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成績單亮相 順豐提速快跑

3月23日晚,順豐控股(002352)發佈了2019年年度報告。年報顯示,2019年度,順豐控股實現營業總收入1121.93億元,同比增長23.3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7.97億元,同比增長27.23%。實現每股收益1.32元,同比增長28.16%。

2019年,順豐速運業務實現快遞件量達到48.31億票,同比增長25.84%;供應鏈業務實現收入49.18億元,同比增長1128.09%。

這看似中規中矩的穩健增長背後,其實是順豐戰略調整之後的強勁反轉。

2019,順豐更進取,更靈動。一個可以保持戰略定力,又能夠積極應對變化的順豐,

在營收過千億,資產規模也近千億的時候,依然可以大象起舞!

反轉 順豐提速

2019年,順豐走出一波前低後高的行情,業務提速的態勢格外明顯。

受到國際形勢不明朗及國內市場需求增速放緩的影響,2019年上半年順豐的傳統產品收入增速放緩,一度市場對順豐的業務成長性表示懷疑。一直以來,順豐對進入電商件市場格外謹慎,資源一直是向時效件等高利潤產品傾斜,但是,隨著順豐運力資源的不斷增強,順豐適時調整策略,積極應對市場變化,2019的業務拐點來自於新產品“特惠專配”。

近幾年,電商市場的滲透率被不斷開發出來,低線城市電商滲透率逐步提升,跨境電商蓬勃發展,各大網紅電商平臺的日益興起,助力我國電商快遞市場持續保持較快增速。

這是萬物互聯下的市場大勢。

攜順豐的品牌優勢,和高性價比的產品,順豐的業務調整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這一降維進擊的戰術,不僅一掃業務增長頹勢,促進了現有資源的有效利用,更是形成了市場競爭上的心理優勢。

2019成绩单亮相 顺丰提速快跑

圖:順豐2019年月度營收及增速對比圖

2019成绩单亮相 顺丰提速快跑

圖:順豐2019年月度件量及增速對比圖

從營業收入構成來看,順豐各項業務板塊的佔比更加合理化,改變了某單一業務板塊獨佔鰲頭的局面,更符合綜合物流服務商的定位。

2019年,順豐傳統業務板塊(時效業務板塊和經濟業務板塊)實現營收834.40億元,穩步增長13%,佔總收入的74.4%,較2018年的81.1%下降約6個百分點,在營收中仍佔據優勢。經濟板塊的崛起成為2019年度的特色,經濟板塊業務拉動了順豐傳統業務板塊的穩定發展。

從2019年5月,順豐針對電商市場及客戶推出” 特惠專配”新產品後,經濟板塊業務異軍突起,拉動經濟板塊業務下半年實現收入同比增長47.54%,經濟板塊業務在2019年實現不含稅業務收入為269.19億元,全年實現同比增長31.96%。

而從日前公佈的順豐2月份經營數據來看,順豐整體業務量增速達到了近120%,依然保持快速增長,雖然快遞行業整體受到疫情和春節等因素的影響,經濟件新產品對於拉動順豐整體業務量增長功不可沒。

戰略投入加速 利潤率維持平衡

年報數據顯示,順豐控股2019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7.97億元,同比增長27.23%,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2.08億元,同比增長20.79%。順豐在經歷戰略調整後的利潤依然維持了高速增長。

由於受到國際形勢不明朗及國內市場需求增速放緩的影響,2019年上半年順豐傳統產品收入增速放緩。公司適時調整策略,積極應對市場變化。從2019年5月起,順豐針對電商市場及客戶推出特惠專配新產品後,拉動業務量整體快速增長。

由於推出新的經濟快遞產品(特惠專配)取得超預期增長,四季度旺季高峰件量激增也帶來較多臨時資源投入,順豐在四季度加快了人力、場地、車輛等戰略資源投入;此外,順豐經濟件、快運、同城等業務在2019年伴隨市場擴張在進一步擴大網絡覆蓋,規模效益進入新一輪爬坡期,因此影響順豐2019年整體毛利率較上年度稍微下降0.50個百分點,為17.42%。

順豐方面稱,公司在2019年加大了戰略性資本投入,使得毛利率有一定波動,但順豐在各業務線以及產品做到了良好匹配,並且通過科技手段降本增效,使得順豐利潤率能保持相對平衡穩定。

數據顯示,順豐2019年扣非淨利率為3.75%,和2018年3.83%水平基本相同。而2019年淨資產收益率上升了1.67個百分點,達到14.86%。

有業內人士稱,順豐進入到電商件市場,拉低單票收入是必然的。但是順豐的單票收入中,時效件依然保持高盈利,而所增加的電商件仍然是行業內單票價格較高的,這樣順豐的品質和利潤率就能同時得到保證。

