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大考”下的新风尚|战“疫”一线,他递交了入党申请

供稿|河北农民报记者李月锋 通讯员朱云飞 李海波

庚子新春,正值万家团圆之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汹涌来袭,在邯郸市临漳县砖寨营乡沙庄村疫情防控一线,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冲锋在前沿,战斗在一线,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实屏障。而在众多无私奉献的逆行身影中,青年志愿者梁海雷就是其中一员。

疫情“大考”下的新风尚|战“疫”一线,他递交了入党申请

右为梁海雷

梁海雷,今年36岁,是一位有文化、有专长的“80后”,曾在秦皇岛、西安上大学,现自谋职业,从事美术培训、古建筑修复等工作。大年三十夜里,刚从外地回来的梁海雷把行李往家一放,急忙跑到村口“控防点”,找到村党支部书记宋瑞平请求“参战”。宋瑞平让他到村里登记名单,按照先后顺序依次进行。梁海雷一听这话急了眼,冲着宋瑞平说:“咱村50多名党员、300多个青年都报了名,轮到我值班还不是猴年马月,我今夜不走了,现在就开始。”宋瑞平拗不过这个犟小伙,只好同意他上岗。

疫情“大考”下的新风尚|战“疫”一线,他递交了入党申请

疫情形势虽然严峻,但一些老百姓认为“那是大城市的事,农村是一方净土,疫情离咱远着哩,八竿子都打不着”,农村满不在乎的人不少。梁海雷每天在街上“巡视”,看见有人聚集在一起聊天或者打扑克等,就立马上前劝阻、解散,让他们回家好好待着,避免感染疫情。梁海雷说:“一共制止过3次,他们当时不高兴,事后见了面还很和气。”

疫情“大考”下的新风尚|战“疫”一线,他递交了入党申请

梁海雷当上了志愿者,村口“防控点”经常能见到他的身影。疫情是命令,防控是责任,梁海雷始终绷紧责任这根弦。他是年轻人,村里的人都是街坊邻居、叔叔大爷,平时熟络得像一家人,村民要在村口出入,现在必须检测体温、登记时间,有的村民不理解,梁海雷就不温不火,好言相劝,争取每个村民的配合、支持。农历二月儿(龙抬头)那天,一个要好的同学要开车去镇上理发,梁海雷劝他不要去,同学非要去不可,让他做体温测试和出入登记时,同学极不情愿地说:“拿根鸡毛当令箭,都是本村人还这么严格?”等这位同学从镇上回来时,仍对梁海雷一肚子火气。“他嫌我做事太认真,我觉得这不是啥事,等他回过味了,慢慢就理解我了。”梁海雷说。


疫情“大考”下的新风尚|战“疫”一线,他递交了入党申请

通过疫情期间的志愿者服务,梁海雷和沙庄的党员、干部一起战“疫”,目睹了党支部书记宋瑞平昼夜不离岗,宋瑞林、宋友彬、梁书文、梁建华、郭建林、王瑞林等党员忘记小家顾大家,保证了全村群众的健康和安宁。梁海雷从党员们实实在在的行动中看到了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坚定向他们学习,忠实服务群众的初心,萌生了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想法。梁海雷说:“我想入党,和党员们站在一起……”

3月5日,梁海雷向沙庄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在申请书中写道:我要在党组织里进一步学习锻炼,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做忠于党、服务人民的新时代农村青年党员。

疫情“大考”下的新风尚|战“疫”一线,他递交了入党申请

疫情“大考”下的新风尚|战“疫”一线,他递交了入党申请

与梁海雷一起值班的党员崔慧敏说:“这小伙子了不起!疫情期间,他虽然不是党员,但敢于吃苦,勇于奉献,处处为党增光添彩,他的一言一行都是俺村年轻人的榜样。”

新闻①+①

临漳县2.6万名党员勇当战“疫”先锋

面对新冠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邯郸市临漳县975个基层党组织、2.6万多名党员第一时间冲向没有硝烟的战场,从农村到县城、从机关到企业、从车站到路口,筑起抗击疫情的铜墙铁壁。

该县广大党员干部主动承担疫情防控任务,设置党员“先锋岗”、划分党员“责任区”、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和先锋队、突击队,在疫情防控、医疗救治一线践行初心使命。县直各单位和乡镇村的党员干部不怕苦、不怕累,挨家挨户登记排查、不辞辛劳宣讲引导,使广大群众安心暖心。全县党员献爱心、真帮扶,纷纷捐款捐物、无私奉献,弘扬了疫情防控的强大正能量。

与此同时,该县62个居民小区和40个家属院成立临时党小组,实行党组织和党员“双报到”制度,由临时党小组组长负责,每天召开党小组会,研究疫情防控工作,查找存在问题,制定解决办法,全力做好居民小区和家属院疫情防控工作,2900余名机关党员参与疫情排查、志愿服务等工作,较好地发挥临时党小组的引领作用。

临漳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温建民说:“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不惧危险、坚守一线,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只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定能够打赢这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夺取疫情防控的全面胜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