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气差,一点小事就撒泼打滚:比惩罚更有效的是提高孩子的归属感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来得好,但是鼓励法也不可用得太滥,一滥恐失其效用;刺激法若用得其当,也是很好,不过只可偶一为之而已。

脾气差,一点小事就撒泼打滚:比惩罚更有效的是提高孩子的归属感

很多父母最难以忍受的就是小孩子发脾气、打滚撒泼。因为在这个时候,孩子完全是"混世魔王"的状态,对父母的任何劝导都"主动消音",完全沉浸在自我的"表演之中"。

孩子一旦对父母哭闹,就已经进入了"软硬不吃"的状态,无论是父母的好言相劝,还是厉声呵斥,孩子都无动于衷,可能还会变本加厉地怒吼、摔东西。

脾气差,一点小事就撒泼打滚:比惩罚更有效的是提高孩子的归属感

年幼的孩子,已经有了一些自我主观意识,自己做事形成了习惯。

而且孩子对待父母的指令和身边的事情都有了自己的观点,但是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是很成熟,遇到了委屈或是心情不高兴,只能通过哭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大多数家长都会选择用"暴力手段"让孩子"俯首称臣"。能动手就不和孩子理论,一切用棍棒拳头解决。

脾气差,一点小事就撒泼打滚:比惩罚更有效的是提高孩子的归属感

但是"以暴制暴"的方法对孩子真的有效吗?

结果不是很乐观,父母越是多孩子拳打脚踢,孩子往往越是和父母唱反调。

有时还会对父母说狠话,还好用小手段"报复"父母。为什么呢?别看孩子年纪小,就觉得孩子会屈服于武力。

年幼的孩子也有小小的"自尊心,被父母打骂之后,孩子为了自己的面子,就会顶撞父母,和父母对着干。

其实仔细想想,用暴力惩罚孩子,只能宣泄父母心中的愤怒,对孩子根本没有太大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孩子很容易产生叛逆情绪,甚至会和父母产生心理隔阂。

脾气差,一点小事就撒泼打滚:比惩罚更有效的是提高孩子的归属感

家长惩罚孩子一时爽,但是对孩子的危害却是不容忽视。

脾气差,一点小事就撒泼打滚:比惩罚更有效的是提高孩子的归属感

从古至今,无数都坚信"棍棒底下出孝子",觉得孩子不经过父母的毒打,今后很难听父母的话,也很难有出息。事实上,这个理念是过度的"神化",夸张化。

脾气差,一点小事就撒泼打滚:比惩罚更有效的是提高孩子的归属感

这句话是民间俗语,下句是"黄荆条下出好人"。

通常被认为演化自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韩非子说过的"孝子不生慈父之家"(出自《慎子·知忠》)这句话。

就是说有慈爱父亲的家庭,是培养不出孝顺孩子的。

大家都知道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主张依法治国,觉得只有酷刑才能让人们顺从。对待孩子也是如此,孩子不尊重父母、不听管教,就要严厉地惩罚。

孩子的肉体受到了极大的痛苦,内心才会屈服于父母的权威,才能够知错就改、听从父母的话。这也算是一种"以暴制暴"的手段。

脾气差,一点小事就撒泼打滚:比惩罚更有效的是提高孩子的归属感

这样的做法在今天大家可能难以适应,孩子毕竟年纪小,打得太重会给孩子身体留下创伤,给心理留下阴影,对孩子没有好处。

想要解决孩子脾气暴躁,家长首先要找出孩子喜欢乱发脾气的原因。

孩子脾气差的原因,基本上是因为缺乏归属感。所谓的归属感是指个体与所属群体间的内在联系。

"我是金字塔组织的创始人娜奥米女士曾经说过:"归属就像是,当你踏上一个平台时,你感觉你是实实在在地被支撑着的。"

脾气差,一点小事就撒泼打滚:比惩罚更有效的是提高孩子的归属感

孩子缺乏归属感,主要是因为父母没有给予他们太多的关爱,但有时候也可能是因为他们不相信自己有归属。他们感受不到自己和父母之间的情感沟通。

尤其是在二胎家庭,随着弟弟妹妹的降生,孩子会觉得自己多余,父母不会再爱自己。

脾气差,一点小事就撒泼打滚:比惩罚更有效的是提高孩子的归属感

家长要如何做才能提高孩子的归属感呢?

1. 多花时间陪伴孩子

父母在和孩子玩耍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机会,和孩子自由地玩耍。像是一些亲子游戏,能够增加父母孩子之间的感情,孩子也更愿意和父母吐露心声。像是一起搭积木、走迷宫、打球、玩拼图等等。

脾气差,一点小事就撒泼打滚:比惩罚更有效的是提高孩子的归属感

2. 配合孩子做事的节奏和习惯

有的孩子是急性子,做事风风火火,干脆利索;也有的孩子是慢性子,做事慢慢吞吞。孩子做事慢,家长也不要觉得不耐烦,不要催促孩子,否则会打击孩子做事的积极性。

脾气差,一点小事就撒泼打滚:比惩罚更有效的是提高孩子的归属感

家长要学会配合孩子的节奏,也要在一旁鼓励孩子。孩子出色完成的时候,家长也不要忘了夸赞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孩子也会和父母更亲近。


3. 陪孩子一起阅读绘本,和孩子交流

父母在陪孩子看绘本的时候,孩子会乖巧地依偎在父母身旁,静静地听服讲故事。不但拉近了孩子和父母的距离,孩子更安心,也在无形之中提高了孩子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看完之后,父母要和孩子交流读后感。孩子在和父母交流的时候,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会逐渐提高。

脾气差,一点小事就撒泼打滚:比惩罚更有效的是提高孩子的归属感

没有归属感的孩子就像漂行在大海上的孤舟,家长的关怀就像是孩子温馨的港湾,孩子有了归属和依靠,才能够勇敢前行。

从小训练孩子的专注力可以让孩子一开始就养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专注力不是天生的,越早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孩子的归属感就越强!

科学研究发现游戏书对于3-6岁培养专注力的培养非常有效。

我最近给孩子读的这套关于专注力训练的游戏书《专注力训练儿童益智开发游戏书》孩子听后变化很大,现在分享给大家。该套《专注力训练游戏书》共6册,是由多名育儿专家共同编制而成,从多个维度对孩子进行引导,能够很大程度提升孩子的专注力。

脾气差,一点小事就撒泼打滚:比惩罚更有效的是提高孩子的归属感

脾气差,一点小事就撒泼打滚:比惩罚更有效的是提高孩子的归属感

脾气差,一点小事就撒泼打滚:比惩罚更有效的是提高孩子的归属感

其次这套游戏书最大的特点是色彩鲜艳,有绘本的感觉,孩子可以通过图片去理解游戏的规则。同时父母可以陪孩子一起做游戏书,能够提升亲子关系,增加更多的交流!

脾气差,一点小事就撒泼打滚:比惩罚更有效的是提高孩子的归属感

专注力是一切学习的开始,是孩子基本适应环境的能力,是智力的基本因素,也是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的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