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A股收评:坚定信心,静待主线回归(下阶段主线推演)

美联储昨晚美股开盘前放大招,开启无限量的QE,继续向市场投放大量流动性,“美元荒”不再,虽然市场仍旧担心经济刺激政策的落地,美股最终惯性收跌,但市场的恐慌情绪已经大为缓解。

今日A股开盘前,亚太市场普遍大幅反弹,日本和韩国股市都出现向上的熔断,A股两市双双高开。不过仅保持了半天,午后半导体板块杀跌,创业板率先回落翻绿回补今天的跳空缺口,深成指同样回落翻绿,不过关键时刻,券商、汽车等权重板块发力,引领两市全线反弹,上攻一直持续到尾盘。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2.34%收复5天线,深证成指涨2.37%,创业板指涨2.73%。今日两市88家涨停,成交相较于昨日略微放量,重回7000亿上方。

北向资金方面,由于美联储放大招,美元从高位不断回落,离岸人民币大幅升值,今日外资大幅回流。截至收盘,沪股通净流入36.05亿,深股通净流入14.96亿,双边合计净流入51.01亿。目前,美联储已经开启大放水模式,美元未来大概率重回下行趋势,人民币较长时间保持偏强的走势概率很大。

外资前期由于后院起火,不得不低位卖出A股去补仓,接下来情况稳定后,将重新回流A股,推高A股市场估值。而且这次国内在防控疫情方面做的相当不错,在未来全球资本重新配置过程中,A股的权重会提高。

回到盘面,昨日的收评和直播都跟大家讲的很清楚,目前大盘阶段调整已经到了尾声,无论是沪指还是创业板,1小时级别中,从时间上看,基本已经到达极限位置,这个时候,需要的是坚定信心,而不是再盲目割肉悲观,倒在黎明前。今日完全应验!

昨晚直播的时候,大王借用马云的一句话来提醒大家,今天很残酷(3月23日),明日更残酷(3月24日),后天很美好(3月25日)。今天午后的回落,几乎让很多盯盘的股民绝望了,但是转机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

今日收盘后,三大指数当中,沪指已经率先重回5日线上方,60分钟级别已经重回布林中轨上方,短期进入反弹周期概率大,目标先看日线BBI指标,明日会下移到2780左右。提醒大家,由于外围疫情拐点尚未出现,反弹也不会一蹴而就的,反反复复仍是主基调。

创业板方面,今日午后第一个小时,正好在60分钟级别跌破布林中轨后,MACD第47根K线触底,短期同样进入反弹周期概率大,但是由于前期调整过深,这一波反弹力度仍需观察,可能后面还会有回落。只有等2小时级别走好,才能大胆操作,目前只能看反弹,短期目标在1950—2000区间。

3月24日A股收评:坚定信心,静待主线回归(下阶段主线推演)


现在全球都是直升机撒钱模式,美元流动性紧缺局面正在过去,疫情还在等拐点,市场也在震荡寻底。眼光放长远点,一切都会好起来,但是全球撒钱是切切实实的,国内通胀回落后,预计货币政策也会有动作。

把时间周期拉长,好起来以后,撒钱后面就是资产荒,我说的是好资产。这也是大王一直提醒大家要留意价值股的原因。短期不好,但是现在便宜,便宜就是王道,长期肯定会很好,钱印那么多,好资产就这些。

历史上,大盘每一轮中级级别的行情,一定会有一个大的主题引领,这个主题需要一些外在的条件催化以及内在因素。外在的因素大多数是来自政策方面的鼓励,内在的因素来自市场流动性的提升以及投资者情绪的高涨,从而推动个股估值的提升,带来较大的赚钱效应。

反过来说,如果市场没有大的主线就不会有大赚钱效应,市场成交就会低迷,指数就有下行的压力。

现在是什么情况呢?

目前市场上的钱非常多,流动性非常宽裕,复工复产正在有条不紊进行中,疫情对生产生活的影响逐渐减弱,但是市场的成交量跟赚钱效应却不能和2月份比,原因出在什么地方呢?从市场的层面说,赚钱效应的主线逻辑破坏了。

去年8月份一直到今年的2月份,市场的主线热点基本有两个:一个是5G产业链,另一个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产业链都很长,所以一波一波的炒起来。

5G先是基站端,然后PCB材料天线,5G手机的供应商,最后到下游的无人驾驶。

新能源汽车先炒上游的钴锂材料,再炒中游的隔膜,然后到下游的电池,最后到整车特斯拉概念,磷酸铁锂电池。

国内发展核心科技已经上升到非常高的高度,要实现国产替代,自主创新,所以还有一个主线就是芯片。


3月24日A股收评:坚定信心,静待主线回归(下阶段主线推演)


但疫情出来后,发生了两点变化:

第一,全球的5G基建以及产业的发展暂时没有预期那么快了,尽管中国会赶上,但是并不能补足欧洲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的需求不足;

第二,疫情会影响消费,尤其是汽车跟手机都属于偏向大类的消费品,今年的需求会碰到比较大的问题,可能要到下半年才会有所好转。

但毫无疑问的是,全球经济恢复后,收入水平逐渐恢复正常,那么以上两个逻辑又重新回来,新能源汽车的电气化智能化,手机的换机潮长期逻辑没有破坏。


3月24日A股收评:坚定信心,静待主线回归(下阶段主线推演)


这两大热点暂时没了,盘面自然成交下滑,赚钱效应减弱,其他的逻辑现在看上去资金没有达成共识。

后续会不会出现新的主线热点呢?答案是肯定的。

如果疫情出现好转,大概率热点会回归到政府花钱比较多的产业链上去,今年保增长的压力比较大,历史任务也高,所以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带动市场的主要方向。近期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基建被反复提及,数字化、智能化的进程会不断加快,我认为这一块的机会更大,弹性更高。

好了,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有任何问题都可以留言和大王交流。如果认为有收获,记得点赞、转发支持大王,圈子中会分享更多精华内容,欢迎点击下方圈子卡片加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