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莊村: 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夯實鄉村振興根基

春風拂面,綠柳吐絮。一年一度的春耕備耕如約而至。3月18日,在洪莊楊鎮王莊村,黨支部書記王佔民和村民一起在西瓜大棚裡施肥。

王莊村: 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夯實鄉村振興根基

“下一步我們準備將育好的早季西瓜苗栽種進去。”王佔民說,要不了多久,種下西瓜苗的大棚裡就會變成綠油油的一片,早季西瓜的大量上市,不僅個人能夠多賺取利潤,更能壯大我們的村級集體經濟。

王莊村位於洪莊楊東北方,全村共有446戶1966人,人均耕地面積0.59畝。多年來,該村村民主要靠種植小麥、玉米、菸葉、西瓜、花生、紅薯、大豆等農作物增加收入。

去年11月,王佔民參加了市委組織部開展的“鄉村振興培訓班”,培訓班上,精彩的講座讓他耳目一新,再加上到各縣實地觀摩,學習先進經驗,短短几天,王佔民受益匪淺。

學習結束後,他把這幾天的所學所見分享給班子成員,村幹部們聽後十分興奮,經過認真討論,理出了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具體思路。考慮到王莊村有20多年種植西瓜的成熟經驗,村“三委”結合自身優勢,決定種植大棚西瓜。

經多方考察,王佔民瞭解到襄城縣尚莊村種植的“甜王”西瓜比較出名,尚莊村因此被譽為中原西瓜第一村。他們的大棚“甜王”西瓜由於上市早、甜度高,每年收益比一般品種高出不少,這讓王佔民心動不已。

調整種植結構發展高質高效農業,除了投入大還要承擔一定的風險。因此,該村決定採取示範帶動的辦法,村“三委”幹部當好頭雁,先試種一年,效益好了再讓更多農戶加入進來。

資金不夠怎麼辦?村“三委”幹部共同集資,9個班子成員每人拿出2萬,共籌集18萬元。掰著指頭算了算,還是差得遠。其中三位滿足貸款條件的村幹部每人又貸款10萬元。

王莊村: 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夯實鄉村振興根基

“錢籌到了,後面的路就好走一些。”王佔民說。今年初,村“三委”班子成員專門去天津進行實地考察,訂購了10座大棚的設備,回來後以每畝1000元的價格流轉了30畝土地。

據王佔民介紹,大棚西瓜5月中旬就能出售給批發商,每畝地可產出四五千公斤,按照“甜王”西瓜往年的批發價格每公斤3至4元計算,每畝地收益可達15000元。而且下半年閒置的大棚,還能種植“山東青椒”。算下來,10個大棚每年的毛利潤就有60多萬元。

不僅如此,種植大棚西瓜還為本村及周邊群眾提供了十餘個就業崗位。待到農忙時,用工量需50人,這將進一步整合村內閒散勞動力,增加他們的收入。

“我們還計劃在村內規劃出一個大棚作為‘甜王西瓜育苗’使用,進一步降低種植成本,增加務工崗位,實現效益最大化。”王佔民表示。下一步,他們打算籌備成立西瓜種植合作社,把全村西瓜銷售渠道統一起來,派出代表與經銷商談價格,避免互相打價格戰,讓村民們共同致富。 (呂浩 寧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