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桿菌厲害,還是新冠病毒厲害?

結核病是一種傳染病,是導致健康損害的主要原因,位列全球十大死因之一,同時 也是單一傳染病中的頭號殺手(排在艾滋病毒/艾滋病之前)。曾經與天花、霍亂、鼠疫等傳染病一樣,在全世界範圍內廣泛流行。結核病的致病菌為結核分枝桿菌,可通過患者排菌在空氣中進行傳播,例如通過咳嗽傳播。結核病的典型表現為 肺結核,但也可在其他部位表現為肺外結核。全球有大約 1/4 的人口感染了結核分枝桿菌,面臨進一步發展為結核病的風險。


結核桿菌厲害,還是新冠病毒厲害?

結核桿菌與病毒一樣,目前我們人類尚無絕對有效的方法徹底消滅它。它對人類造成的傷害,絕對不亞於冠狀病毒:世界衛生組織最近公告,2018 年,全球範圍內據估約有 1000 萬(範圍為 900 萬-1110 萬)2結核病新發病例, 這一數字在近年來相對穩定。各國的結核病負擔差異較大,從每年每 10 萬人發病例數 低於 5 例到超過 500 例,而全球平均約為 130 例。 據估計,2018 年非艾滋病毒感染者中約有 120 萬死於結核病(範圍為 110 萬-130 萬)(與 2000 年的 170 萬相比減少了 27%),另外,有 25.1 萬(範圍為 22.3 萬-28.1 萬)3艾滋病毒感染者死於結核病(與 2000 年的 62 萬相比減少了 60%)。

1、傳播途徑

結核桿菌厲害,還是新冠病毒厲害?

說到傳染病,我們肯定首先得了解它的傳播途徑,結核病的傳播途徑能知道的最主要的是呼吸道傳播,跟新冠病毒肺炎類似,可以通過與開放性肺結核患者(其能通過呼吸道向外播散結核桿菌)近距離談話、或接觸其咳嗽、打噴嚏排出的結核桿菌而導致感染。排菌量越多、接觸時間越長、危害越大。

除了呼吸道傳播,偶爾可見食用帶菌食物經消化道傳染,形成腸道結核或者經過皮膚傷口而感染。

2、如果結核桿菌被我們吸入了呼吸道……

結核桿菌厲害,還是新冠病毒厲害?

如果我們的機體免疫力非常強、結核桿菌菌量比較少、毒力較弱,那麼我們人體的免疫細胞(通常是巨噬細胞)就會把結核桿菌吞噬,消滅掉。

結核桿菌厲害,還是新冠病毒厲害?

如果我們的機體免疫未能迅速形成足夠有效的防疫體系,那麼我們的免疫細胞與結核桿菌就會呈現出僵持狀態,誰也不能徹底擊敗誰,在我們體內就可能表現為一些結核球、陳舊纖維病灶等等,但因為巨噬細胞內仍可殘留一些靜止狀態的結核桿菌,往後如果人體免疫下降時,結核桿菌就會重新大量繁殖,結核病重新活動,肺部可逐步表現出結核病活動的痕跡,例如原來陳舊的結核病灶周圍可出現新的病灶、結核球周圍出現新的病灶。

結核桿菌厲害,還是新冠病毒厲害?


結核桿菌厲害,還是新冠病毒厲害?

如果我們的免疫力很差,那麼我們的免疫細胞就只能被結核桿菌按著摩擦,結核在體內肆意生長,可以表現為各種形式:結核性腦膜炎、骨結核、毀損肺、結核性胸膜炎等等……

結核桿菌厲害,還是新冠病毒厲害?


3、結核病最主要有什麼表現

結核桿菌厲害,還是新冠病毒厲害?


咳嗽、咯血:咳嗽是最為常見的症狀,易反覆出現,痰多為白粘痰,混合感染時出現膿痰,很多時候也會出現痰中帶血、也可出現中等或大量咯血。

結核桿菌厲害,還是新冠病毒厲害?

盜汗:入睡後出汗、醒來後汗止,我們稱之為盜汗。主要發生在體虛病人,輕度盜汗於入睡後僅在頭、頸或腋部出汗,重者則在胸背、手足心等也有;嚴重者側全身盜汗,衣被均被汗溼。

結核桿菌厲害,還是新冠病毒厲害?

午後低熱:是結核病最顯著的發熱特點,正常人活動後體溫稍增高,休息半小時後又逐步恢復至正常。結核病人發生低熱往往是在靜息狀態下,體溫下降的速度也比正常人慢。一般從午後開始發熱、次日晨以前退熱。也有部分結核患者如干酪性肺炎、粟粒性結核病等呈高熱狀態。

結核桿菌厲害,還是新冠病毒厲害?

食慾不振、消瘦、原因不明月經不調、閉經、疲勞、乏力等等亦是結核病常見的表現。


4、那麼感覺自己有結核了該怎麼辦?

結核桿菌厲害,還是新冠病毒厲害?

找醫生!

約86%活動性肺結核病人和95%痰塗片陽性肺結核病人有可疑症狀。主要可疑症狀為:咳嗽、咳痰持續2周以上和咯血,其次是午後低熱、乏力、盜汗、月經不調或閉經,有肺結核接觸史或肺外結核。上述情況應考慮到肺結核病的可能性,要進行痰抗酸桿菌和胸部X線檢查。

結核桿菌厲害,還是新冠病毒厲害?

5、怎麼預防肺結核?

除了通俗的一套,如提高免疫力、多鍛鍊、少熬夜之外……提提最最重要的手段:口罩!口罩作為預防呼吸道傳播疾病最重要措施,可以阻擋結核菌傳播。

那麼,不同人群應該使用什麼樣的口罩?

1、結核病患者佩戴口罩:戴口罩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其打噴嚏、咳嗽、咳痰等時產生大量的結核桿菌發生長距離的汙染。減少傳染給他人的可能性,如果一個開放性結核患者不佩戴口罩、乘坐公共交通如地鐵、公交車、飛機、那麼其給他人造成的危害…..簡直不可想象,因此結核病患者應該注意堅持規範的用藥治療(一般不規範用藥,則極容易引起耐藥菌出現,那接下來的治療就顯得非常麻煩),出門時請自覺佩戴合格的口罩!

2、如果需要照顧結核病患者,那麼其家屬亦應該需要佩戴口罩,減少被感染的幾率。

3、我們健康人群,也應該注意儘量避免長時間停留在密閉的空間內、減少大量人群聚集的機會。

3.24 世界防治結核病日 的由來:

1882年3月24日是世界著名的德國科學家科赫氏在柏林宣讀發現結核菌的日子。當時結核病正在歐洲和美洲猖獗流行,由於科赫氏發現了結核菌,為以後結核病研究和控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學基礎,為可能消除結核病帶來了希望。

儘管上世紀50年代有效的抗結核藥物問世,但世界大多數人都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療服務措施。因此,從1882年科赫氏發現了結核菌以來至少有2億人被結核病奪去了生命。

 在1982年紀念科赫氏發現結核菌100週年時,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國際防癆和肺病聯合會(IUATLD)共同倡議將3月24日作為“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以提醒公眾加深對結核病的認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