多元新業務持續發力 抗風險能力提升

2019年順豐新業務板塊收入合計達到286億元,佔整體營業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18.9%上升至25.6%。其中,快運業務實現不含稅營業收入126.59億元,同比增長57.16%,營收佔比從2018年的8.9%上升到11.3%。冷運及醫藥業務整體營收達50.94億,同比增長32.54%,營收佔比從4.2%上升到4.5%;同城急送業務實現不含稅營業收入19.52億,同比增長96.12%。國際業務營業收入28.39億元,保持穩健發展,供應鏈業務不含稅營收達到49.18億元,實現同比超11倍增長。

上述業務中,順豐快運是成長最突出的業務板塊。

2019年,順豐快運品牌獨立發佈,在快運市場中引發行業變革,作為順豐近年來發展最快的新業務板塊,快運業務成為了第一個突破百億營收的板塊,2019年不含稅營業收入達到126.59億元,同比增長57.16%,持續保持高速增長速度。

2020年2月,順豐旗下子公司順豐快運獲得3億美元可轉債融資,北京信潤恆、CCP、鼎暉新嘉、Genuine、Sonics II、君聯景鑠等眾多知名投資機構位列投資人名單中。按目前的估值,順豐快運已經達到200億元人民幣。

2019年,順豐控股的供應鏈板塊也取得了較好的發展。

2019 年3月,順豐完成了對DHL中國地區供應鏈業務的收購。依託順豐的網絡基礎設施與業務、DHL全球領先的供應鏈管理經驗,順豐DHL在汽車及工業製造行業、快消及零售行業、醫藥行業、高科技3C 行業不斷開拓客戶,保持持續增長,全年完成了43個重點項目的落地。2019年順豐供應鏈業務實現不含稅營業收入49.18億元。

新零售等業態出現,重塑“商品供應到觸達消費者”的整條供應鏈,以生產、渠道為中心的“推動”模式在逐漸向以消費者為“權力中心”的“拉動”模式演進,計劃性、大批量特性明顯的物流交付模式將向著更具柔性、更加敏捷的方式轉變。尤其針對服裝、快消、農產品、生鮮、餐食等消費品,通過產地直採、門店前置、路由優化、數字化平臺賦能等科技及供應鏈優化手段,可以為消費者創造更優、更快的收貨體驗。快速響應客戶的需求將不斷增加,高效、極速的末端配送網絡和強大的科技數字化能力將成為“新物流”的重要底盤。

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應對錶明,多元化的服務建立的多元化的能力更具有抗風險能力,快遞物流企業也將力求擺脫單一產品的同質化競爭。

關注民生所繫 順豐科技創新解決痛點

隨著快遞行業從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引領轉型伊始,順豐就是持續走在技術研發前列的領航人。2019年度,順豐在科技方面的投入高達36億元,比上年增長34%,佔營業收入的3.26%。

順豐前沿化的科技研發正越來越多地變為現實應用。

疫情期間,順豐無人機現實現了順豐特殊情況下的“無接觸援助“,運輸超過11噸物資,順豐航空從1月24日起至今已連續50余天組織航班運力直飛武漢、保障醫療防疫及生活物資的運輸,截至3月16日,順豐航空已執行馳援航班210架次,累計運輸防疫物資已突破5100噸。

2019年,順豐針對農產品 “易損、難包裝、無法形成規模化”等痛點,利用自身網絡覆蓋優勢、先進包裝技術及快速配送能力,為客戶提供從產到銷一攬子解決方案,打造從“枝頭到舌頭、田間到餐桌”的服務理念。

隨著快遞網絡體系越來越大,勞動成本日益提升,科技運用能力已成為推動行業升級的強大動力,快遞行業開始進入技術密集期,擁有強大的技術研發、應用能力的公司有望獲得持續領先的強大動力。

順豐為什麼被信賴?

2019年,順豐越過千億營收,成為世界級的快遞物流企業——一家營業收入達到1121.93億元,總資產達925.35億元的大企業,增長速度超過行業平均水平。

順豐用了26年成就為世界級的企業,究竟是什麼樣的文化基因牽引著它?與順豐年度報告同時發佈的順豐2019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將企業的精神氣質做了一番描摹。

成就客戶、平等尊重、創新、團結、勇於擔責,這些都不是漂浮於文字中的概念,而是已經內化到所有順豐員工的一言一行裡,體現在順豐的一切經營行為裡,併成為一股強韌的精神力量,深深熔鑄在順豐的凝聚力、競爭力和生命力之中。

