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宝宝自主入睡的小妙招:递减安抚法,让娃和妈睡眠满满

表妹的刚过完100天,双眼炯炯有神、皮肤柔嫩白皙,让人越看越欢喜。

按表妹的说法就是他儿子睡着了是可爱“天使宝宝”,入睡时是可怕的“恶魔宝宝”。每次睡觉前都会哭闹一阵子,表妹耍便十八般武艺,抱着摇、站着摇、走着摇、婴儿车推着、小秋千荡着,就在表妹要累断了胳膊的时候,宝宝也终于睡了……

让宝宝自主入睡的小妙招:递减安抚法,让娃和妈睡眠满满


表妹现在向有孩子的亲戚朋友们求救:宝宝什么时间才会自主入睡?如何培养自主入睡?相信这也是很多新手妈妈的困扰。

什么是自主入睡?

自主入睡是指婴儿摆脱家长的帮助,例如奶睡、抱睡、轻拍安抚等,依靠自己的力量(自己入睡的意愿、入睡能力)顺利入睡。

入睡是一种可以学习的能力,并不是天生的。一般认为宝宝夜间自主入睡的能力,需要4个月以后才逐渐成熟,小睡则要到6个月后,才逐渐成熟。

所以,父母要有意识的培养宝宝良好的睡眠习惯,而不是顺其自然,等待宝宝长大会自己学会,这样的结果就是别人家的宝宝9个月以后就断了夜奶,自己家的宝宝夜奶一直能吃到彻底断奶;别人家的宝宝1岁的时候就能自主入睡,自己家的宝宝我2岁了还需要抱睡,妈妈劳累不说,也会影响宝宝的睡眠。

宝宝为什么不会自主睡眠?

1.心理需求

让宝宝自主入睡的小妙招:递减安抚法,让娃和妈睡眠满满


宝宝大约在3、4个月大的时候会经历智力的快速增长。因此,他们会通过哭闹来达到让妈妈陪伴、安抚、抱起来的目的。每次睡觉,宝宝都不想一个人,需要妈妈温暖的怀抱和轻声的安抚。

时间长了,宝宝就会依赖妈妈,没有妈妈,自己就无法自主入睡。

另外,3--4个月的婴儿感知周围环境变化的能力会增强,所以环境干扰也会让宝宝分神。

2.宝宝过于疲劳

很多家长认为,宝宝只要一直醒着,就没有必要让他睡,而且宝宝长时间不睡觉或者延迟睡眠时间反而会更有利于宝宝入睡。

其实不是这样的,如果宝宝的前一觉没有睡好,就会影响下一次的睡眠,而前一次睡好了,就能促进下一次睡眠。

美国睡眠基金会发现,过于疲劳的孩子要多花20%的时间才能入睡。对于那些精力超级旺盛的孩子来说,会更为强烈。

为此,在宝宝疲劳之前就让他们睡觉,多数宝宝会很容易睡着,并且睡的时间会长一些。

允许宝宝小睡,一般来说:

  • 宝宝在12个月的时候,白天会有两次小睡,而少部分宝宝只在下午有一次小睡;
  • 到了15个月时,40%的宝宝还需要两次小睡,而一半多的宝宝只需在下午小睡一觉;
  • 到18个月的时候,大多数宝宝上午不再小睡;
  • 24个月的时候,90%的宝宝只在下午小睡;
  • 36个月的时候,绝大多数孩子仍然要睡午觉,只有不到10%的孩子白天不再小睡。

3.宝宝过于兴奋

很多父母白天上班,一天见不到宝宝,晚上回来之后,含有补偿的心理,无形中就会增加和宝宝的互动陪伴。这些会让宝宝大脑处于兴奋的状态,为了多和父母玩耍,宝宝也不愿意早睡。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应该在宝宝入睡前一个小时,安静地、温和和宝宝玩耍,并且把房间的灯光调暗。例如讲故事、听音乐,而不是玩一起刺激、兴奋的游戏,如举高高、挠痒痒等。

4.喂养不当

让宝宝自主入睡的小妙招:递减安抚法,让娃和妈睡眠满满


混乱的喂养使宝宝吃得太多,超过实际需要。这会增加宝宝肠胃负担,发生消化不完全时,就会在肠道发酵产生气体(屁),引发肠胀气。

胃不和则卧不安,宝宝不是不想睡,他是难受的睡不着呀。

如何培养宝宝自主入睡?

