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毛姆四大名篇第二本《月亮和六便士》——人間如何是值得?上篇

分解《月亮和六便士》的故事,我們顛倒一下,從主題開始吧!因為這一部書的主題好講,它是開放式的,對錯都沒關係,反而是結尾那句話不太好理解,而且我和李繼宏的看法也不太一樣,所以放在後面說。

嗯,抬頭是月亮,低頭是小錢。六便士是一種小面額的銅板。

讀毛姆四大名篇第二本《月亮和六便士》——人間如何是值得?上篇

好像不是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那麼回事,也不像是搬起磚不能抱你,放下磚不能養你那樣,但想想,凡有悖論處,皆為共通點,還真有點那個意思了。

吃飯和罵娘是思源和忘本的矛盾,這裡面有過去和現在,忘記過去當然不對,曲解當下亦是坑爹。搬磚和抱你是廝守和分離的矛盾,這裡面有付出和得到,經濟基礎固然重要,感情基礎也需要培養。月亮和便士是理想與現實的衝突,這裡面有追求和低頭,光看月亮不能管飽,踏踏實實也分原地踏步和步步為營,何況我自己還叫“鴻飛冥冥”呢,自己都分不清“鴻”是飽餐一頓再飛向冥冥,還是僅僅為了故意逗弄開弓的弋人呢,怎麼越來越不好說了?

再想想,其實好說,即使毛姆本人也沒有給出標準答案嘛,誰能說誰絕對不對呢。

讀毛姆四大名篇第二本《月亮和六便士》——人間如何是值得?上篇

斯爺為了藝術追求,拋妻棄子,遠走他鄉,顛沛流離不說,還落了個慘死當場,儘管領略了繪畫的真諦,可這一切,真的值得嗎?他犧牲了自己的幸福,也犧牲了別人的——斯太不得不開始謀生,兒女終生怨懟,羅爺家毀人亡,羅太莫名做了墊背,道歉也便罷了,連一句解釋都沒有,這代價是不是有點太大了?

反正他自己有勇氣,沒怕過。

我想起曾經和海哥討論蕾梅黛絲時,他說的特別啟發我。

讀毛姆四大名篇第二本《月亮和六便士》——人間如何是值得?上篇

美人兒蕾梅黛絲是布恩迪亞家族乃至全世界最美的女人,她不喜歡穿衣服且智力低下、天真得像張白紙,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卻認為她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她的結局就是某天突然變得越來越透明無質量,最終真的和一片床單一起消失在天空裡。

海哥說馬爾克斯的意思是人間能留住是罪惡,美是留不住的。

我想,在一幅畫裡創作了一切美的斯爺也是這樣,他創作了絕美,所以他和絕美都是留不住的,他的死和畫作的毀滅本就是必然。

斯太、兒女以及一切有幸領到一兩副遺世名作的人都成了斯爺事業和名聲的受益者,可給予他最大支持的愛塔和孩子又算什麼?

對斯爺來說,40歲首先是一個不那麼容易搞顛覆的年紀,半生已過,定型是必然呀,今天人們都說趁年輕闖蕩闖蕩,經歷經歷,鬧騰鬧騰,歲數大了折騰就折騰不動了!《論語》就說四十而不惑,他卻好像剛開竅一樣,從股票經紀人到畫家,這跨界也不算近吧?雷軍40歲倒騰小米,那也是在瞭解市場、前思後想、精心謀劃甚至做好了一旦失敗就徹底批清關係、決不承認的準備後才幹的,人至少留了後路,有那種“丟不起這個人”的觀念吧。

儘管我覺得,毛姆筆下的斯爺只不過是立志為藝術獻身的一大批人中大獲成功的極個別例子,但你也看到了,雖然毛姆寫著寫著也經常提醒讀者,斯爺太過分了,對一切都不管不顧,可整部作品基本上主要的論調還是對斯爺的頌揚,比如“他生活在喧囂的巴黎,卻比底比斯沙漠的隱士更加孤獨,他志願其他人別來打擾他,此外更無所求”,這一點我也和毛姆持同樣觀點。

讀毛姆四大名篇第二本《月亮和六便士》——人間如何是值得?上篇

不是因為有個性的成功人士鳳毛麟角讓人好奇,而是因為對夢想保持絕對熾烈的追求太難做到,在《聞香識女人》中,艾爾·帕西諾在最激情澎湃的演講中就無比低徊地說:“我知道什麼樣的道路是正確的,但那太難了!”那個“hard”他加了重音。還有,這恐怕也是我們想獲得一般意義上的成功的必經之路,更何況斯爺那寶貴的赤子之心根本就不在乎成功與否。

難免撂兩句毒雞湯,萬一誰骨骼驚奇,吃了沒處理好的河豚還能僥倖保命呢——對我們來說,抬起手邁開腿做自己想做的事還真不在乎早晚,即使成為不了金甲戰神,不也為後輩積累了經驗嘛。

誰能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守得住陋巷而不偶爾抬頭看看月色呢,那太美好了,那是最甜的糖,也是最醇的香,是最柔的酒,也是最美的歌,是快感,也是毒品!夢想是我們都需要的。

讀毛姆四大名篇第二本《月亮和六便士》——人間如何是值得?上篇

李誕說了句“人間不值得”,火了,可還有前半句呢:“開心點朋友”。他的那段關於“犧牲”的話還被曾我師傅引用到朋友圈,我借這個題目的意思其實和他一樣,人間當然是值得的,但如何值得呢?每個人都應該去找,你費勁找了,才有資格說自己的答案不一樣。

主題就說到這兒,你願意成為什麼樣的你,選擇反正都在你。

未完待續……

(感謝熱愛閱讀的你,感謝善良的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