到2019年底,順豐擁有各種用工模式收派員約32.03萬人,加之二三線工作人員,順豐管理著50萬員工。

如果說順豐直營模式考驗的是企業的管理能力,重大事件中則更考驗的是員工對順豐文化的認同,由數十萬級順豐人構成的“天網+地網+信息網“的複合作戰能力是順豐底盤。

2020年春節前夕,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在湖北爆發。順豐小哥汪勇從大年三十開始,瞞著家人出來做志願者,積極組織志願者團隊,解決前線醫護人員的的生活需求,以“聚攏溫暖守護英雄”,成為“最美快遞員“。

因為人手緊缺,順豐小哥謝兆平徒步180公里,曉行夜宿、花了三天時間,趕回到南京工作崗位上。

順豐常州快遞小哥莊華城、徐曉虎“逆行”武漢,志願支援物資運輸任務,兩人24 小時待命,為了加快運輸任務,兩人在車上休息2-3 個小時,就繼續投入到忙碌的運輸任務中。兩人曾多次趕往鄭州,連續吃了7 天方便麵。

“全年無休”的順豐人,是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解決最後一公里難題的中堅力量,他們沒有背景沒有關係,但他們有俠肝義膽,50萬順豐人,身後是50萬戶家庭,超百萬人的期盼,特殊時期,他們支撐起了全國人民的期盼。

如果說小哥是支持整個抗疫物流運輸體系的毛細血管,那麼,順豐天網就是支持順豐全業務體系的主動脈。

2009年,順豐航空成為我國首家民營貨運航空公司,現今已發展為國內全貨機數量最多的貨運航空公司。

同樣全年無休的順豐航空,不捨晝夜,在最需要時刻,最大程度地調集了人力、運力、財力,主動承擔了全國乃至全球發往疫區的物流需求任務,認真做好每一批救災物資端到端的全流程服務,為防控人員和物資運輸築起“綠色通道“。

1月24日,順豐旗下順豐航空有限公司迅速增開國內外多條全貨機航線,竭力保障各類防疫救援物資的快速運輸。其中,包括了新開“仁川=北京”國際航線,順利將首批300萬個防護口罩運抵北京;新開“東京=武漢”國際航線,將50000件醫用防護服運達武漢等等。此外,還陸續增開了國內多個城市直飛武漢的航線,馳援武漢疫情防控物資。

截至3月12日,順豐航空已累計為社會捐贈單位免費提供運輸服務超過2500次,累計免費運輸物資超過1700噸。

從3月14日起,隨著疫情不斷緩解,順豐又開始為所有援鄂醫療團隊提供返程行李免費寄遞服務。

如果天網是順豐的主動脈,那麼速運、快運、同城配送、冷運業務、倉儲業務、供應鏈等業務,則構成了順豐整體業務的骨架,成為一個充滿活力的有機整體。

順豐因為構築了強大的業務競爭力,才可以有能力為抗擊疫情承擔更大責任。因為責任擔當內化於心,才讓企業有了讓人信賴的託付。

可持續發展的價值觀

當物流行業企業被賦予了更多的定義,當快遞行業不僅僅是一個“人員密集型行業”,當快遞行業保持高增量及客戶服務體驗要求不斷上升、多元化業務帶來的營運複雜度,均對快遞物流企業運營效率及成本優化提出新的要求,頭部物流企業紛紛加大科技投入,應對挑戰。

作為物流企業中的科技先行企業,執著用科技改變行業的順豐持續在研發中下苦工,2019年度科研投入達到36億元,積極投入各項智慧物流建設,旨在通過基於人工智能、物聯網、機器學習、智能設備等技術的綜合應用,引領物流進入智能化、可視化、精細化、數字化的新時代,提升運作效率,助力企業價值升級。

在本次抗擊疫情中展露鋒芒的順豐無人機團隊,目前已全面掌握了物流無人機核心技術,已獲得及申報中300餘項專利;順豐無人機團隊構建疫區非接觸式空中應急運輸生命通道,緩解疫區物資運輸保障壓力,在武漢市、十堰市、贛州市重點區域開展了特定場景下的無人機物流運輸作業。

截至2020 年3 月上旬,無人機疫情期間累計運營23天,累計飛行1614架次,共計飛行里程近7000公里,累計運送近3000件,超過6噸的物資,其中包括防護服、手套、食品、藥品等。

快遞業經歷快速增長的過程中,綠色環保、推動更有質量的增長已經成為行業的共識。2019 年,順豐通過箱型配比優化、原紙減重及包裝減量化等方法,累計節省原紙1.18萬噸、節省塑料4500噸;通過不斷加大新能源汽車的投入,在全國22個省、150多個城市佈局了新能源汽車,2019年順豐累計減少碳排放99800噸。

從匯聚全國乃至全球醫療物資迅速送達抗疫一線,到保障疫區乃至全國人民生產生活供應,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之中,以順豐為代表,物流行業在國民經濟的支柱作用,從未像現在這樣明確。快遞企業正在被時代賦予更高的含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