏云出嵩、华、逸势奇状,莫可穷测"。宋黄庭坚《山谷题跋 张旭千字文》云:"怀素草功瘦,而长史草功肥,瘦硬 易作,肥劲难得也"。明 瓒《云林集》谓张旭草书《春草贴》锋颖纤悉,可寻其源。而麻纸桦 煤,古意溢目,真足为唐人书法之冠。张旭不但精善草书,而《郎官石记》楷书。精劲严重,极为精能可爱。因他有后楷书基础,所以他的草书虽一点一划,无不合乎规矩法度。楷书一点根基也无,夸城其谈说能写草书,不亦妄载。

(2)代表作品:

张旭传世的书迹有《肚痛贴》、《郎官石记》、《千字文断简》、《草书古诗四帖》、《心经》等


隋隋唐五代——草、行、隶书法代表


3. 怀素

(1) 名家介绍:怀素字藏真,今湖南长沙人,俗姓钱,自幼出家为僧。生于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卒于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唐代名僧,为玄奘三藏法师之门人。于经禅之暇,颇好笔翰,尤好草书,自言得草书三味。于故里零陵,广种芭蕉,以蕉叶代纸挥毫作书,因名所居曰"绿天庵"。好饮,酒酣兴作,到处挥毫,人称为醉僧,以草书著名,是继张旭之后又一位狂草艺术家。唐吕总《续书评》云:"怀素草书,援毫掣电,随手万变"。《宣和书楷》卷十九谓:"怀素草书,字字飞动,圆转之妙,宛若有神"

(2) 代表作品:怀素传世的书迹不少,有《自叙》、《苦笋》墨迹及《东陵圣母帖》、《千字文》、《藏真》、《律公》等帖。


隋隋唐五代——草、行、隶书法代表


4. 彦修

(1) 名家作品:梁乾化时人,他的草书写得很有特点。北宋李丕绪题其书尾说:"乾化中僧彦修善草书,笔力遒劲,得张旭法。"惜哉名不振于时。他还把彦修草书模刻上石"以贻同好"。彦修草书气势磅礴,狂态逼人,有特色。


隋隋唐五代——草、行、隶书法代表


5. 孙过庭

(1) 名家介绍:生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卒于武则天长安三年(703),字虔礼,富阳人,善草书。他在书法史上的意义是,用草书写下了三千多字的书论名著《书谱》。


隋隋唐五代——草、行、隶书法代表


(3) 行书

1. 李邕

(1) 名家介绍:生于上元二年(675),卒于天宝六年(747),字太和,广陵江都人(今江苏扬州),官至北海,又称"李北海"。李邕被人称之为"书中仙手",以行书艺术饮誉后代。


隋隋唐五代——草、行、隶书法代表


2. 杨凝式

(1) 名家介绍:生于唐懿宗咸通十四年|(875),卒于后周世宗显德元年(954),字景度,号虚白。陕西华阴人。唐末为秘书郎,五代时官至太子少师,也称"杨少师"。为艺术史上的一位奇人,人称"杨疯子",行书大家。他能吟诗,多杂诙谐,尤善于书札。杨凝式的字多写在墙上,笔法纵逸遒放。黄庭坚至洛阳遍观僧院壁间墨迹,他说:"杨少师书,无一字不造微入妙,当与吴生画为洛中二绝。"又说""有晋以来,难得脱然都无风尘气似"二王"者,惟颜鲁公,杨少师仿佛大令尔;鲁公书今人随俗多尊尚之,少师书口称善而腹 非也。欲沈晓杨氏书,当如九方阜相马,遗其玄黄牝牡乃得之。"此后,书坛以"颜杨"并称。杨凝式留下的墨迹已不多,著名的是《韭花帖》。杨凝式变晋,唐楷行书匀密成法,黄庭坚有诗指出:"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疯子,下笔便到乌丝栏"。后人以为善评。杨凝式的行草书也奔放奇逸,,有《卢鸿草堂图跋》,气势雄浑,极似颜真卿《祭侄文稿》。狂草《神仙起居法》纵横恣肆,《海岳评书》说其"如横风斜雨,落纸云烟,淋漓快目"。他有一首《题怀素酒狂帖后》诗,可视为他自己书法创作的经验总结:"十年挥素学临池,始识王公学卫非。草圣未须因酒发,笔端应解化龙飞"。他的书风直接影响北宋书坛,是由唐入宋的一大枢纽。

(2) 代表作品:《韭花帖楷书》,麻纸,可视为杨氏楷书的代表作,《神仙起居法帖》小草书。


隋隋唐五代——草、行、隶书法代表


(4) 隶书

1. 史惟则

(1) 名家介绍:生卒不详,唐广陵人(今江苏扬州),名浩,字惟则,与韩泽则木

、蔡有邻、李潮并称唐隶四大家。


隋隋唐五代——草、行、隶书法代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