1.学会忍受孩子的哭

睡觉对于我们大人来说是一件顺其自然的自然,饿了就吃、困了就睡。但是对宝宝来说,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和爬行、走路一样,都需要后天的学习。

宝宝学习自主入睡很难,难在改变的过程常和哭紧密联系。

很多父母不能听见孩子哭,孩子一哭,自己就会紧张、焦虑、烦躁,就会做出不理智的行为,对孩子冷暴力或者打骂。

父母要试着用更理性的眼光看待宝宝哭,几乎所有的睡眠问题书籍上都指出,哭是睡的一种办法,并非偶然。

在《婴语的秘密》一书中说到:

“要想安抚宝宝,你必须首先安抚自己,做3次深呼吸,把握自身的情绪状态,试着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并且最重要的是把你能感觉到的焦虑或气愤统统消除。”

2.情绪安抚

让宝宝自主入睡的小妙招:递减安抚法,让娃和妈睡眠满满


对宝宝来说,改变入睡习惯是很大的变化,在改变期间容易产生情绪波动。

因此在非睡眠时段,应尽量多陪伴宝宝,可以带宝宝出去呼吸新鲜的空气或者多让宝宝活动一会等,这些都可以缓解情绪,尽量让他开心。

人在情绪好时,对变化的接受度和容忍度都会提高,有利于打破旧习惯,建立新习惯。

3.固定的睡前程序

一定要遵循一套固定的模式——睡前程序。每天都能如此,宝宝很快就会得益于这种持续的、可预见的生活习惯,关键是,宝宝会感到很放松,而不是对睡觉表现得很抗拒。

睡前程序包括的内容可以是:睡前洗个澡、讲故事、播放安眠曲、做有益于放松和睡眠的安抚操等。

需要确保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宝宝平静下来,而不是让他变得更烦躁,同时还需要一直坚持,固定下来,形成规律。

4.把握时机

在宝宝昏昏欲睡的时候把他放到床上。如果宝宝的眼皮开始耷拉下来,揉眼睛,或有些烦躁,都是他想睡觉的信号,如不及时哄睡,可能会让他更加烦躁、困累,哄睡也会更难。

避免用抱睡、摇晃、奶睡等方式哄睡,否则会导致宝宝只能通过这些方式入睡,而失去自主入睡的能力。

5.逐渐减少干涉(递减安抚)

让宝宝自主入睡的小妙招:递减安抚法,让娃和妈睡眠满满


改变习惯是个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安抚逐渐地减少,最终过渡到新的睡眠习惯,需要2~4周初步完成整个过程。

例如,宝宝每次睡前都需要抱睡,妈妈可以分批逐渐的减少抱睡。

第一步,减少摇晃的频率;

第二步,只是抱着孩子但不摇晃他;

第三步,将孩子放在床上,轻轻的抚摸他,或者发出嘘嘘嗷嗷低沉有节奏的声音;

第四步,什么都不做,安静的看着宝宝,轻轻的告诉宝宝,睡觉时间到了,我们要睡觉了。

在每一个步骤开始前都要巩固前一个步骤,整个过程的时间长短取决于分几个步骤来实行。

小结

让宝宝自主入睡的小妙招:递减安抚法,让娃和妈睡眠满满


有研究发现,睡商高的孩子,智力发展会更好,免疫力也会比同龄小朋友高,自然身体棒棒,自信满满。

睡眠引导的方法有许多,递减安抚对彼此的压力都不算太大,新手妈妈找到合适的方法,让宝宝带着好心情睡觉,不急不躁地坚持,总会有拨云见日的一天。

尝试,坚持,用心,培养爱睡觉的宝宝,顺便,也能让妈妈们睡眠满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