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骚扰:日本的耻辱 ——读《黑箱:日本之耻》有感

性骚扰:日本的耻辱 ——读《黑箱:日本之耻》有感

纪然,毕业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文学学士,女性主义者,慧新社顾问部成员,热爱文学,关注女权。

伊藤诗织作为初出茅庐的新闻记者,本是踌躇满志、准备在实习岗位大展身手,却遭日本新闻界顶流人物性侵,自此开始了长达四年的上诉。《黑箱:日本之耻》讲的就是伊藤诗织为将施暴者绳之以法的艰难抗争经历。

性骚扰:日本的耻辱 ——读《黑箱:日本之耻》有感

而这部书为什么叫作“日本之耻”呢?读完全书,我们看到面对女性遭遇性侵的情况,日本的各行各界竟在群体无意识下成为了施暴者的“共谋”和“帮凶”。请让我来简要梳理一下书中记录的各界对女性性侵受害者的反应。

“通常,紧急状况下,会在次日早间以前服用事后避孕药(Morning-After Pill)。正因如此,在这一阶段,其实有机会将性侵受害披露出来。只需一个简单的提问,有的受害者就会在这里获得救助。考虑到这一点,那么制作一份自检表,在给来访者开具避孕药处方的时候,交由受害人自行填写,这种方式岂不很好?假如妇科诊所里也备有‘性暴力受害物证采集包’,也就是当强奸发生时,为了接受必要的检查而事先采集证据的一套工具,那么,就可以在最早的阶段给予应对。”可是,在现实情况下,医生并未对申领避孕药患者进一步询问,妇科诊所也并未准备“性暴力受害物证采集包”。

为性暴力受害者提供援助的NPO(非营利组织)机构:

“电话打过去,对方却问道:‘您能前来面谈吗?’我解释说,自己只想请教一下该去哪家医院,做何种检查。对方却告诉我,必须和本人直接面谈,否则无法提供任何信息。在接通这个电话前,遭遇强暴的人不知要被榨干多少力气啊!要大老远跑去该机构的所在地,对当时的我来说,身上根本不剩一丝一毫这样的精力和体力。就在这期间,保留受害证据所必需的血液检查、DNA采集等重要的受检时机,便飞速地溜走了。这在当时的我来说,是想都没想到的。假如能从某处对这些情况有所了解该多好,我懊悔不已。在咨询电话里,对方甚至不愿告知一些简单的应对措施,如今想来,我依然难以理解。只要公共机构能够制作一些普及相关常识的网页,把它置于检索结果的前端,就会有人因此获救,不是吗?”

性侵应急处置措施普及不到位,提供援助的手续繁琐,都导致性侵受害者固定证据的最佳时机白白流失。

警署:

“处在绝望的深渊,怀揣满心的不安,走进警署大门的那一日,直到今天我也无法忘记。来到前台接待处,我不得不当着其他等候者的面陈明了事由。简单解释了自己的来意,提出‘麻烦帮我找个女警官来’,谁知却又被问了一大堆问题。没有办法做出清楚完满的陈述,只能告诉接待员:‘我被强奸了。’当时真希望对方能多一些体谅。女警员把我带往另一间问讯室,听我讲了两个多小时,最后说:‘我去叫刑事课的同事。’这时我才得知,她隶属于交通课。”专业对口的女刑警的缺席,既不利于保障女性受害者权益,也易导致女性受害者遭遇二次伤害。

“报警两日之后,四月十一日,我再度前往原宿警署。在那里,面会了高轮警署负责本案的警员,在此称为A先生。本次会面,我把事件详情又做了一遍陈述。A的应对态度,比起原宿警署的警员态度要生硬得多。‘都过去一周了,不好办呐。’A突然回了一句。接着又说:‘这种事太常见了,立案调查有难度啊。’‘对方是有名望、有地位的人物,况且,你也跟他在同一个行业内工作,对吧?今后恐怕没法在新闻界立足啦。以往你付出努力换来的人生也泡汤了。’A反反复复说着一些对我的前途表示忧虑的话,奉劝我重新考虑是否提交报案书。”

“在这间只有男警员出入的柔道场里,我被要求以人偶为对象,重现案发当时的情况。‘好,请你躺到这里。’警察要求道。我在几名男警员的环绕下,仰面躺在了蓝色垫子上。其中一位警员,在我身上放了一只真人大小的人偶。‘是这种感觉?’‘是不是稍微再这样一点?’他摆弄着人偶,一边向我确认。闪光灯亮起,相机快门不停按下,我把自己那颗绷紧的心,彻底关掉了电源。”日本的警察系统内,女性比例只占整体的8.1%。因此从现场调查人员,到对案件做出审理的事务性职位,几乎清一色为男警。女性受害者必须在男警员的围绕下谈论自身的遭遇,甚至还原犯罪现场,这简直太糟糕了(请原谅我用了这么主观的感叹句)。

性骚扰:日本的耻辱 ——读《黑箱:日本之耻》有感

酒 店 :

“四月十五日,我和警员A先生一同走访了喜来登酒店,那个我丝毫不愿踏近一步的地方。房间所在的二楼走廊,恰好未设置防盗摄像头,于是我们对酒店入口的监控做了调查。”然而“我”被告知酒店走廊没有安装摄像头。

检察官:

“与该检察官商谈时,对方突然发话道:‘这个案子提不出证据,无法提起诉讼。被害者愿意提交报案书,那是她的自由,但警方只能以非强制的形式听取被告方的陈词,而后立案送检,就到此结束。’”而在后续阅读中,我们知道这是由于日本政界高层施压的缘故。


性骚扰:日本的耻辱 ——读《黑箱:日本之耻》有感

寿司店(与案件有关的场所):

