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來襲,救護車為何大多選擇輕客車型?

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來勢兇猛,傳染性強、沒有對應的藥物、應對措施不當,導致短時間內大量群眾被感染。大批患者需要進行轉移,救護車在這次疫情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許多汽車企業、改裝廠家加班加點,捐贈了許多救護車。我們發現絕大部分救護車輛都是輕客車型改裝。

疫情來襲,救護車為何大多選擇輕客車型?

工人加班改裝救護車

疫情來襲,救護車為何大多選擇輕客車型?

什麼是救護車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佈的GB/T 17350-2009《專用汽車和專用掛車術語、代號和編制方法》、工信部2014年3月1日實施的QC/T 457-2013《救護車》、衛生部2008年4月1日實施的WS/T 292-2008《救護車》,都對救護車有著各自的定義。

疫情來襲,救護車為何大多選擇輕客車型?

工信部QC/T 457-2013對救護車的定義

哪些車型可以作為救護車

救護車最基本的功能是搭載傷病員,所以有足夠的空間放下病床、擔架及基本救護設施,就可以被改裝成救護車。雖然我們常見到的救護車是輕客,但實際上也有使用微面、MPV、SUV、客車、卡車等底盤作為救護車。

疫情來襲,救護車為何大多選擇輕客車型?

常見的歐式輕客救護車

疫情來襲,救護車為何大多選擇輕客車型?

美式大VAN救護車

疫情來襲,救護車為何大多選擇輕客車型?

微面救護車

疫情來襲,救護車為何大多選擇輕客車型?

重卡救護車

疫情來襲,救護車為何大多選擇輕客車型?

皮卡救護車

為什麼大多選擇輕客作為救護車

存在即合理,上面這些不同車型對應了不同的需求。戰地救護車可能需要面對惡劣路況甚至槍林彈雨,所以需要有越野甚至防彈的能力;有些需要同時運輸多名病人或者需要搭載大型醫療設備的情況下,中巴、輕卡、甚至重卡改裝的救護車就派上了用場。 但是這些都是特殊需求,一般造價比較高昂,裝備範圍也不廣泛。

而普通醫院最廣泛使用的救護車大多是輕客車型。輕型客車在行業中一般又分為歐系輕客和日系輕客。這麼說可能有很多人不是很熟悉,各舉一個典型的車型就恍然大悟了。

歐系輕客的典型車型就是“依維柯”,這種從意大利引進在國內生產了幾十年的車型,讓很多人覺得這一類車都叫“依維柯”,足見他的深入人心。其實後續的福特全順也是非常經典的歐系輕客代表。

疫情來襲,救護車為何大多選擇輕客車型?

日系輕客的典型車型就是“金盃海獅”,它的原型是豐田的HAICE。福田、金龍等都有它的衍生車型。國外的HAICE已經進化了許多代,國內能跟上的大概只有外形了吧。

疫情來襲,救護車為何大多選擇輕客車型?

華晨金盃

選擇輕客車型作為救護車是因為它有許多特點:

1.合適的尺寸:救護車至少要放下一張2米長的擔架、一些醫療設備以及救護人員,微型麵包車和SUV車長通常<5米,車內空間也有限,難以滿足大部分需要。而大客車和卡車尺寸過大,在城市道路行動不便。車長5米~6米,車高2.2米~2.6米,輕客車型的身材在城市內遊刃有餘。

2.靈活的車門:輕客通常配備了側滑門和全開式的尾門,這對搬運病人和設備上下車時非常友好的。

3.良好的通過性:雖然通過能力不及卡車和越野車,但是相對於轎車更高的底盤使得輕客車型比MPV車型有著更好地通過性。

4.改裝潛力大:輕型客車外形四四方方,內部空間寬敞且規整,底盤造價不高,改裝技術成熟,有著很好的改裝潛力。改裝成救護車相對方便,性價比高。

疫情來襲,救護車為何大多選擇輕客車型?

寫在最後

根據相關資料,法國、意大利救護車標準配置為2.5萬人/輛,德國為1萬人/輛。我國在1994年就發佈的《醫療機構基本標準(試行)》中規定城市每5萬人需要配備一輛救護車,但時至今日,絕大多數地區仍無法達到這一指標。

醫療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一個地區的發達程度,從救護車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國家還需要不斷完善醫療急救水平。好在我們有強大的動員能力,能夠在短時間內調撥大量資源。同時我們也必須意識到這次災難帶來的慘重損失。

多難興邦,災難總會過去,經此一”疫“,希望我們的國家能夠更加強大,在危難面前更有底氣。

您感覺您所在的城市救護車數量能滿需要嗎? (單選)
0人
0%
0人
0%
不能
<button>投票/<button>

~汽車有意思,分享新鮮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