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第一个“穿越”时空的人,本身就是天才

1879年3月14日,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出生在德国符腾堡州的一个犹太家庭。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天才,他的相对论掀开了物理学研究的新篇章,整个世界都为之震动。

现代物理学之父称号之外,他交游广阔,和卓别林、罗素、泰戈尔都是至交好友。

那么,爱因斯坦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第一,他是世上只有两个半人懂的物理学家。

早年,爱因斯坦是个爱做白日梦的小公务员。26岁在瑞士专利局当普通技术员时,他经常在空闲时开小差,进入自己的思维殿堂探索时间与光的秘密,他望着窗外的伯尔尼大钟,想象自己以光速跑向时钟之外会发生什么事。狭义相对论就这样诞生了。

同年,他拿到了苏黎世大学的博士学位,并发现了为自己赢得诺贝尔奖的光电效应理论。说他是天才,一点都不过分。

两年后,他创造了广义相对论,虽然在学术界造成了一定震动,和《生活大爆炸》里傲娇的谢耳朵一样,理论物理学家注定是“眼高手低”的。相对论并没有被证实,许多人认为是无稽之谈,其中不乏获得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菲利普·莱纳德和约翰尼斯·斯塔克。


爱因斯坦:第一个“穿越”时空的人,本身就是天才

相对论视角下的宇宙

当时有传言称,世上只有两个半人懂相对论。第一个人是爱因斯坦自己,第二个人是英国实验物理学家爱丁顿。

爱丁顿也是剑桥大学天文台的台长。他不仅懂,还证明了相对论的正确性。现在看来,其实想要证明相对论的存在,只要拍摄一张日食照片就够了。因为相对论认为,太阳会扭曲自身周围的空间,因此恒星发出的光也会被扭曲。如果这张照片中的恒星位置外扩,就证明相对论不是爱因斯坦的臆想。但困难的是,通过相对论计算,恒星只会偏离一毫米。想要准确定位,在20世纪初的天文观察条件下千难万难。但他做到了,1919年,在牛顿曾任会长的英国皇家学会上,爱丁顿公开证实了相对论。剩下的半个人,就是普通小白加起来的分量。

虽然普通人难以理解物理学的艰深晦涩,但我们的生活却实实在在因爱因斯坦而改变。

这就要说到爱因斯坦的第二个侧面:间接创造人类最强杀伤武器的和平主义者。

曾经影响世界格局的核武器,与这位和平主义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爱因斯坦虽因相对论走红,但著名的质能方程,是进行核能研究的重要路径。爱因斯坦不是原子弹的发明者,但他确实向罗斯福总统写信,督促美国抢在德国之前推进核武器的研究,间接促成了曼哈顿计划的实施。

但爱因斯坦是一个绝不向权力屈服的和平主义者。一战期间,爱因斯坦在德国柏林洪堡大学任教,由于战争需要,许多德国科学家都被征召为军队服务。他的挚友弗里茨·哈珀不仅积极响应,还带头研制了灭绝人伦的化学武器。爱因斯坦毅然与他分道扬镳,并冒着被迫害的危险在反战宣言《告欧洲人民书》上签字。二战期间,他代表反战科学家签署了《罗素-爱因斯坦宣言》,警告各国不要滥用核武器。


爱因斯坦:第一个“穿越”时空的人,本身就是天才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素

此外,他还一直关注着在战争中被迫害的犹太人,支持他们重建家园。以色列建国后甚至还邀请他出任总统,爱因斯坦谢绝了。

相对于政客,他更想做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科学家。而这,正是爱因斯坦的第三个面相。

爱因斯坦喜欢拉小提琴,音乐是他生活的必需品。


爱因斯坦:第一个“穿越”时空的人,本身就是天才

13岁时,爱因斯坦接触到莫扎特的小提琴奏鸣曲,从此就喜爱上了莫扎特的音乐。根据他的自述,他并没有经过系统性的练习,就学会了演奏。瑞士阿劳的一位学校督察听到他表演贝多芬的小提琴奏鸣曲之后表示,他的演奏“很杰出,并展现了卓越的洞察力”。

爱因斯坦曾和一些专业音乐家一起在私人场合演奏过室内乐。他在伯尔尼、苏黎世和柏林时,室内乐成为他社交生活的一部分。

在加州理工学院做研究时,爱因斯坦曾去洛杉矶拜访佐尔那家族音乐学院,并和佐尔那弦乐四重奏的成员一起演奏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作品。

在他看来,音乐和数学有同样严谨的美,也给他思考物理学的大脑带来调剂和放松。

此外,爱因斯坦写得一手好散文,由于交游广阔,他也经常给朋友写信,比如卓别林,爱因斯坦也爱好在喜剧中体味人生。

历史上还有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比如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卢梭,他涉猎政治学、教育学和社会学,同时还是一位出色的古典音乐作曲家。我国明朝的科学家宋应星,除《天工开物》外,他在乐律和诗文方面也颇有造诣。这些杰出的天才们不仅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内发光发热,还关怀着人类命运,同时也展现出自己独特的多面人生。

人们提到“天才”就会想到爱因斯坦,提到爱因斯坦就会想到相对论,就像人们说到司马光就会想到《资治通鉴》,说到秋瑾就会想到革命烈士。这再次验证了头部效应在一个人身上的体现:当一个人身具多种特长,影响最大的那个常常会掩盖和遮蔽他的其他特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