“‘你记不记得,自己坐到了其他客人的椅子上?而且,据说你和别的客人也搭了腔。还脱掉鞋子,光脚在店里走来走去。山口先生还喊你:该回家啦!你确实已经醉到这种程度了。’有个店员说,‘他一直在你们两人面前负责倒酒,所以记得很清楚。’”但事实上,寿司店员工的证词或许存在偏差,这也是无可厚非的情况。

律师:

“律师向我介绍了一些过去她代理过的调解案。据说她最大的成就,就是让对方承认有罪,并支付了赔偿金。这次,对方之所以提出庭外和解,大概是希望我能撤回报案书和起诉书。倘若愿意走庭外和解,就需要起草协议书。文书的开头部分,分为‘要求对方道歉’和‘无须道歉,仅要求赔偿’两种形式。另外,赔偿金额通常会在一百万日元上下。女律师关于和解的说明仍在继续。世上竟还有不要求道歉的和解书。简直没想到。只要花点钱,更多的真相就变成了‘不可讲述的事实’被从此封缄。”

庭审:

“我是在采访当中得知的,据说这一类性犯罪案件的开庭日,会有大批‘旁听粉’,一大早就排着长队等候入场。受害者不仅要自行前往法庭,和“连那张脸都不愿再记起”的加害者面对面交谈,除此之外,一想到旁听席上还挤满了旁听者,每个人都兴致勃勃地望着自己,就感到浑身失血般冰凉。”

新闻媒体:

“果然,判定不起诉后,日本电视台也并未对此事件做出报道。这年头,在这个国家里,对司法系统做出的判决,能够秉持怀疑的态度进行报道的主流媒体,究竟还存不存在?政府在官方主页向各大媒体发布了提醒,说这个案子情节复杂不宜报道,奉劝大家谨慎自律,最好不要触碰这个选题。可以想象,各家媒体原本就态度暧昧,这么一搞,还有没有人报道就更难说了。”提供一点书外信息,施暴者山口敬之在受害人伊藤纱织诉诸媒体后,反而频繁接受采访,在电视节目中公然表示自己成为了“红人”,而舆论导向竟然转为批判伊藤纱织“企图靠花边新闻搏上位”。

除上述内容外,日本2000年刑事诉讼法改革以来,受害者陈述证词时,虽与加害者设置了隔断,但仍有受到加害者威胁的危险,因此在性犯罪案件中,通过庭外和解与协商方式撤回控诉的比例高达35.4%(2010年统计数字显示)。

显然,性侵受害者的维权之路阻碍重重。而这不见得是日本的独家特色,它是一个全球性的女性问题。福柯曾说“话语就是权力”,权利的范畴贯穿于话语的实践,虽然,新媒体的发展使受害者的血泪控诉被更多人听到和关注,但受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与女性相关的网络舆情中性别刻板印象、性别盲点等问题依然突出。“为什么不侵犯别人而侵犯你?”“那么晚了还在街上活动,难怪会被性侵”“将受侵犯的经历公开,是没有羞耻心的表现吧”……类似的言论屡见不鲜。正如卢梭所说:“公共意见对个体的影响却是灾难性的,个体出于被孤立思维恐惧而如此将公共意见尊为道德伦理的守护人,以使自己不至于被丢弃与非难之下。”

在这样的背景下,还必须提出一个问题:不敢发声的女性受害者有多少?这个数据难以统计。在阅读《黑箱:日本之耻》的时候,我想到另一本书——《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少女房思琪被老师持续性侵,最终精神崩溃——我们可以很简短的概括全书的内容。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并不如此轻松,甚至可以说是字字句句如鲠在喉。书中记叙的性侵惯犯李国华“发现社会对性的禁忌感太方便了,强暴一个女生,全世界都觉得是她自己的错,连她都觉得是自己的错。罪恶感又会把她赶回他身边。”在这种“羞耻感”驱使下,被性侵的房思琪、被家暴的伊纹都选择了保持缄默。

我又想到电影《嘉年华》,影片中母亲和邻居的反应,将这种“羞耻感”和所谓的“贞洁观”传递给了性侵受害者小文,小文的性意识在伤痛中觉醒。我想,我们应该倡导和呼吁不幸遭受侵犯的女性重塑自信、走出阴霾、勇敢发声,但我们也应以最大的善意去体谅那些还没有与自己和解的女性,尊重她们保持沉默的权利。

性骚扰:日本的耻辱 ——读《黑箱:日本之耻》有感

历经四年,伊藤诗织胜诉的时候,包括我在内的女性主义者和更多崇尚正义的人们感到很激动。女性遭遇性侵,该如何维权?突破心理障碍、报警、取证、举证……光是走完这些环节,很多女性就已精疲力尽了吧。而伊藤诗织面对的情况更为复杂,施暴者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智囊团成员、新闻界的权威人物,其妻子是安倍夫人的好友,仅这一点就使问题变得非常棘手。但伊藤诗织克服重重困难,让日本“黑箱”曝光在阳光下,我们又怎能不受鼓舞呢?

鉴于伊藤纱织案例,我们提出建议:遭受性侵后,女性一定不要马上洗澡、整理房间或扔掉相关衣物,注意保存证据;第一时间报警,并到医院进行身体检查,如实告诉医生自身遭遇。当然,在做这些之前,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是:克服羞耻感。我们希望更多女性坚信:遭到性侵,不是女性的错误,任何女性以任何装扮在任何时段出现在任何场所,都不能成为遭受性侵的理由。

希望这篇文章对于女性朋友走出各自困局有助益。希望我们一起加油——为消除造成男女不平等局面的“黑箱”,为让阳光洒进每位女性的“自己的房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